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骞第二次通西域的时间 通往长安的朝贡之路

张骞第二次通西域的时间 通往长安的朝贡之路(1)

众所周知,

西汉时代的张骞“凿空”西域,

就此为中原打通了通往中亚、

西亚乃至欧洲的陆上交通。

但很少有人注意到,

当时中原地区通往

今天吉林一带的商贸交通线,

已经默默无闻地存在了许久……

在当今吉林省这片土地上,古人类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逐渐形成了不同的三大集团,也就是肃慎族系、秽貉族系与东胡族系。其中,“肃慎族系”主要生活在东部地区,“秽貉族系”主要活动在松嫩平原一带,“东胡族系(包括乌桓、鲜卑、契丹、室韦)”则主要居住在西部地区。

张骞第二次通西域的时间 通往长安的朝贡之路(2)

“肃慎”是整个中国东北地区最早见于文献记载,并同中原交往最早的民族。在先秦古籍中,“肃慎”还被写作“息慎”“稷慎”,显然都是在翻译记载中产生的同音异译的结果。有些令人吃惊的是,这样一个地处“白山黑水”之间的东北古代民族,却早早进入了中原文明的视野。战国时期的史书《竹书纪年》上面就记载了肃慎向传说中的“舜帝”朝贡“弓矢”的历史:“肃慎者,虞夏以来东北大国也……帝舜有虞氏二十五年,息慎来朝,贡弓矢。”

张骞第二次通西域的时间 通往长安的朝贡之路(3)

关于肃慎的“弓矢”,《国语》里的记载更加详细。孔子对陈惠公说,当年周武王灭商的时候,“肃慎氏贡楛矢石砮”。“楛矢石砮”中的“楛”实为“桦”,即用桦木做成的箭杆,“石砮”则是用黑曜石、玛瑙、页岩、碧石、松花石等各类石头做成的箭镞。以桦木为箭杆,以各类石头制成箭镞,即是“楛矢石砮”。

张骞第二次通西域的时间 通往长安的朝贡之路(4)

肃慎分布的地域,东靠大海(日本海),又有松花江、牡丹江等大江大河,还有森林茂密的长白山,虽然该地域气候寒冷,但地理条件也很适宜捕鱼和狩猎,所以肃慎起初应当是一个渔猎民族。今天的黑龙江、吉林等地的肃慎文化遗址中都发现了大量的“石砮”,可见“楛矢石砮”在肃慎人的渔猎生活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也因此被作为一种特产物品被当时的肃慎人贡往中原。

张骞第二次通西域的时间 通往长安的朝贡之路(5)

周武王非常珍视肃慎进贡而来的“楛矢石砮”,像珍宝一样将之作为贵重物品赐给各异姓诸侯国。按照孔子的解释,“分异姓以远方职贡”,是为了“使无忘服也”。用通俗的话说,就是生活在这么偏远地方的肃慎人都能跋山涉水来向周室进贡,分布在中原各地的异姓诸侯国怎么可以忘记向天子的朝贡呢?

张骞第二次通西域的时间 通往长安的朝贡之路(6)

同样在先秦时代的典籍《尚书·周官》中,也有关于肃慎来朝贺周朝的记录:“成王既伐东夷。肃慎来贺。”可惜的是,古籍惜字如金,只有进贡的记载,却无回赐的文字。不过,“怀柔远人”是中原文明由来已久的习惯,肃慎贡使想来也没有空手而返的道理。考虑到中原是丝绸的发源地,养蚕缫丝织绸距今已有六七千年的历史,而晚至元明,东北少数民族尚以“弓矢”作为传统贡品进献中原王朝换得丝帛等物;3000年前的周代,向肃慎来使颁发的赏赐中就已包括丝绸也是题中应有之意。若是如此的话,这条从中原通往东北地区的“丝绸之路”出现的时间,比起汉武帝派遣张骞“通西域”,几乎早了十个世纪

张骞第二次通西域的时间 通往长安的朝贡之路(7)

不论这种猜测是不是符合历史事实,肃慎人早早与中原一带有经贸文化往来都是不争的事实。在黑龙江流域曾发现战国货币“平周布”和中原器物。吉林、长春一带的肃慎遗址中也出土了豆、鼎等器物,毫无疑问来自中原。在先进的中原文化的影响下,肃慎社会的形态悄然发生了变化,到春秋战国时代,在吉林、长春一带的肃慎墓葬中出土的工具中,只有少量的狩猎、捕鱼工具,大多为农业生产工具,其中以刀斧居多,可见当时的肃慎人的社会经济以农业为主,渔猎生产已经退居次要地位。

张骞第二次通西域的时间 通往长安的朝贡之路(8)

又经过几百年的时间,到了南北朝时期,肃慎人的后裔当时被称为“勿吉”。“勿吉”一名的产生,大概与这个部族的生活环境有关。有人认为,“勿吉”是“窝集”的音转。在满语中,窝集的意思是“深山老林”。这些“生活在深山老林里的人”仍然同中原王朝保持着自西周以来就延续下来的朝贡关系,史载北魏孝文帝延兴五年(475)勿吉首次向北魏朝贡,直到北齐年间仍有勿吉来朝的文献记录。勿吉地区最有名的贡品是貂皮。这是一种中原地区视之为珍宝的上乘毛皮。反过来,中原王朝则回赐忽吉许多代表中原先进生产力水平的物品——绵、粮食、金银制品,当然也包括锦帛与绢。

张骞第二次通西域的时间 通往长安的朝贡之路(9)

值得庆幸的是,这一时期的史籍留下了勿吉朝贡路线的记载。勿吉人乘船溯松花江西行,至太儿河(今洮儿河),再沿科尔沁草地南行,渡洛孤水(今西喇木伦河),抵达和龙(今朝阳),然后翻过燕山山脉进入华北平原。值得一提的是,这条路线与日后更加著名的东部路线有异。后者即是沿辽西走廊,翻长城(山海关),沿渤海湾南行。这是因为秦汉之前的辽东湾北部为海泛区,海潮涨落致使道路难于通行。而到了南北朝时期,辽西地区的“傍海道”也另有其主。

本文来源:《国家人文历史》郭晔旻/文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