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纶镁没有绯闻(还是没演出女性的欲望)

桂纶镁没有绯闻(还是没演出女性的欲望)(1)

还记不记得曾经的女性群像经典IP,《东京女子图鉴》?

图源网络

是的,又翻拍了——

《台北女子图鉴》,主角还是气质女演员桂纶镁。

桂纶镁 《女子图鉴》,这是什么神仙搭配?

桂纶镁没有绯闻(还是没演出女性的欲望)(2)

图源网络

但,一口气把四集刷完,她姐还是转而重温了原版。

怎么说呢?

桂纶镁很美,画面做得很文艺,叙事也并不悬浮狗血。

但这样的女性故事,除了磕桂纶镁的颜,到底有什么存在的必要?

今天她姐想借着这部《台北女子图鉴》,聊聊这么多年,国内拍《图鉴》系列,永远拍不好一个核心问题。

桂纶镁没有绯闻(还是没演出女性的欲望)(3)

恋爱不是成功女主的标榜

《台北女子图鉴》最尴尬的脉络,莫过于女主林怡珊那四段可有可无的恋情。

剧播到第四集,女主林怡珊谈了四段恋爱。

第一段,是相逢于微时的面店老板。

第二段,是教会她工作技巧的渣男。

第三段,是转瞬即逝的炮友式恋情。

第四段,是和自己上司谈的办公室恋爱。

四段恋爱,细想一下,除了证明女主在大城市里玩得花,夜夜有酒局,天天有人睡之外。

其实和女主的人生脉络,并无什么内在的联系。

桂纶镁没有绯闻(还是没演出女性的欲望)(4)

图源网络

很显然,《台北女子图鉴》犯了女性剧一直都不愿意去搞明白的问题,那就是——

为什么写女性必添加恋爱元素?

婚恋戏份对于一部女性剧来说,真正的功能是什么?

当然,每一部女性剧给出的答案都不一样,正如对于不同的女性,婚恋在她们人生中扮演的角色都不一样。

但没想清楚答案,就把几段花花恋爱强迫症似地加入女主的成长线里,只会让人怀疑创作者的贫瘠和狭隘——

难道不写阅男无数,就无法标榜一个大都市女性的人生阅历?

在图鉴系列的底本《东京女子图鉴》里,这个问题的答案给得非常清晰。

绫的几段爱情和什么都有关,但唯独与情无关。

婚恋之于女主角斋藤绫,是一种身份证明。

在一座一不小心就会淹没在人群里的大都市,男男女女没空谈情,他们急于找到能成为自己勋章的伴侣,急切着证明自己的存在感。

桂纶镁没有绯闻(还是没演出女性的欲望)(5)

图源网络

在《东京女子图鉴》描绘出的那个物欲横流的东京里,一个职业女性不仅满足于事业给她带来的价值感。

找一个工作、家世、财力高于自己的男朋友,还是一种可以为身价资源加码的勋章。

而光鲜的工作,又是一种结识商社精英、富二代的跳板,两者互为因果。

这当然和日本把性缘看作女性的事业、认为女性依附男性是理所当然的现实环境息息相关。

所以东京职场上的女性,一边划分为“女强人派”和“混日子嫁人派”互相鄙视、自我优越。

一边心照不宣地参加同一场联谊,抢夺联谊场上的同一个优质男人。

桂纶镁没有绯闻(还是没演出女性的欲望)(6)

图源网络

当然绫的几段婚恋,最终还在探索另一重命题。

男人,是她弄懂东京——这个典型的父权资本主义社会,对女性定位的索引。

当绫结识了一个在惠比寿长大的富二代男友隆之,却在她生日那天突然被断联。

绫不甘心地跑去对方的公寓,殊不知无人回应的可视门铃的另一侧,隆之的未婚妻笑容可掬对他说:“她就是你的劈腿对象呀?”

然后两人幸福地拥抱在一起。

很诡异的一幕。

桂纶镁没有绯闻(还是没演出女性的欲望)(7)

桂纶镁没有绯闻(还是没演出女性的欲望)(8)

桂纶镁没有绯闻(还是没演出女性的欲望)(9)

被富二代的抛弃让绫开始怀疑自己作为女人的价值——她是一个活在外界眼光中的人,她必须清晰地弄懂这些眼光的标准。

于是她问一个男人,男人会选择什么样的女人?

