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路段一天内发生4起事故 十分钟内5起事故

2月4日下午17时,许广高速湖南望城段发生严重车祸。

根据警方的通报,事发地为许广高速南往北方向676公里路段,而初步的调查显示,当时在短短的十分钟内,一共发生了5起事故,涉及车辆49台,其中还有部分车辆起火燃烧。

在这5起事故中,有1起事故造成7人死亡,3起事故各造成3人死亡,另外还造成了66人不同程度受伤,其中8人伤势较重。

同一路段一天内发生4起事故 十分钟内5起事故(1)

短短的十分钟,就让多达16条生命消逝,这也让我们感到无比痛心。

而亲历了这场事故的货车司机李威(化名)在接受媒体电话采访时,也向外界透露了一些事故现场的当时情况。

据这名司机描述,当时他正独自驾驶着货车,刚经过写有“望城”路段的路牌以后,前方就突然出现了一团白雾,什么都看不到了。两秒钟以后前方突然出现了一排因碰撞而堵塞的车辆,而此时的他尽管采取了紧急制动措施,也依然撞上了前方的半挂车。随后,他驾驶的车辆又被后方来车多次追尾,有着丰富驾驶经验的他直接踢开了自己驾驶室的玻璃,跳到了中间车道的小车车顶上,并迅速撤离到车堆的最前方。随后后方车辆接连发生追尾,追尾长度达到了两三百米。

同一路段一天内发生4起事故 十分钟内5起事故(2)

这时候,第一车道被撞到堆叠在上层的小车开始冒烟起火,李威用了七八个灭火器都未能控制火势,随着火势蔓延至越来越多的车上,第一辆到达现场的消防车也未能将大火扑灭,而李威也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货车被烧毁。

如果事情真如上面的受访者提到的一样,那这次事故的最大元凶,恐怕就是高速公路的一大杀手——团雾。

同一路段一天内发生4起事故 十分钟内5起事故(3)

在去年的12月28日,郑新黄河大桥同样也发生了一起200多辆车相撞,并造成了一人死亡的事故,而这起事故元凶正是团雾以及路面结冰。

同一路段一天内发生4起事故 十分钟内5起事故(4)

“团雾”常发生在高速公路、雨后山区和乡村地带,发生的时段一般在秋冬季,昼夜温差较大以及无风的时候,其覆盖的面积可达1-5公里。

由于团雾的浓度能达到“特强浓雾”的级别,当驾驶员遇到团雾时,往往前一秒还是视线无比清晰,下一秒能见度便骤降至几十米甚至是十几米。更要命的是,团雾的出现具有突发性以及不可预见性,留给驾驶员反应的时间也许只有短短的几秒钟。

一旦处理不当,很有可能就会导致连环追尾,甚至是更严重的事故发生。

那么,作为驾驶员,如果我们在高速上行驶时不幸遇到团雾,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什么呢?

同一路段一天内发生4起事故 十分钟内5起事故(5)

首先,尽管团雾的出现都比较突然,但是在驶近团雾区域的过程中,我们还是能够观察得到它的存在的。那这时我们就应该先做好能见度骤减的心理准备,提前观察好四周车辆的动态。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常说,高速行车时保持高度专注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哪怕你只是比其他人早发现团雾一秒钟,你避险的机会都能大大增加。

同一路段一天内发生4起事故 十分钟内5起事故(6)

进入团雾路段,我们首先要开启雾灯以及大灯,但是切勿开启远光灯,因为远光灯强烈的光线以及较高的照明高度,会导致光线从雾团折射回驾驶室,进一步恶化视野。

虽然如今随着汽车大灯技术的进步,在越来越多的新车中,前雾灯已经已经不再是必需品了,但是根据我国法律的强制规定,所有在国内销售的新车都一定是会配备后雾灯的,因此遇到雾天或者暴雨天气时,大家一定要记得开启后雾灯。

同一路段一天内发生4起事故 十分钟内5起事故(7)

同时此时我们还要逐渐降低车速,并开启双闪灯,尽可能增加自己车辆在浓雾中的“存在感”。

而假如迟迟无法驶出雾区,我们还应该尽快寻找机会,从出口驶离高速公路,或者进入服务区暂避。因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八十一条规定:“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能见度小于50米时,车速不得超过每小时20公里,并从最近的出口尽快驶离高速公路。”

同一路段一天内发生4起事故 十分钟内5起事故(8)

在遇到团雾时,我们要切记保持镇定,不要因为惊慌而采取突然急刹甚至是紧急停车等操作,因为这样子很有可能会导致后方车辆反应不及而发生追尾,最好的操作,是先松开油门,并连续轻踩制动踏板,既能起到缓慢减速的作用,又能对后车起到一定的提示作用。

同一路段一天内发生4起事故 十分钟内5起事故(9)

如果我们不得不在团雾之中持续行驶,则还可以采取间歇性鸣笛的方式,来提示周围车辆自己的方位。

而假如我们真的真的非常不幸,陷入了因团雾引起的事故之中,且车辆已经无法动弹,那我们应该尽快离开车辆,第一时间撤往隔离带外,或者往前方撤离。因为我们不知道后续还会有多少车辆撞上来,也不知道会不会有车存在起火燃烧的风险,所以远理车群才是正确的选择。

同一路段一天内发生4起事故 十分钟内5起事故(10)

这起惨痛的事故,再次提醒了我们马路如虎口的道理,但是作为驾驶员,我们也应该清晰地知道遇到突发状况时的正确处理方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都安全回家。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