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第一个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地(贵州首个世界文化遗产一海龙囤)

2015年7月4日,在第39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贵州遵义海龙囤土司遗址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海龙囤始建于1257年(南宋宝佑5年),主要是为了抵御当时从云南入黔的蒙古元军的入侵,由时任播州(古遵义)世袭第十五代土司杨文主持修建。

公元1573年(明朝万历元年),杨氏世袭第二十九代土司杨应龙上任。

年方20岁出头的杨应龙上任后,踌躇满志,研读兵书、写字、习武,一心想建功立业。

杨应龙在其任播州宣慰使的前十多年间,多次听从朝廷调遣,亲率播州苗兵数千,随明军征讨夷部,以军功加封骠骑将军,一时间威风八面,名扬西南。

万历十四年(1586年)又向朝廷贡献上好金丝楠木七十棵,神宗帝赐飞鱼服,并授都指挥使衔。

志得意满的杨应龙"恃功骄横",对贵州方向的上司时常冲撞冒犯,尤其没有处理好与属下五司七姓之间的关系,勒索他们的钱财,侵占他们的土地,导致五司七姓相约结盟,一心要与杨应龙为敌。

正在这时,发生了一件大事,杨应龙于万历十五年(1587年)元宵节夜,喝得酩酊大醉之际,受宠妾田雌凤的挑唆,杀死了正室张氏及岳母和张氏的兄弟张受等。

于是,张氏叔叔张高联合五司七姓,上奏朝延,罗列杨应龙繁多罪名,弹劾杨应龙。

然而,川黔两省抚按官员由于立场不同,对杨应龙的处理意见截然相反。四川言抚,黔地则言剿,势同水火,剿抚失措,久决不下。

直到万历二十年(1592年),神宗万历皇帝诏令川、黔两省大员会勘审理此案,杨应龙奉檄赴重庆听勘,被囚禁于重庆府。

两省会审勘结,竟被当堂议以滥杀论罪,当斩。

正值此时,朝鲜战事军情火急,明王朝欲征天下兵进行会讨。

杨应龙闻讯,表示"愿自将五千兵报效,赎罪白银十万两助饷",神宗万历皇帝恩准了杨应龙的请求。杨应龙回播,积极备战,等待入朝征战。

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朝廷在朝鲜议和,播州兵入朝征倭战备中止。新任四川巡抚王继光伙同贵州巡抚串通一气,檄传杨应龙严提勘结。

杨应龙仗着兵强马壮,抗勘不出。

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官兵分四路,共五万多人,杀进了播州境内。

在娄山关白石口,杨应龙的苗兵冲杀了数千官兵,官兵无功而返。

杨应龙情知此举触怒了官兵,为防不测,决意充分动员境内人力物力重修海龙囤。

当年,杨文父子因地制宜,精心构筑,自铁柱关而上,三十六步天梯、飞虎关、龙虎大道连接飞龙关、朝天关、五凤楼,扼险设关,层层布防,囤顶建官衙"老王宫",囤后置万安关、土城、月城。

杨应龙重修海龙囤工程,除了加固、增设关隘、城楼外,另外新建了“新王宫”,其他则基本上保持了原来的规制。

重修海龙囤工程浩大,征集了上万民伕,民工们不分天晴落雨,加班加点干。终于在两年后完工。

因白石口事件盛怒的万历皇帝,本欲大力进剿杨应龙,然朝鲜战事又起,首尾不能相顾,只得再次招抚。

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朝廷对杨应龙作出处理:

白石口冲杀官兵首要人犯十二人斩首;罚银四万两;

革去杨应龙播州宣慰使之职,由其长子杨朝栋暂行代父理政,以观后效:

次子杨可栋作人质拘押重庆,以追讨罚金。

殊不知,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七月,杨可栋病死在重庆。

痛失爱子的杨应龙,于当年八月开始了复仇行径,首先对背叛宗主的五司七姓进行了残酷的追杀,"戳其父母,淫其妻女",罪迹斑斑。

1599年(万历二十七年)二月,时任贵州巡抚江东之派兵二万余人征剿杨应龙,却被杨朝栋在飞练堡(今瓮安县东)设伏,上万官兵遭到斩杀。

三月,消息传到北京,万历皇帝龙颜大怒,派李化龙任川、湖、黔三省总督,围剿杨应龙。

李化龙带兵二十四万,从1600年(万历二十八年)正月十五至六月初六,历时近半年,攻克海龙囤,杨应龙自缢而亡。

撤离海龙囤时,总督李化龙将关囤上的建筑付之一炬。

至此,杨氏土司雄踞播州七百余年的历史彻底结束,曾经辉煌一时的海龙囤灰飞烟灭,只留下断垣残壁,让后人徒然兴叹。

我曾经去过海龙囤五次,第一次上去是手足并用爬着上的三十六步天梯,让我惊叹世上竟然有这么高大的阶梯。

如今,天梯被保护起来只供参观,不能再有亲身体验的机会了。但即便就是看看,也能让人遐想连篇,感慨万千。

贵州第一个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地(贵州首个世界文化遗产一海龙囤)(1)

贵州第一个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地(贵州首个世界文化遗产一海龙囤)(2)

贵州第一个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地(贵州首个世界文化遗产一海龙囤)(3)

贵州第一个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地(贵州首个世界文化遗产一海龙囤)(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