男人回答:一无所有的女人。

没有理想、没有梦想,会无条件地支持男人梦想的女人。

桂纶镁没有绯闻(还是没演出女性的欲望)(10)

桂纶镁没有绯闻(还是没演出女性的欲望)(11)

桂纶镁没有绯闻(还是没演出女性的欲望)(12)

图源:豆瓣

隆之的未婚妻,社会人称“职业女朋友”。

她们多半拥有姣好的容貌、不错的出身、就读女子大学、顶着小艺人和模特的title,以嫁给社会精英为人生终极目标。

因此,她们对男方在感情上的忠诚也没有要求,典型的“出去玩没关系,知道回家就好”。

职业女朋友是父权社会为成功男士量身定做的“理想伴侣”。

而这样的夫妇到了中年时期,甚至会演变成各玩各的局面,成为“假面夫妇”。

桂纶镁没有绯闻(还是没演出女性的欲望)(13)

图源网络

女人通过婚恋获得经济保障和身份认同,男人通过婚恋获得社会信誉和成功勋章。

男女眼中的婚和恋,被各自的性别规训,划分在两个永远无法交汇的语境。

在一个欲望都市里,男男女女就这样保持着最亲密又最陌生的关系,他们互相信任而又不信任着。

《东京女子图鉴》里绫经历过的男人,并不是她精彩人生的标榜。

而是一个女性逐渐认清自己在名利社会中定位的参照物。

桂纶镁没有绯闻(还是没演出女性的欲望)(14)

当我们看《图鉴》时,我们在看什么

当一部女性剧开始标榜女主的精彩,它就不再是“图鉴”,而是一种个人传记。

《台北女子图鉴》,其实更适合叫《林怡珊升职记》。

两者微妙的区别,女主跳槽的情节里,也体现得淋漓尽致。

台版《图鉴》女主林怡珊的跳槽动机,被设置在她第四段恋情结束时。

因为上司男友艾伦是个控制狂,不但公事上作风强硬,连求婚都是强行把婚戒怼你手指上。

桂纶镁没有绯闻(还是没演出女性的欲望)(15)

图源网络

这段关系让林怡珊意识到,自己并不想做一个身段柔软的小女人,于是分手、裸辞、转行。

放弃高薪和耕耘多年的行业,连前上司递过来现成的工作都谢绝。

她喊出宣言:

我要跳出舒适区,我要证明自己,我要靠自己,我要重新开始。

桂纶镁没有绯闻(还是没演出女性的欲望)(16)

桂纶镁没有绯闻(还是没演出女性的欲望)(17)

桂纶镁没有绯闻(还是没演出女性的欲望)(18)

多么孤勇的姿态,多么超越环境的主体意识。

但这种孤勇和主体性,正是和“图鉴”这样的女性群像严重相悖的。

因为图鉴展现的是现实环境中的群像,而不是这种脱离现实环境的个人英雄主义。

《东京女子图鉴》的绫子,跳槽情节也正接在她和有钱男友分手后。

不过,两者的动机截然不同。

隆之和“职业女朋友”订婚而抛弃了绫子,绫子相当于被上流圈层否定婚恋价值,但她还来不及想明白这个问题,眼前又出现了另一个危机——

30岁之后,跳槽加薪的机会几乎等于零。

年近30的绫子,被迫跑起来。

桂纶镁没有绯闻(还是没演出女性的欲望)(19)

图源网络

加上,和有钱男友隆之分手后,为了维持此前的生活质量,她必须要找到一份薪水更高的工作。

桂纶镁没有绯闻(还是没演出女性的欲望)(20)

图源网络

现实和欲望赶鸭子似的推着绫子往前跑,绫子从来就不是一个有“主体性”的女主角。

小时候,绫子的梦想是“别人有的我也要有”。

桂纶镁没有绯闻(还是没演出女性的欲望)(21)

图源网络

长大一点,绫子确认了自己的人生终极目标。

“成为一个受人羡慕的人”。

桂纶镁没有绯闻(还是没演出女性的欲望)(22)

图源网络

她的自我认同标准,从来都是外在而不是内在的,直白点说,就是虚荣。

很多人说《东京女子图鉴》是在写欲望。

这个欲望更确切的名字,不是物欲,而是身份认同。

斋藤绫从小到大,都在追求一种极致的身份认同。

每进入一个新的圈子、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她就努力去够到一种新的身份认同。

当她20 ,拥有和自己一样住在东京平民区的男朋友,过上了朴素幸福的小日子。

但当她发现同期的女孩下班后都精心打扮,组队去和社会精英们联谊时,她毫不犹豫地甩掉了男友,加入了觥筹交错的联谊场。

桂纶镁没有绯闻(还是没演出女性的欲望)(23)

图源网络

当她30 ,事业有成且受到了女性杂志的专访,她想到自己女性朋友面前炫耀,却发现她们身份认同的标准早就变了。

不是比谁的工作光鲜,谁的工资高,而是开始比谁的娃可爱。

没有孩子,你根本融入不了她们的话语场。

桂纶镁没有绯闻(还是没演出女性的欲望)(24)

