历史上趋炎附势的人有哪些(看看历史上的名人如何戏谑趋炎附势的势利眼)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司马迁一句话道出了人世间最直接的告白,也给我们留下了太多令人啼笑皆非的势利眼的故事。

冯梦龙的《古今谭概》中有一篇《势利鬼吴生》,讲述的就是势利眼被戏谑的故事,换成你我都不一定有人家的那个气度和智慧。

有吴生者,老而趋势。偶赴盛宴,见一布衣者后至,略酬其揖,意色殊傲。已而见主人之甚恭,私询之,乃张伯起也。吴生更欲殷勤致礼,张笑曰:“适已领半揖,但乞补还即可,勿复为劳。”时人嗤之。

吴生容易引起混淆,可以理解为这个人名字叫吴生,被人广泛接受的说法是这个人姓吴,生表示这个人性别是男性,如戏剧中老年男性称为老生,年轻男性称为小生。

老而趋势意思是说他经常趋炎附势,老表示经常,不是这个人老了才势利眼,既然势利肯定从小就这样,经常这样。

我们经常说:这个人老是耍小聪明,老就是代表经常。

这个势利眼有一次去参加盛大的宴会,看到一个穿着普通衣服的平民来的比较晚。

古代人有三六九等,从衣服上就可以判断出来,现在穿着名牌皮草的人自认为身价比穿着普通的人高出一等,自古以来都是这样。

历史上趋炎附势的人有哪些(看看历史上的名人如何戏谑趋炎附势的势利眼)(1)

势利眼单凭衣服穿着认为别人就是个平民,对自己没有什么利用价值,就敷衍了事。

从动作看,则是略酬其揖。古时候人们见面双手抱拳拱手,弯腰表达敬意,揖就是表达这个意思。演变到现在变成了握手礼。

别人对他弯腰拱手,势利眼则是略酬,就是动作不到位,应付了事。

他的意色殊傲,估计都不用正眼看人家。

后来看到主人却非常恭敬地招待那个平民,势利眼私下打听才知道这个所谓平民却是但是非常知名的戏曲家张伯起。

势利眼吴生马上换了一副脸色,从略酬其揖,意色殊傲变成更欲殷勤致礼。更字好理解,是又的意思,表示改变、变化,如现在常用的更新换代一词。

考验人智慧的时刻到来了,张伯起笑着说:“刚才已经得到你鞠过的半个躬,只希望向你讨要另外半个躬就可以了,不要再辛苦鞠躬了”。当时在场的人都讥笑他。

势利眼古今中外都有,而且广泛存在。

大家耳熟能详的比如《儒林外史》里范进的老丈人,在范进中举前后态度180度大转弯;法国大作家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中主人公的父母对待自己的亲人翻脸比翻书还快。

历史上趋炎附势的人有哪些(看看历史上的名人如何戏谑趋炎附势的势利眼)(2)

历史上有名的赵国大将廉颇被解除军权的时候,门客全都卷铺盖走人。

等他又重新为将后,门客们又纷纷回来了。廉颇为此非常生气,认为他们是群势利眼,只知有福同享,不能有难同当。

戏剧性的场面出现了,门客面不改色地批评廉颇:您的见解怎么这么落后?天下之人都是按市场交易的方法进行结交,您有权势,我们就跟随着您,您没有权势了,我们自然就离开,这本是很普通的道理,有什么可抱怨的呢?

考考你:用哪个成语概括吴生对张伯起的不同态度最为准确?

A. 趋炎附势 B.前倨后恭 C.刮目相看 D.见风使舵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