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人生不在别人评价中(不活在别人的评价里)

真正的人生不在别人评价中(不活在别人的评价里)(1)

2018年8月17日

不活在别人的评价里,是一种智慧。

01

高中有个同学叫小菲,没什么朋友。

上课时老师的错误总被她第一个发现并指出,下课时的她总是冲出教室,对老师穷追不舍。

但随之而来的是全班人的冷嘲热讽,她也好像听不见一般,继续我行我素。

在众人眼里,她独来独往、骄傲自满、恃才放旷。

我想可能每个人的学生时代,都有这样一个同学。但她在我心中,依然是个特别的存在。

有一段时间教育局改革,我们放起了双休。

彼时成绩越发不理想的我,周六不得不背着书包前往教室,没想到教室里有人,我看向她,小菲也抬头看我一眼,随即低下头继续奋笔疾书。

我也坐到位子上开始“钻研”。面对上课昏昏欲睡时所做的数学笔记,实在难以继续看下去的我,终于站起身,想去咨询一下这位同班一年还没讲过话的“学霸”。

出乎意料的,她非常热情。她有些着急地翻出自己的笔记,好像生怕我等的心急。

她条理清晰、逻辑明确地为我讲解完,把自己精心整理的试卷笔记给我,让我看完再还她,我翻着她的笔记,深受感动。

后来,我们便成为了“双休日朋友”——只在双休日两个人的教室,坐在一起聊聊天、讲讲题,平常她依旧我行我素,我……我也不敢去与她搭话。

班里对她从只是冷嘲热讽到直言相对,是因为班上一对情侣被班主任叫去谈了话,这对情侣回来就一脸严肃地拉着我们一圈坐的近的谈起话来,说是被班主任知道了,劝他们以学习为重。

这对情侣在学校很是低调,几乎除了周末与回家,在学校几乎从不讲话,除了班里人尽皆知,就几乎不露痕迹了。

于是,他们很快,将矛头对准了小菲——一个几乎住在办公室,只有上课才与老师一同前来的积极分子。

讨伐大会开始了,一圈人越来越激烈,说着关于小菲的种种令他们看不惯的地方,到最后几乎把老师找自己谈的每一次话都归结成了小菲的告密。

而我,为了不显得例外,只能配合群众,一唱一和地起着哄。

后来我见过很多次班里人与她发生正面冲突,我只是低下头假装听不见。而她也是继续奋笔疾书,有时面对他人的问责,摇摇头。

02

那个双休我们再次见面了,我觉得有些尴尬,坐在她身边一直没有开口。

她却像个没事儿人,热情一如往常地与我讲起了她最近特别喜欢的一本书,我笑着听她分享,心里满是愧疚。

最终,我还是问出了我埋在心中许久的疑惑:“你怎么……不和大家讲话?你应该能有挺多朋友的。”

她停住笔,对我说:“道不同,不相为谋吧。”严肃的话题还没展开,也就停止了。

接下来的这个星期一,小菲出乎意料地来找我讲了话。

她有些兴奋,走到我座位旁抓着我的肩说:“我最喜欢的那本书就要拍成电视剧了,还是我很喜欢的演员!”

我虽回以微笑,但内心却焦灼万分,脸颊也被烤的炽热,感觉千万双眼睛带着不可置信的目光灼烧着我。

小菲回到座位后,我的噩梦才刚刚开始。

同桌和身边一圈朋友发出了几声冷笑,我辨别不出冷笑的都是谁,只觉得自己打了个寒颤。

那天我过得异常漫长而煎熬,小菲却一如往常安然自在。

下课她依旧大喊一声老师,就捧着书本追上去,不知是谁拍了拍我的肩说:“看你的好朋友。”我面红耳赤,憋了半天回头说了句:“她什么时候成了我的好朋友?”

