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贵州必须要吃的美食(贵州日记之美食篇)

近几年来,我出差公干加旅游共六次踏上贵州高原,记忆中除了难以磨灭的美景就是美食。印象里贵州菜一是辣、二是酸、三是大米、豆类小吃品种繁多。

去贵州必须要吃的美食(贵州日记之美食篇)(1)

贵阳:丝娃娃、酒糟炒饭、烤豆干

贵州美食,顾名思义就是指的是贵州省各地的特色美食。

游贵州必吃的特色美食非常多:老凯俚酸汤鱼、羊肉粉、肠旺面、脆哨、辣子鸡、豆花火锅、丝娃娃、豆腐圆子、大方臭豆腐、素粉、黑豆花汤、豆花粉、耳块耙、三合汤、豆花烤鱼、竹筒饭、竹叶菜炒腊肉、夺夺粉小火锅、裹卷、破酥包、卤猪蹄、玫瑰冰粉、腊肉炒糍粑、江口米豆腐、江口豆腐干、折耳根、、、

去贵州必须要吃的美食(贵州日记之美食篇)(2)

腊肉炒蕨根糍粑

贵州美食一:辣。

贵州虽然多高原山地,但土壤却恰好适宜辣椒生长,全省内北有虾子、南有关岭、中有花溪、西有毕节、东有天柱,皆为著名的辣椒产地。贵州气候潮湿,多阴雨,正需要辣椒的刚猛热烈。因为辣椒中含有的辣椒素,可以散寒除湿,也是缺油少盐时,最容易送饭入口的调料之一。

贵州各族群众普遍爱吃辣椒,民间有湖南人不怕辣,四川人辣不怕,贵州人怕不辣的说法。在食物上加辣的菜才是基本,没辣椒的吃法是少数。

去贵州必须要吃的美食(贵州日记之美食篇)(3)

贵州辣子鸡

去贵州必须要吃的美食(贵州日记之美食篇)(4)

辣椒任加的羊肉粉

去贵州必须要吃的美食(贵州日记之美食篇)(5)

肠旺面

贵州美食二:酸。

贵州的酸是主角,不是醋的酸味,而是食物自然发酵出来的味道。

酸汤一直代表贵州菜最高级别,全中国吃酸除了山西以外,就应该算是贵州了。传说古时贵州少盐,山民因缺盐,食而无味,体虚乏力。常上山采摘各色野生酸果,作为调料,山民食用酸果烹制的菜肴,觉得食欲大增,体力健壮。久而久之,嗜酸成瘾。因酸果并非四季都有,山民就把毛辣果、木姜籽及酒酿等,置于坛中,长期发酵炮制,就成了毛辣酸,调成酸汤。

去贵州必须要吃的美食(贵州日记之美食篇)(6)

老凯俚的酸汤

贵州高原也以大米为主食,也衍生出大米类多种小食,壮侗语族各族和苗族、瑶族,日常主食多以大米为主食,喜吃糯食,每逢年节打制糍粑、耳块、蒸黄粑,吃法有烧煮煎炸等多种。

去贵州必须要吃的美食(贵州日记之美食篇)(7)

牛肉米粉

去贵州必须要吃的美食(贵州日记之美食篇)(8)

去贵州必须要吃的美食(贵州日记之美食篇)(9)

蒸米糕

去贵州必须要吃的美食(贵州日记之美食篇)(10)

腊肉蕨根糍粑

去贵州必须要吃的美食(贵州日记之美食篇)(11)

凉粉

贵州人豆腐类小食做到极致,种类繁多、口味各异,并非广东常吃的咸甜豆腐花。如:豆花火锅、乌鸡黑豆花煲、豆腐丸子、米豆腐、豆皮卷、烤豆腐干、、、

去贵州必须要吃的美食(贵州日记之美食篇)(12)

米豆腐

去贵州必须要吃的美食(贵州日记之美食篇)(13)

豆花火锅

去贵州必须要吃的美食(贵州日记之美食篇)(14)

老凯俚:炸豆腐丸子

去贵州必须要吃的美食(贵州日记之美食篇)(15)

乌鸡黑豆花火锅

去贵州必须要吃的美食(贵州日记之美食篇)(16)

毕节地区的豆腐卷:可加入火锅里煮

去贵州必须要吃的美食(贵州日记之美食篇)(17)

黑、白、黄各色豆腐干

去贵州必须要吃的美食(贵州日记之美食篇)(18)

丝娃娃是女孩子最喜欢的贵州小吃,减脂瘦身又裹腹。丝娃娃的配菜每家店不同,基本是数十种不同的蔬菜、都切成细丝、用面皮包着、蘸着佐料吃。

在贵州方言中,丝娃娃音同于私娃娃,意指私生子。相传,一农妇拾回无名女婴,众人称其是私娃娃。农妇家贫如洗,生计窘迫,众乡民将家中所余食物送给女孩,农妇将之切丝,衷以面皮,灌以调料,让女孩食之。因其状若襁褓,故称“丝娃娃”。斗转星移,女孩出落得貌美如花。乡民探究缘由,女孩笑称:“皆因常食丝娃娃。”由此,“丝娃娃”广为流传,爱美少女尤其喜爱。

去贵州必须要吃的美食(贵州日记之美食篇)(19)

贵阳:丝娃娃

在毕节地区,朋友介绍了一间开在居民区的丝娃娃店,环境很一般,吃的都是当地人。店里的配菜全部摆在桌面上,任顾客拿,按人头收费,任吃。

去贵州必须要吃的美食(贵州日记之美食篇)(20)

毕节:丝娃娃

去贵州必须要吃的美食(贵州日记之美食篇)(21)

毕节:丝娃娃

去贵州必须要吃的美食(贵州日记之美食篇)(22)

青岩猪手

贵州人饮食当然和我们广东习惯大相径庭,但作为游客,我们都还能接受。而且在贵州还遇上几种广东没有见过的水果:八月瓜、野生黄腊瓜、、、让我们有意外惊喜。

去贵州必须要吃的美食(贵州日记之美食篇)(23)

去贵州必须要吃的美食(贵州日记之美食篇)(24)

九月

去贵州必须要吃的美食(贵州日记之美食篇)(25)

八月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