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三本书推荐 6本当代西方社会心理学名著

社会心理学,关注人的认知、情感和行为潜能的展现,如何受他人在场的影响,是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门基础学问。

由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方文教授主编的当代西方社会心理学名著译丛,目前已出版6种。其作者,或是特定研究范式的奠基者和开拓者,或是特定研究范式的当代旗手。所选作品,可谓当代西方社会心理学最好研究者的最好专著文本。

今日份推荐书目便是这套当代西方社会心理学名著译丛——

情境中的知识

表征、社群与文化

心理学三本书推荐 6本当代西方社会心理学名著(1)

[英] 桑德拉·约夫切洛维奇 著

赵蜜 译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社会心理学资深教授

约夫切洛维奇扛鼎之作

深入理解知识的社会心理学路径的不二之选

《情境中的知识:表征、社群与文化》提出了一种知识的社会心理路径,将知识生产置于个体、人际和社会文化情境中进行分析。作者提出,表征是所有知识的基础,是自我、他者和客体世界的相互关系。表征的发生、发展和其在社会生活中的实现是理解知识与个体、人际和社会文化情境之间的联系的关键。表征为知识的多元性提供了解释,并且将认识的理性向超越认识论的符号与社会逻辑领域敞开。

本书对社会心理领域有重要贡献,堪称社会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抑或文化研究领域专业人员,以及对知识表征研究感兴趣的读者的必读论著。

偏见与沟通

心理学三本书推荐 6本当代西方社会心理学名著(2)

托马斯·佩蒂格鲁 琳达·特罗普 著

林含章 译

深刻揭示偏见与沟通的开创性著作

全面了解群际接触理论及研究的必读书

群体交往的研究和理论近年来已成为社会心理学领域中发展最快、最令人兴奋的领域之一。在世界范围内群体冲突不断发生的情境中,这项工作显得愈发重要,人们发现群体交往与沟通能够成为改善群体关系的有效手段。

本书是两位作者13年研究成果的结晶,包括这一迅速发展领域的重要方面:在整合了群体沟通领域所有的研究结果的基础上,作者主要将关注点放在群体沟通的影响、影响与效果在何时会发生以及如何发生、为什么有时候群体沟通不能起到积极的效果。同时,作者也关注了对群体沟通理论的一些批评性意见。

本书涉及群际沟通的起源及早期工作、现状与最近的发展、欠缺之处与未来发展的方向,无论是对于心理学、社会学、公共管理等方面的研究者,还是对于心理学及其他社会科学领域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来说,都是一部可读性极强的优秀作品。

偏 见(第2版)

心理学三本书推荐 6本当代西方社会心理学名著(3)

[英]鲁珀特·布朗 著

张彦彦 译

著名社会心理学家鲁珀特·布朗

关于偏见研究的全新作品

正确理解偏见、积极消除偏见

客观认识世界的不二之选

《偏见》(第2版)全面介绍了偏见研究的主要理论观点,并提供了针对近期研究进展的批判性分析。作者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来探讨偏见,将它视为主要来源于群体过程的现象,但反过来,它也可以塑造个体的行为和知觉。在关注群际动力学的同时,书中囊括了所有尝试理解偏见的重要研究,包括经典人格理论的解释、发展的视角以及着眼于分类和刻板印象的社会认知领域的研究。最重要的是,从实际应用出发,用真实的、日常生活中不同偏见的实例评估了偏见研究在人类同偏见作斗争和减少偏见方面的价值。

本书对偏见这一让人困惑而持久的社会现象进行了全方位解读,论述深入浅出,案例丰富,可读性强,是读者客观理解偏见并逐渐消除偏见的宝贵参考资料。

努力的意义:积极的自我理论

心理学三本书推荐 6本当代西方社会心理学名著(4)

[美]卡罗尔·德韦克 著

王芳 译

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

全球最大教育奖“一丹教育奖”首位获奖者

卡罗尔·德韦克扛鼎之作

颠覆传统教育理念

帮助下一代成为比我们更了不起的人

《努力的意义:积极的自我理论》汇集了作者30余年自我理论研究之精华,提出了真正实现个体自身价值的核心因素,并给出了可操作性的教育建议。

作者认为,每个人都拥有一套自己的信念系统(即自我理论)来建构世界和解释经验,从而在相同的情境中展现出不同的思考、感受和行动。有两种持不同自我理论的人:实体论者和增长论者。实体论者的自我理论中仅包含内在的、固定的、静止的自我和世界,增长论者的自我理论则指向一个动态的自我和世界。受实体论与表现目标支配的人,需要一次又一次逃避风险,以维持良好的自我形象;而受增长论与学习目标驱动的人则会逐渐积累各种有益的知识与技能,不管努力的结果如何,始终持有坚定的信念与热情。

作者主张,教育者要努力使学生获得一种信念系统:努力是被期待与享受的事情,而挫败是有教育意义和挑战性的。我们每个人都有改变的潜能,每个人都有能力去改变。

归因动机论

心理学三本书推荐 6本当代西方社会心理学名著(5)

伯纳德·韦纳 著

周玉婷 译 方文 校

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归因理论集大成者

伯纳德·韦纳收山之作

深入研究社会动机

独到剖析社会正义

透彻解读道德情感

《归因动机论》是当代著名社会心理学家伯纳德•韦纳成熟期的作品,提出了一种关于人际或社会动机的归因理论,该书回顾了归因研究领域的不同流派,通过对比彰显归因动机论的独特性与普适性,以隐喻的手法阐释各种社会语境中的情感与行动,形成完整的理论框架,并就人类生活中“为什么”与“有什么后果”做出解答。作者对归因动机论有一个形象的比喻:生活是法庭,人是法官。

个人需要对生活中发生的事情进行判断,产生情感反应,进而做出行动。归因理论对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欲望的演化

人类的择偶策略(最新修订版)

心理学三本书推荐 6本当代西方社会心理学名著(6)

[美]戴维·巴斯 著

王叶 谭黎 译

用进化心理学揭开

人类择偶和爱情的神秘面纱

用真实数据赋予读者

塑造亲密关系的强大力量

我们每个人都希望爱与被爱,但为什么我们最珍视的爱情关系中会有如此多的冲突与矛盾?

《欲望的演化:人类的择偶策略》(最新修订版)基于众多关于择偶的科学研究,利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择偶行为案例,揭示了人类的择偶策略渗透进了每个人的行为之中。在巴斯看来,这些策略既塑造了女性之间的地位等级,也助长了男性的性背叛。它们既以爱之名义让恋人们激情相拥,又用嫉妒的怒火和残忍的背叛让恋人们黯然分手。

总之,人类的性心理根深蒂固于社会行为的结构之中,其外表既光辉闪亮又令人不安。而所有这一切,都是由于大自然中存在一股无形而强大的力量,那就是:进化。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