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音乐史上著名的作曲家巴赫(俗世巴赫带你了解重量级音乐家)

都说天才是由灵感加上努力所成就的,当我们听到这耳熟能详的乐曲,其实伟人的身后又有哪些鲜为人知的努力呢? 1644年大约就是巴赫所在的巴洛克时期,而中国的清朝年代大约是从1644年到1911年。

如果巴赫当时来中国,会不会也留着清朝特有的大辫子呢?

中外音乐史上著名的作曲家巴赫(俗世巴赫带你了解重量级音乐家)(1)

巴赫

“巴赫”在德文中是“小溪”的意思,可是德国古典作曲家巴赫(1685 - 1750)的成就和影响,正像贝多芬所说的:“像大海一样的巨大和深远。”这样一位杰出伟人,有着怎样的小故事?

我们一起看看~

01丨脾气偶尔暴燥的巴赫

大部分时候巴赫是很和蔼可亲的,但有时也会发脾气。圣托马斯教堂的管风琴手古纳一直弹得很好,可是有一次弹出了错音,巴赫突然变得非常激动,抓起自己的假发扔在那可怜的人的头上,并且朝他咆哮着说:“你还弹什么管风琴!我看你应该去做鞋匠!”

中外音乐史上著名的作曲家巴赫(俗世巴赫带你了解重量级音乐家)(2)

02丨一生与亨德尔无缘

巴赫非常崇拜亨德尔,而且一直想和亨德尔见上一面。因为亨德尔也是一位伟大的管风琴演奏家,许多莱比锡的爱乐者都希望看到两位巨人能够当面一较高下,但是两人一直没有遇到碰面的机会。

中外音乐史上著名的作曲家巴赫(俗世巴赫带你了解重量级音乐家)(3)

亨德尔三次从伦敦回到故乡哈勒,第一次大约是1719年,巴赫还在科腾,离哈勒仅四德里。他一听到亨德尔到达,便立刻动身去拜访,但亨德尔就在他到达的当天离开了哈勒。亨德尔第二次去哈勒,巴赫在莱比锡,但是生病了。他一听说亨德尔来了,就立刻派大儿子威廉·弗里德曼(William Friedemann)去邀请他到莱比锡,但是很遗憾,亨德尔不能去。在亨德尔第三次到访的时候,巴赫已经去世了。

03丨《音乐的奉献》

约翰·尼古拉斯·弗科尔(巴赫第一部传记的作者)回忆:巴赫的儿子查尔斯·菲利普·艾曼纽·巴赫于1740年开始为腓特烈大帝工作。腓特烈大帝经常听说老巴赫技艺超群,于是很想见一见这位艺术大师。

中外音乐史上著名的作曲家巴赫(俗世巴赫带你了解重量级音乐家)(4)

当小巴赫向父亲道明了国王的意思,1747年,巴赫开始准备这次旅行。通过这次出行,巴赫回到莱比锡后,用国王给他的主题写了三声部和六声部赋格曲,并添加了一些复杂精巧的卡农,这些作品取名为《音乐的奉献》。这也是巴赫的最后一次旅行。

04丨致安娜的笔记本

G大调小步舞曲丨来自安娜·玛格达雷纳·巴赫的记事本

在这个独一无二的音乐之家中,巴赫许多最美妙的音乐都是为这个牵系着他一生的大家庭创作的,而这个家的温暖核心就是妻子安娜。他送给第二任妻子安娜·玛格达丽娜的笔记本一共有两本,里面全是他自己创作和收集的乐谱。

中外音乐史上著名的作曲家巴赫(俗世巴赫带你了解重量级音乐家)(5)

那首熟悉的小步舞曲竟然不是巴赫写的!

有木有大吃一惊!

佩措尔德才是真正的作者!

* 这首乐曲来自安娜·玛格达琳娜的笔记本,巴赫将她喜欢的乐曲编入这部“笔记本”里,供教学和家庭娱乐之用,其中大部分并非巴赫所做。由于都是与巴赫同时期作曲家的作品,这些曲子的创作风格与技法十分接近。后人把这首《小步舞曲》编在《巴赫初级钢琴曲集》的卷首,便造成了误解。

《G弦上的咏叹调》也不是巴赫写的

中外音乐史上著名的作曲家巴赫(俗世巴赫带你了解重量级音乐家)(6)

* 其实这首曲子是十九世纪德国的著名小提琴家威廉密(August Wilhelmj,1845—1908)以巴赫《第三号管弦乐组曲》的第二乐章主题改编为钢琴伴奏的小提琴独奏曲,由于主奏小提琴必须在G弦(小提琴四根弦中最粗的一根弦)上演奏全部旋律,故命名为《G弦上的咏叹调》。

中外音乐史上著名的作曲家巴赫(俗世巴赫带你了解重量级音乐家)(7)

事实上!!!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是个很有趣的作曲家,他愿意把自己的名字藏在自己谱写的作品中。

如果你有巴赫的谱子,可以去找找哦~

巴赫是第一个用十根手指演奏键盘的著名音乐家。在这之前的键盘演奏家只用六根手指演奏键盘,小指和拇指是不用的。

谢谢巴赫释放了小指和拇指!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一生一共生了20个孩子,但是因为家贫寒,活下来的孩子只有一半。

想想现在谁家如果养10个孩子……

不是每个孩子都一定要成为艺术家,但他们都可以艺术地生活。

巴赫自己在一生中并未享有盛名,而且在死后五十年中就已被世人遗忘。但是在近一个半世纪中他的名气却在不断地增长,一般认为他是西方音乐史中最伟大的两三位作曲家之一,而且有些人认为他是其中最伟大的作曲家。

中外音乐史上著名的作曲家巴赫(俗世巴赫带你了解重量级音乐家)(8)

- End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