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败战原因(岳飞收建康意义重大)

岳飞败战原因(岳飞收建康意义重大)(1)

有火谁教戎箭射,无风何意海舟沦。

建炎第一功终属,太息西湖竞角巾。

兀术坐井观天,四下里张榜悬赏求计。

终于,叛徒出现了。如果不是这个叛徒的及时出现,宋金的历史肯定会彻底改写。

这个叛徒向金人献计说:“黄天荡的南面是老鹳嘴,老鹳嘴有一条旧河道,旧河道的名字叫芦门河,虽说全是淤泥,无法通行,但现在正值春夏汛期,江水正涨,如果能沿旧河道开凿一条大渠打通江口,就可以通到秦淮河,再出长江,就越过韩世忠到达他的上流了。”老天,你就是我的幸运星!

兀术一蹦三尺高,欢喜得跳了起来。

晚上,十万金兵一齐动手,不到天亮,就凿通了大渠三十里。

等韩世忠有所觉察,金人已经从黄天荡鱼贯而出,向建康(今江苏南京市)方向宵遁而去。

韩世忠赶紧尾随追击。

到了建康(今江苏南京市)门外,兀术被追急了,一怒之下,做出了三件事:

一、“刑白马”,命人找来一匹雪白无杂毛的宝马,在船上割喉沥血。

二、“剔妇人心”,从随行军妓中挑选出一名年轻有姿色的妇人,开膛破肚,取她的心(好可怜的女子,好血腥的场面!)。

三、“自割其额”,在自己的额头上开一条长长的口子,然后把额头上的皮扯下来,遮掩双眼(狠人哪!不但对别人狠,对自己也狠)。

做这三件事的目的,是为了祭天——祈求老天爷保佑自己作战胜利,逃过一刧。

做了这三件事,兀术似乎得到了神灵的许诺,勇气大增,遣舟出江,在上面装满硫磺火石,玩命的向韩世忠的大船撞去。

面对金人这种不要命的打法,韩世忠一下子就愣住了。

这一日,“天霁无风,赫日丽天”,那些满载易燃易爆物的小船接近了宋军舟师,金人突发火箭,顿时爆炸声大作,大火四起,人乱而呼,马惊而嘶,被焚与堕江者不可胜计。

江中远望,层层皆火,火船蔽江而下。金人鼓棹,以轻舟追袭之,金鼓之声,震动天地。

韩世忠只得狼狈不堪地退往瓜步,弃舟登陆,撤回镇江。

这一战,虽然以韩世忠最后的失败结束,但他以八千人压制金兵十万主力长达四十多天,充分打出了南宋人的斗志。

兀术逃入了建康(今江苏南京市)城,谢天谢地,总算长舒了一口气。

他以为只要远离水战,但凭自己的刀锐马快,不会再有任何危险,却没料到,等待他的却是另一场灾难。

兀术从黄天荡(今江苏南京市东北)掘河道经秦淮河进入建康(今江苏南京市)城西的江面,随即转入了建康,其原先从镇江渡江返还扬州的计划随之落空。

进驻建康期间,兀术“于蒋山、雨花台两处各扎大寨抱城,开河两道以护之,及穴山作小洞子以为避暑之地,陆增城垒,水造战船”,作出一副要在建康长期定居的势态。

其实,这不过是他放出的烟幕弹。

时至盛夏,尽管蒋山、雨花台内树木参天林立,几可遮天蔽日,但在如火烈日的烧烤下,人却仍能感到窒息般的闷热。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女真人久居寒苦之地,耐冷不耐热,夏季一到,军心涣散,人人皆有北归之意。

试想,女真人远道南来,每在光天化日下,就得身着重甲,全副武装,严阵以待,防止遭到南宋军民的袭击。而这些铁甲每副重达五六十斤,光穿在身上不动弹也得消耗大量的体力,而且行动不便,现在又是夏天,铁甲沉重,穿在身上吃力之外,还密不透风,薰得一身臭汗,味道浓冽,那滋味,就跟做一个长期苦力一样,这种生活,谁愿意过?!