图源网络

为了获得这种身份认同,绫立马就注册了婚介所,把结婚当作第一要务。

桂纶镁没有绯闻(还是没演出女性的欲望)(25)

图源网络

绫一直是一个被圈子文化和社会规训裹挟着走的女人,看似很可悲,但这种可悲性并不让观众讨厌,因为我们每个人的心中,或多或少都住着一个绫。

渴望被社会认可、渴望获得圈子认同,是人作为社会动物无法避免的一种需求。

只不过,绫子这个女主比任何人都不拧巴地去追逐了这种需求。

反过来看林怡珊。

她从来没有职业危机、年龄危机,她从不为自己的生活质量波动下滑而焦虑。

她哪里像小地方来到大都市的女孩?

她身上对于生存的安全感未免过于强大,小地方出身的女孩不会玩主动归零来证明自己这种高成本的游戏。

她是一个活在真空世界里的,个人英雄主义的女主。

而这样的女主,又何来城市图鉴式的社会观察属性?

桂纶镁没有绯闻(还是没演出女性的欲望)(26)

图源网络

桂纶镁没有绯闻(还是没演出女性的欲望)(27)

女人是一种社会产物

社会学里有一个矛盾议题,叫主体和结构的矛盾。

我们越强调主体的能动性时,就会越会为结构性问题免责。

粗暴一点说,主体就是个人,结构则是环境。

图鉴系列并非一个成功女性的赞歌。

作为经典的女子群像剧,它的侧重点就是剖析结构,而非主体。

它写环境下的人,而非某个清醒的女中豪杰。

这就是为什么《图鉴》需要的是绫子这样虚荣贪婪的女主。

因为恰恰是一个对社会规则无条件认同的女主,观众才能透过她的眼睛,去平视这座大都市里这个充满欲望、活在社会认可危机里的女性群体。

去理解她们的愚昧,去共情她们的攀比,去品味她们的卑鄙。

去明白,她们是一群在不公的社会环境中,想通过迎合规则去获得更好的生活,获得更高社会认可的不甘心的女人们。

这座城市里,有为了自己的优越感而不断成为上位者的情妇。

结果因为桃色新闻断送了自己职业生涯的职场女性。

桂纶镁没有绯闻(还是没演出女性的欲望)(28)

图源网络

有从出生就为了“好嫁”而努力的“职业女朋友”。

直到和有钱人结婚后,才恍然意识到自己并非没有梦想,于是离婚去开了一家花店。

桂纶镁没有绯闻(还是没演出女性的欲望)(29)

图源网络

有27岁只混成了企业合同工,在合同到期的前一天殊死一搏怀上了上司的孩子,以此获得丰厚经济保障的可悲女人。

桂纶镁没有绯闻(还是没演出女性的欲望)(30)

图源网络

也有上了年纪,为了获得价值感而开始包养小鲜肉的女强人。

桂纶镁没有绯闻(还是没演出女性的欲望)(31)

图源网络

这才是图鉴。

我们在看图鉴时,我们在看什么?

我们是在看一个国家最集中欲望化的地方,对一群女性的塑造。

这也是为什么《女子图鉴》好看的原因,它包容了形形色色被欲望文化规训的女性。

文化和她们的个性碰撞,形成不同的模样,编织出截然不同的人生。

孤傲正确的林怡珊,又怎么有平视各类欲望、融入各种圈子的身段?

当我们越认为一个人“无所不能”,我们就会忽视环境对个人的左右。

当我们越去夸大女性身上的个人力量感,那么我们就会忽略她们面对社会规训时的无力感。

我们越是要求个人认知的清醒超前,我们就越无法正视,在一个时代中,被当下的社会文化蒙蔽,哪怕舍弃自我也想获得认可的,才是大多数人。

如果我们总是在强调道德正确,我们就会忘记欲望裹挟。

而能做到绫这样对自己欲望坦诚,毫无拧巴和顾虑地去为成为人上人奔波劳作,已是不易。

至于林怡珊这样,莫名其妙就自我成长,永远能超越环境认清自己,明明在大城市中一无所有,却能潇洒地裸辞折腾。

我看,这更像是还待在台南老家的林怡珊,发的一场台北大梦。

我们永远在要求女性在任何一种强势的文化下超脱超尘、神人神力。

那我们永远无法自洽地悦纳我们的女性身份。

我们就更没法参透波伏娃的那句话:女人是一种后天的产物。

社会永远可以通过欲望,把人塑造成非人的模样。她刊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