为了合群,为了不遭受孤立,我说出了这句违心话。

03

高三那年,那对情侣分手,女生和我关系不错,有天晚上哭着与我诉说起来。

说起她爸妈刚刚想没收她的手机,告诉她她屉子里的小箱子放的所有情书、日记他们一年前就看过了,班主任治不了,只能爸妈来管,希望他们以学业为重。

她继续哭着讲述地语无伦次,而我的心思却已经不在安慰她上:也就是说……告密的不是小菲,而是她的爸妈。

我心里如同堵着千斤重的磐石难以畅快起来,虽然我从未怀疑过热情、善良、单纯、正直的她,但是他们是否……是否欠她一个孤立她、污蔑她一年的道歉呢。

没有人记得,更没有人在意。

只有我,还默默记着,但我,又有什么资格为“我的朋友”讨回公道呢?毕竟是我亲口说出了那句话,毕竟那以后我再也没在周末去过教室,毕竟我总是躲闪她的目光与笑意从她桌前路过……

04

小菲最后以637分考上了中国人民大学,而我的落榜,似乎,是应得的报应。

几年过去了,不仅是他们欠她一个道歉,可能我才是最应当道歉的人。

后来我看过许许多多校园暴力的后果,被孤立、被污蔑、被无端指责……这一切小菲都经历过,甚至是三年之久。

还好,还好她是如此的乐观而优秀,还好她没有因此而自闭沉闷,还好她用最优异的成绩,给了我们一个响亮的耳光。

我曾无数次想过,如果我从第一次在教室遇见她便与她坦然交友;如果我与她一样不在意他人的眼光,一起讨论学习调侃日常;如果我那次大方承认:“对,她就是我的好朋友。”如果我在讨伐会中替她申辩一句话……

那我便不会卷进无数旋涡,他们爱生事、爱揣测,他们总有挑起矛盾的理由,可惜,这是我自己选择的圈子,一个人多却让我觉得孤独的圈子。

如果我不在意这圈人炽热的目光,会不会我也一如小菲那般优秀,让自己不留遗憾。

可惜,没有如果。我必须为我的选择与错误,付出代价。

05

毕业以后,我再也没和小菲联络。

虽然我还欠她一个道歉,但拖得太久,也不知该如何开口。

看着她朋友圈空间依旧如高中一般,充实而积极向上的生活,以及时不时秀出的和寝室其他三人的合照,那四张笑脸是那样相似,同样可爱,同样正能量,看着看着我突然觉得庆幸,庆幸你终于找到了真正志同道合之人。

太宰治说:“我装出一副早熟的样子,人们就谣传我早熟。我假装成懒汉的样子,人们就谣传我是懒汉。我装作不会写小说,人们就谣传我不会写小说。我假装爱撒谎,人们就谣传我是说话的人。我假装有钱的样子,人们就谣传我是富翁。我假装冷漠,人们就谣传我是个冷漠的家伙。可是当我真的痛苦呻吟时,人们却指责我无病呻吟。”

原来他人的一切行为与品格都是可伪造的,不盲目以小见大是对他人的尊重。

他人的评价大多停留在表面,他们自以为看穿一切其实都只是皮毛,他们爱分析、爱揣测、爱评价,试图由此证明自己的才能与智慧。

他们总是爱以小见大,看见班群里一句语气不太好的班委通知,就认为她是个脾气暴躁的人;

听见同学突然被点起来答的并不好的发言,就认为她是个思想肤浅、文化底蕴浅薄的人;

看见副班长对每个人都报以热情,就评论她是受领导喜爱的圆滑的小人。

06

《增广贤文》中的一句话说:“谁人背后不议人,谁人背后无人说。”意思是说:谁都会议论别人的是是非非,而每一个人也都会被别人在背后议论。

被评价与议论是一件最普遍的事,是每个人都会遭遇同时也正在实施的事,因而更没必要关注这普遍性里的自己是如何特殊。

他人的评价大都无心,总是因时因事而变化,只有你的本质,是始终不变的。

后来的我渐渐明白了许多道理,也始终感谢小菲,让我的愧疚使这些道理深入骨髓,我变得不再苦闷纠结与解释,被不恰当评价时的解释往往徒劳无功,而无意间表现出来的品质被对方发现才弥足珍贵,胜过万语千言。

无人与你步伐一致,那便大方一人前行。不活在别人的评价里,你就在自己的人生境界上前进了一大步,甚至生活也会因此,而美好几分。

-END-

作者简介:鱼雁,热爱读书写字与绘画,愿写出更多充满正能量的文字,可以带给他人共鸣与启发。

真正的人生不在别人评价中(不活在别人的评价里)(2)

本平台所发表原创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如涉侵权,文责自负。

文|鱼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