所以,到了四月下旬,金人就开始分批次撤出了建康府,从采石矶北渡者“累累不绝”,兀术本人也在五月初潜入了六合县。

南宋的有识之士早向赵构总结出了金人“以寒方至,未暑先归”的生活习性,指出金人无法据守建康渡过暑假,而“建康为东南咽喉、国之门户也。天下转输、朝廷号令,未有不由此而通者。若金人果长据此为穴,则东南馈饷遂绝”,建议朝廷出奇兵袭击建康。

赵构胆小如鼠,怎么会有勇气主动向金人进击?

他只是任命张俊为浙西路、江东路制置使严密监视建康城内的动静,接着发出一连串的指令让刘光世、韩世忠、张俊三路大军从长江中下游朔江而上,并把周围可以调动的力量全部集结起来,归张俊统一指挥,作出一副与建康府内的金兵打持久战的态势。

为了以防万一,赵构还打算让四川的张浚的兵马顺江东下,增强与兀术的对抗。

金人留守建康的人数已经不多了,他们虚张声势,“杂以妇人,戴头巾、著军号、执兵器,巡防城壁”,如果宋军能有奇兵袭击,肯定一击凑效。

可惜的是,终究“无一军乘虚到城下与之为笔者”。刘光世、韩世忠、张俊几路大军完成了集结,也都是互相观望,不敢动手。

话痨子兀术在六合县大发感慨,高叫“南朝无人”。他万没料到,岳飞已经从宜兴向北移动,四月二十四日,到达了位于建康城南三十里的清水亭,蓦然向建康城发动了进攻。

军队训练成型,岳家军士兵们早就渴望着这样一场大战了。

岳飞的将令一出,士兵们如同出笼的猛虎一般,瞬间便击溃了眼前的敌人,并穷追猛打,将兀术的留守部队打得横尸十五余里才肯罢休。

岳飞战后统计战利品,收割的两千多颗头颅中,有一百七十五颗的耳朵佩带着金环、银环,赫然都是女真人中有身份有地位的人。另外俘虏了女真人、渤海人、汉儿军四十三人,获马甲一百九十三副,弓、箭、刀、旗、金、鼓三千五百一十七件。

天惊地动、力挽狂澜的反击战,由此开始。

这支新军一击得手,再不可收拾,一路高歌猛进,连续四次向金兵发起猛攻遭,四战四捷。

四海龙蛇寒食后,六陵风雨大江东。岳飞心头大慰,看来,自己已拥有了一支足够强大的军队,收复故土,重整河山已不再是梦想。

“到底是什么人袭击老子?除韩世忠外,老子遇神杀神,遇佛杀佛!”兀术怒不可遏,带着一身怒气返回了建康。

岳飞败战原因(岳飞收建康意义重大)(2)

旗开得胜的岳飞这时驻扎在清水亭西面十二里处的牛头山。

牛头山虽然面积不大(约500公顷),海拔不高(主峰242.9米),可是山体多为三迭系黄马青组砂岩构成,奇峦突起,南北相对,“遥望两峰争高,如牛角然”,怪石嶙峋,山径陡峭,“秀宇层明,松岭森阴,绮馆绣错,漂渺玲珑”。兀术倒不敢贸然驱逐骑兵进攻,只在山下设置营寨,将山团团围住。

在《说岳全传》里面,牛头山之战是全书的高潮,围绕着牛头山的争夺,展开了一个又一个慷慨悲歌的壮烈故事,出现了一个又一个的英雄人物。

然而,在真实的历史中,岳飞只是巧妙地施展了“四两拨千斤”的手法,把兀术弄得团团转,最终将他打得落花流水,大败而走。

首先,岳飞命令一百人穿上夜行衣,趁夜幕降临,悄悄潜入金营中,四下点火,挥刀杀人。

这一下子,金营就炸开了,人人自危,个个惊恐,很多金兵从睡梦中醒来,披头散发,鞋也顾不上穿,拎着刀子互相砍杀,争相逃命。结果砍杀了大半夜,发现只是虚惊一场,而地上躺着的全是自己战友的尸首,不由又气又恼。

