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认同感低的表现(谈谈认同感)

所谓认同,就是认可、赞同。展开了说,就是在对事物的认识上是一致的、同一的,能够引起共鸣并赞赏。而认同感,则是指认同之后的感觉及做法,尤其是其做法是至关重要的。有的人由于认为自己与某事物有共同之处或引起共鸣而感觉亲切,有的人则不止于感觉亲切,而是努力追随、效仿,不顾一切。以上是个人对认同及认同感的理解。曾经查过一些资料,试图找到对这两个词的满意的解释,但是没做到。比如多数资料对认同感的解释为“指人对自我及周围环境有用或有价值的判断和评估”,感觉如同居高临下的人在对小动物说话。对这样的解释不敢完全苟同,既不赞同。

与认同相反的词,就是否认和反对。因此,认同感非常重要,认同感决定走向。一个人的认同感,决定这个人认可什么、反对什么,决定这个人将向什么方向走,将成为什么样的人。一群人的认同感,将决定这一群人的方向。一家人的认同感,将决定这一家将成为什么样的家庭,是团结一致,还是四分五裂。一个企业的认同感,也就是这个企业的真正的企业文化,决定一个企业能走多远。同样,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认同感,决定着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独立自主还是卑躬屈膝。因此,认同感绝不仅仅是指人对自我及周围环境有用或有价值的判断和评估,这样的解释太狭隘了,太低级了,太没有家国情怀了。

因此,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24个字,就是对全国各族人民民族认同感、国家认同感、社会认同感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认同这个核心价值观,就朝着这个方向共同努力。相反,对于不认同这个价值观的人,就要对他进行教育改造,防止其走向反面。

认同感不是天生的,不是与之俱来的,与教育和感应关系重大!

天下没有一个父母诚心设计想把自己的子女培养成混蛋,而偏偏就有叛逆的子女。而且叛逆的子女越来越多,叛逆的情形越来越严重。而且近些年来还出现一个冠冕堂皇的词语,叫“叛逆期”,似乎这种叛逆是自然的、正常的、不可改变的。因此在所谓的“叛逆期”,家长和学校都是小心翼翼、如履薄冰,不敢持反面意见,生怕出什么乱子!事实上,在这关键的成长时期,该受到应有教育的时候丧失了应该给与的教育,“叛逆期”过后孩子就听话了吗?绝大多数都没有,只是助长了一些自由化,又接触了一些该接触的东西,又受到了一些不该受到的感应!

比如对虚荣、吸烟、吸毒、染发、纹身、奇装异服、性等等有兴趣,产生了认同感,这些人容易被人诱导,走向极端、走向歧途的危险性是比较大的。

有人说: “穿衣戴帽,各好一套”,这是个人自由,其实不那么简单。

先说染发。本来黑头发、黄皮肤是中国人的骄傲,可有的人偏偏希望染成洋人头发的颜色,以为样子很美。实际上就是认为黑头发不好,不愿意做中国人,梦想成为外国人。这样的人你能肯定他爱国吗?

再说穿衣。曾几何时,中国人仰慕西装,其实是仰慕西方文化。后来人们逐渐发现,穿西装的人不一定都是好人,西方文化不一定真的都那么圣洁。现在看,国内穿西装的人已经很少了,只不过是在很少的公共场合做一做道具而已!实际上西方人穿西装的也不多。

喜欢穿什么衣服,就是对什么衣服的认同,就是对什么文化的认同。其实同一区域或者同一纬度的人,平常穿的衣服没有什么大的不同,只不过是在特殊时间特殊场合有所约束而已!比如日本的和服,并不是所有的日本人在什么时候都穿和服,只是其本国的文化符号和记忆而已。中国已经是一个非常开放包容的国度,但是民族的尊严和历史的记忆是抹不掉的。为什么总是有个别人,在最敏感的时刻,比如918纪念日、七七事变纪念日、南京大屠杀纪念日、815光复日等,穿着日本和服出来招摇,刺痛我们的神经,在我们的疮口上撒盐,寻讯滋事,还有“夏日祭”等场合公然要求穿和服,参与其中的国人不是无脑无心,而是认同,其用心是显然的,险恶的!谁能肯定这些人是爱国的?

当然,认同感也绝不是一成不变的,正如我们绝大多数人不穿西装了一样。对于叛逆的子女绝不能不管不问,因为是亲生骨肉。比如台湾,把他拉回祖国怀抱是必然的,一定的,哪怕打他一顿!自己的骨肉怎么能拿去喂狗喂狼呢?

认同感的教育,是必须的,是迫切的,错过了机会是很麻烦的!认同感的教育是应该贯穿始终的,不能忽视的!

自我认同感低的表现(谈谈认同感)(1)

自我认同感低的表现(谈谈认同感)(2)

自我认同感低的表现(谈谈认同感)(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