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晋国是智氏把控(三家分晋之时智氏的败亡)

春秋末年,晋国国事衰微,晋公大权旁落,国家权力由智、韩、赵、魏四家卿大夫掌控,其中又以智氏的势力最大。智氏到了智瑶主政晋国的时候野心越来越大,试图以智氏一家独霸晋国。

为什么晋国是智氏把控(三家分晋之时智氏的败亡)(1)

智瑶执政后,不久就邀请韩康子和魏桓子两家大夫在到蓝台参加酒宴,席间智瑶仗着智氏的实力强大戏弄了韩康子,还羞辱了韩国的国相段规。智瑶的家臣智国听说了非常担忧,就告诫智瑶要加以提防。智瑶却不以为然,认为韩、赵、魏三家远不如自己,他们才需要提防自己给他们降下灾祸,哪里还有胆量去兴风作浪呢。智国引用“夏书”劝告智瑶:一人三失,怨岂在明,不见是图。

译文:一个人屡次犯错,人们的怨恨往往克制着不表露出来,所以要在不显著的时候谨慎提防。

智国:你现在在宴会上得罪了人家的国君和国相,事后又不加以戒备,连蛇虫鼠蚁都可以害人何况是君主和国相了。智瑶没有听取智国的意见

不久智瑶又觊觎三家的土地,于是他以重振晋国霸业为由提出要加强晋公的实力,要求四家大夫各自拿出一块有一万户人口的土地献给晋公。韩魏两家不想割地送给他,但是担心激怒智瑶会被兴兵讨伐,只得按照智瑶的要求割让领土。智瑶向赵国索要土地遭到赵襄子拒绝,智瑶大怒马上命令韩魏两家和智氏一起出兵讨伐赵襄子。赵襄子不敌三家的军队,只得外出避难退守晋阳。

于是晋阳城被三家军队团团围住,由于晋阳是赵国的封地百姓都受过赵的恩惠,都愿意拼死守城,三家军队始终不能攻取城池,智瑶考察了城外的地形后,下令修筑堤坝引水灌城,一时间晋阳城被大水所淹没,百姓们无法生火做饭只好把锅灶架在屋顶,城中粮草用尽,杀马为食,即便如此城中依然无人肯投降。智瑶邀请韩康子和魏桓子一起来欣赏水中的晋阳城,韩康子用脚踩了踩魏桓子,魏桓子用胳膊肘碰了碰韩康子,两人立即心领神会。因为智瑶既然可以用晋水淹晋阳,那么将来也可以引汾水淹魏的都城邑,引绛水灌入韩的都城平阳啊。

智瑶的门客看出了两人的神色变化,告诫智瑶看情形韩魏两家一定要反叛了。智瑶问他:你怎么知道的。门客说:我是根据人之常情而论的,我们调集两家的军队围攻赵地,破城瓜分其地已经指日可待了,可从他们二人的神色中却看不到任何喜悦的表情,反而面有忧虑,这不是马上就要反叛您又是什么呢?第二天,智瑶把门客的话告诉了韩魏两人,两人自然矢口否认。两人走后,恰巧门客赶来,问智瑶为何把他昨天的话告诉他们。智瑶很吃惊,忙问你是怎么知道的。门客说:两人出去的时候见到臣先是仔细地看了看我,又立刻匆匆离去,看来他们已经知道我已识破了他们反叛的心思了。见智瑶听不进门客的劝谏,门客只好请求出使齐国。

为什么晋国是智氏把控(三家分晋之时智氏的败亡)(2)

晋阳被大水淹了之后,赵襄子对他的门客张孟谈说:“民心固然没变,可是要是水势再涨起来,全城也就保不住了。”张孟谈说:“我看韩家和魏家现在追随给智伯瑶,也不是心甘情愿的,我想办法说服他们。”当天晚上,赵襄子派张孟谈偷偷地出城,先找到了韩康子,再找到魏桓子,约他们反过来一起攻打智瑶。韩、魏两家正在犹豫,经张孟谈一说,自然都同意了。夜里赵襄子派兵杀死了智瑶的守堤官兵,掘开大堤倒灌智瑶的大营,韩、魏的军队配合赵襄子从两翼偷袭智瑶大军,赵襄子的军队从正面攻击,智瑶猝不及防全军覆没,自己也被赵襄子抓住杀掉。韩、赵、魏三家的军队趁势攻打和吞并了智氏的全部封地,干脆赶跑了晋公瓜分了晋国。

为什么晋国是智氏把控(三家分晋之时智氏的败亡)(3)

智瑶的实力本来是最强大的,是最有希望实现独霸晋国的诸侯,但是他狂妄自大,随意羞辱他国的君主,在不经意间树立了敌人,在攻打赵地的时候又认为自己胜券在握,在门客告知其韩魏两家即将叛变的情况下依然没有听取正确意见,及时调整部署进行防范,依然做着独霸晋国的美梦。其实人的一生中的确面临着很多机遇和选择,尤其即将是当你看到胜利曙光的那一刻,反而要更加小心谨慎。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