兀术更是吹胡子瞪眼睛,一肚子火没处发,下令从此“益逻卒于营外”。

兀术的这个反应,岳飞早已料到,他挑选出几十个身手矫健的士兵,吩咐他们白天睡觉,晚上出动,专门捕杀金营里的巡逻兵。

岳家军的士兵大多是河北逃难的难民组成,他们的家园被金人毁掉,亲人被金人杀害,这会儿有怨报怨,有仇报仇,四处制造恐怖气氛。以至到后来,对于金兵来说,轮值到做巡逻兵简直是一件无比恐怖的事。

兀术气得直抓狂,不堪其扰,遂生退意。

牛头山之战,充分体现了岳飞睿智,他并不急着于攻取或是赶跑敌军,而是尽最大可能地杀伤敌人有生力量,制造恐慌,这是极其难得的。

初十日,兀术将队伍撤到龙湾,派人到建康城里大肆搜刮金、银、缣帛、骡、马和民工。搜刮了整整一天后,十一日,金人大火焚烧建康府,虏掠人民,夺劫财物,撤出建康府城,由建康城西北十五里的靖安渡江,径往真州(今江苏仪征市)六合县宣化镇而去。

一时间,从瓜步口到六合的舟船首尾相衔,连接不断,而“建康城中悉为灰烬矣”。

岳飞看见城中火起,知道金兵要遁,亲率骑兵三百、步兵两千人从牛头山飞驰而下,在南门新城砍杀追击,将刚刚登上舟船的金兵悉数捅下水中,顿时鲜血冒起,满江皆红。

兀术几次南下,都是逢战必胜,无论大城小寨,予求予取。只在黄天荡因为不习水战,吃了一个哑巴亏,对宋军的陆地作战能力轻视到了极点。这次被岳飞的暗杀活动搞得不胜其烦,内心里一直渴望能与岳飞堂堂正正打一次。听说岳飞出来活动了,便集结好军队兴冲冲赶来。

当他到了现场的时候,看见了一幕奇特的场景。

按照惯例,宋金双方的战斗应该是这样开始的,宋军步兵组成方阵,右手执长槊,左手持盾牌,作固守状,等待金军跃马扬刀冲入阵中将其尽情蹂躏。

但这一次,他看到的,是整齐的宋军骑着马站在自己前面。

而他不知道的是,他面对的将是古往今来文武双全的第一猛将岳飞。

现在的岳飞,是一个非常有自信的人,他相信,凭借自己的实力,可以击败纵横天下的大金骑兵,不用凭坚城掩护,无需借地形优势,就用他们金人的方式,击败他们!尽管这时他手下的骑兵只有三百多人,但后面还有两千多名拿着扎麻兵,盾牌的步兵。

兀术的神经被彻底搞乱了,这个阵势已经超越了他的理解能力,于是他下达命令,暂缓进攻,先观察对方到底在玩什么把戏。

看了半天,他终于明白了——这是挑衅。

“蔑视比杀戮更能刺痛敌人的心。”兀术的心被深深地刺痛了,一面柿饼脸胀得像得了尿毒症的膀胱,嘴里爆发出了怒吼:“大金国骑兵纵横天下,南人孱弱,不能骑乘,今日却嚣张狂妄,要与我列骑对阵,分明找死,弟兄们,给我狠狠地打!”

总攻的号令一发出,双方的骑兵一齐向前冲锋,硬硬对对碰。

不过接下来发生的事让兀术彻底傻了眼了。

面前这支宋军,人人的眼里迸射出愤怒的火焰,跟打了鸡血似的,一点不害怕,手里持的大刀,大斧,狼牙棒抡起来呼呼作响,接触上就盔开甲绽,战斗力极强,见人就往死里打,身中数箭数刀,依然死战不退。

岳飞败战原因(岳飞收建康意义重大)(3)

说实话,岳家军里的成员确实和其他的宋军士兵不大同,不但是因为他们经过严格的训练,更为重要的原因在于,金人和他们有杀父之仇、夺妻之恨,这时候不拼命还待何时?

