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后半生功绩(康熙在承德做了个实验)

康熙后半生功绩(康熙在承德做了个实验)(1)

各种国学又火了。

几乎每个国学培训机构还都会把《三字经》作为入门教材。

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

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

这些激励人们勤学苦练的事迹,千百年来,激励了多少寒门学子成为了国家栋梁.

可是如果有一天,有个人告诉你,“如囊萤”这件事不靠谱,你会这么想?

康熙后半生功绩(康熙在承德做了个实验)(2)

一、车胤这个人是怎么回事?

车胤(yìn),字武子,晋朝南平郡人。

晋朝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混乱时代,被称为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朝代之一。

生逢乱世,车胤最后也死于司马氏之手。

车胤的太爷爷叫车浚,曾任孙吴会稽太守,相当于市长级。

父亲车育,官至吴郡主簿,相当于地市级的秘书长。

所以,要说车胤这个官二代、官三、四代童年家贫,这事也得画问号!

这是第一个不靠谱。

南平太守王胡之以知人闻名,见到童年时的车胤,对他的父亲车育说:“这小儿将会光耀足下门户,可使他学有专攻。”

康熙后半生功绩(康熙在承德做了个实验)(3)

史书记载,车胤勤奋不倦,博学多通。家中贫寒,常常缺少灯油,夏天夜里用白色丝袋盛装数十只萤火虫作照明读书,夜以继日,这就是《三字经》上“如囊萤”的故事。

及至年长,风姿美妙,聪明机灵,敏捷有智慧,在乡里之间很有声望。

后来车胤进入了官场,最高做到吏部尚书,相当于国家人力资源部部长。

康熙后半生功绩(康熙在承德做了个实验)(4)

二、康熙喜欢研究问题,他在承德亲自做了个实验。

康熙六十年三月,这一届高考结果揭晓,状元榜贴出去了。

可这天北京雾霾很厉害,还有大风,皇帝又说话了。

谕大学士等、今日出榜、黄雾四塞、霾沙蔽日。如此大风、榜必损坏。或因学问优长、声闻素著之人、不得中式、怨气所致。或此番中式之人、将来有大奸大恶、乱臣贼子、亦未可知。

古代没有气象卫星,没法从天上看雾霾的来去路线,所以,即便是皇帝,也把这个天气当成一种征兆。

皇帝的意思是说,出榜这天刮这么大的风,把皇榜都给刮撕了,这可能有优秀的人才没有考上,或者考上的人里面有大奸大恶之人。

康熙后半生功绩(康熙在承德做了个实验)(5)

康熙接着说:

邵子于洛阳天津桥闻杜鹃、即知南人有入相者、而王安石果相。此皆书册所载、信有明验。

康熙用中国易学第一牛的邵雍的文章做例子,说邵雍在洛阳听到了杜鹃鸟的叫声,就推测出要有南方人出任宰相,果然应验了,天上掉下来了一块儿王安石。

因为在此以前,北方是没有杜鹃鸟的。

自古帝王、因不学问、任彼书生訾议。朕自幼读书、凡此等处、无不研究。先儒中、惟朱子之言、最为确当。其他书册所载、有不可尽信者。如云、唐明皇焚珠玉于殿前。珠可焚毁、而玉亦可焚毁乎。又云、至治之世、风不鸣条、雨不破块。天地抑郁之气、赖风以散。若不鸣条、则风无力、何以鼓荡万物。农人垦田、尚欲深耕、令土破碎。若不破块、何以播种......

书上记载的不一定都是对的,康熙皇帝确实有很强的科学意识!而且敢于质疑前人!

不唯古,不唯书!

作为千古一帝,康熙在执政六十年后,对历史上的皇帝做出不学无术的评价倒也合适。

他读书,但又不拘泥于古人。

凡事要有自己的见解和主张,这才是做领导所应该具备的素质。

康熙后半生功绩(康熙在承德做了个实验)(6)

接下来,他就说在承德做实验的事了。

又云、囊萤读书。朕曾于热河取萤数百、盛以大囊、照书字画、竟不能辨。此书之不可尽信者也。

无暑清凉的承德避暑山庄,一个夏日的夜晚。

天上布满星,地上亮晶晶,

皇帝召集开大会,去抓萤火虫。

大半夜睡不着觉的皇帝,领着一帮太监和宫女,这里面可能还有韦小宝,在驯鹿坡、在避暑沟、在水流云在的草丛里抓来一帮萤火虫,然后做科学实验。

结果发现,不行,上百只萤火虫放到纱笼里发出的光亮,根本看不到书画。

囊萤这事也不靠谱!

你也不看看你的岁数,你都68了,你那眼睛能和车胤七八岁的孩子的眼睛比吗?

大人做不到的事情,小孩儿或许行呢?

康熙后半生功绩(康熙在承德做了个实验)(7)

别开玩笑了,凡是说能用萤火虫的屁股那点亮儿看书的,都没有亲自抓过萤火虫。

萤火虫发光的部分,在萤火虫的腹部下方,几百只萤火虫熙熙攘攘的挤到一个纱笼里,这一个的身体在就就把另一个的发光给挡住了。

三、这件事是从哪里来的?

正史:《晋书.车胤传》

“晋之车胤家贫,不常得油。然日则耕作,无以夜读。遇夏月乃以练为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勤学不倦。年长博学多通,时人誉之。”

人们经常说野史不靠谱,其实正史不靠谱的多了去了。

康熙后半生功绩(康熙在承德做了个实验)(8)

四,还有谁,怀疑过这事!?

其实,早就有人对囊萤映雪这件事持怀疑态度了。

清朝的程世爵编了一部《笑林广记》,里面就把这件事当笑话说了,

车胤囊萤读书,孙康映雪读书,一日,康往拜胤,不遇,问何往,门者曰:“出外捉萤火虫去了”。

已而胤答拜康,见康闲立庭中,问:“何不读书?”

康曰:“我看今日这天,不象个下雪的”。

这个程世爵的名字已不太好听哈,和史珍香有一比。

康熙后半生功绩(康熙在承德做了个实验)(9)

五、刻苦读书那些事儿,学榜样也不能太教条。

学习功课如果到了头悬梁的地步,你学习的内容基本上也就记不住了,不如赶紧上床睡觉,睡醒了再学。

如果为了学习,谁让你拿锥子扎大腿了,那你就先扎他两下。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但榜样首先是真实的、身边的、可学的。

学的是精神,是精髓,而不是形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