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唱哭了很多人的歌曲(送别祖籍广东的她)

记者从知情人士处获悉,中央音乐学院声歌系教授、女高音歌唱家叶佩英于4月7日逝世,享年87岁,家喻户晓的歌曲《我爱你,中国》正是由叶佩英原唱。

盘点唱哭了很多人的歌曲(送别祖籍广东的她)(1)

叶佩英1935年出生于马来西亚吉隆坡,祖籍广东惠阳。

“我的父母告诉我,我们的国家叫中国。在国外,我深深感受到弱国被人欺。”叶佩英曾在采访中说。人民当家做主的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她告别父母从马来西亚回国,在广州中大附中和北京师大附中完成中学学业。

盘点唱哭了很多人的歌曲(送别祖籍广东的她)(2)

1979年10月,叶佩英在北京民族文化宫演出

1955年,叶佩英考入中央音乐学院声乐系,师从罗忻祖和汤雪耕。1961年,叶佩英毕业留校。

盘点唱哭了很多人的歌曲(送别祖籍广东的她)(3)

中央音乐学院刚毕业时的叶佩英

如果说《我爱你,中国》是叶佩英发自肺腑的心声,而要将这心声动情地表达出来,离不开她早早就开始的对“民族化”美声演唱的探索。

20世纪50年代,中央音乐学院的声乐系只学习美声唱法。叶佩英凭着天赋宽厚、明亮的嗓子唱歌,总能取得优异的成绩,顺利毕业后她留校当了老师。

盘点唱哭了很多人的歌曲(送别祖籍广东的她)(4)

当时, 周总理到学校视察,曾对美声提出了“ 民族化” 的要求,一直学习和表演美声唱法的叶佩英开始有些不解。有一次,在学校的歌唱比赛中,她被一位来自延安的同学的歌声打动了,同学的嗓音并不大,但她的歌声饱含着深情,打动人心。这让叶佩英认识到,声音大、嗓门高并不意味着唱得好。中国的传统戏曲、民族民间唱法吐字清晰、亲切,中声表达力强, 可以“ 用声音讲故事”,而这也正是自己的弱点。

盘点唱哭了很多人的歌曲(送别祖籍广东的她)(5)

20 世纪 80 年代叶佩英录制的唱片封面

为寻求突破,她一方面向老师、向欧洲传统的唱法学习,另一方面认真地学习京剧、昆曲、河南梆子、河北梆子等。

对于从小生活在马来西亚的她来说,从来没有接触过民族唱法,而擅长说客家话和广东话的她对地方语言的吐字腔调更是一窍不通。

她每天坚持在家里练习一小时,一字一句反复琢磨,当时住筒子楼里的邻居打趣地对她说:“小叶,你不要唱那些民歌了,真是太难听了。”叶佩英就笑着对他说:“抱歉,不好意思,你每天就忍受一个小时,过段时间你再听听看。”果然,坚持练习了一年多,邻居惊讶地说:“小叶, 你的进步真的很快啊,唱得不错啊!”

盘点唱哭了很多人的歌曲(送别祖籍广东的她)(6)

就这样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叶佩英基本掌握了民族唱法的基础技巧,并将其融入美声唱法之中,形成了擅长抒情的特色, 成为多位著名作曲家新歌的首选首唱者。

盘点唱哭了很多人的歌曲(送别祖籍广东的她)(7)

20世纪80年代,叶佩英在基层演出

为了克服咬字吐字的困难,她钻研学习戏曲和民歌,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特点的中西结合的唱法,为美声唱法民族化的探索做出了重要贡献

盘点唱哭了很多人的歌曲(送别祖籍广东的她)(8)

叶佩英获得的部分奖项和荣誉

1963年,叶佩英在中南海为毛主席、刘少奇等国家领导人演出领唱《祖国颂》。1965年,在周恩来总理主持的“纪念抗日战争胜利20周年”大会上,叶佩英演唱《黄河怨》,被周总理赞扬“唱得不错”。

叶佩英最为广大观众熟知的代表作是《我爱你,中国》。1979年,叶佩英接到了《我爱你,中国》曲作者郑秋枫的来信,邀请她为珠江电影制片厂的故事片《海外赤子》演唱歌曲。读完剧本后,叶佩英潸然泪下,尽管当时还不知道电影插曲的具体内容,但她下定决心一定要接。

盘点唱哭了很多人的歌曲(送别祖籍广东的她)(9)

后来,《海外赤子》上映,饱含无限深情的《我爱你,中国》迅速传唱于大江南北,也让叶佩英的名字为听众们熟知。

多年来,叶佩英唱过上千遍《我爱你,中国》,每一次都充满激情。在国外演出时,每到一地,华人们都希望她唱《我爱你,中国》。

“台下,他们边听边流泪;台上,我边唱边流泪。”在叶佩英看来,这首歌曲凝结的“不仅是海外赤子的情怀,也是中华民族的情怀”。

一路走好!

来源:央视文艺、北京晚报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黄紫玮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