在这群恐怖的对手面前,战无不胜的金军,终于体验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恐惧,军心崩溃。

在败退前一刻,兀术不寒而栗。

兀术觉察到了,虽然这支军队衣甲不整,武器装备极差,可是他们的精气神明显和其他宋兵有很大的区别,他们的眼神中透露出很多东西,有仇恨,有兴奋,也有焦虑,但并没有畏缩。

他们的眼神中透露着“我们完全有信心将入侵者赶走”的光芒。

兀术也才真正感到了岳飞的可怕。

岳家军不仅作战能力提高了,士兵的斗志和必胜的信心也极大地被提高了。

从建康败出,兀术也终于明白了自己并不是纵横天下,所向无敌的,这次遇上的是一个真正强劲的对手,失利使他们的队伍士气直线下降,悲观厌战的情绪弥漫了全军。

这一战,岳家军斩首秃发耳垂环者三千余级,僵尸十余里,降其卒千余人,万户、千户二十余人,得马三百匹,铠、仗、旗、鼓以数万计,牛、驴、辎重甚众,“物委于岸者山积”。

日暮时分岳飞收众入城安抚城中百姓,“虏无一骑留者”。

一年前的岳飞从马家渡撤军夜奔,沿路招流民,收散卒,不等不靠,要政策没政策,要资金没资金,没有中央的援助,没有友军的支援,但他不抛弃不放弃,凭借着自己的智慧、才干,还有那永不动摇的信念——报国救民、坚持到底的信念,终于在乱世中闯出了一片天地,站稳了脚跟,并在关键的时刻一举将强敌击败,收复建康,立下不世之奇功,名垂千古。

建康(今江苏南京市)收复的消息很快传遍了大江南北,岳飞也由此名震天下,人气指数一路飚升。

躲在越州(今浙江绍兴)“行在”的赵构,开始饶有兴趣地审视这位在乱世中冉冉升起的将星,专门点名要见上他们父子一面。

于是,岳飞父子押着战俘直往越州。

在路上,岳飞遇上了同去朝见赵构的张俊。

张俊向岳飞透露了一些内幕消息,说现在朝廷还很担心金兵会渡江再来,之所以点名要见他们父子,是有意要安排他们父子去镇守江南东路饶州(治鄱阳,今江西波阳县)。

岳飞大不以为然,说道:“从金国到咱们这儿,山长水远,车马难行,他们渡江再来,难道就不担心后路被断吗?我们江山数千里,难道要寸寸据守才是安全的吗?只要咱们守住了江淮,江东、江西就会安然无恙。要我说,现在的战略要地就在江淮,江淮一失,金人将与我共有长江天险,那时问题就大了。”(“山泽之郡,车不得方轨,骑不得并行,虏得无断后之虑乎?但能守淮,何虑江东、西哉!使淮境一失,天险既与虏共之矣,首尾数千里,必寸寸而守之,然后为安耶?”)

等见了赵构,岳飞慷慨陈词:“建康是国家形势要害之地,应该重兵坚守。我听张俊说,皇上打算让我去守鄱阳,目的是防备金兵侵扰江东、江西。我认为,金人如果渡江,必先入二浙,至于江东、江西,地处偏僻,他们一定担心咱们捣其归路,肯定不会来。所以,我请求增兵把守江淮,拱护腹心。”(建康为国家形势要害之地,宜选兵固守。比张俊欲使臣守鄱阳,备虏人之扰江东、西者。臣以为贼若渡江,必先二浙,江东、西地僻,亦恐重兵断其归路,非所向也。臣乞益兵守淮,拱护腹心。)

赵构想了半晌,同意了岳飞的看法。

改日,赏赐了岳飞:衣甲、马铠、弓箭各一副,金线战袍、金带、手刀、银缠枪、海皮鞍各一件,军旗一面,上面绣有“精忠岳飞”四字。赏给岳云的是:弓箭一副,战袍,银缠枪各一件。

这一年六月,岳飞在回宜兴的路上,指着连绵起伏的群山,但见曲线温柔,江山无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