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孩子最大的伤害是“超前教育” 凡事有度过犹不及

文丨熊爸(文章原创 ,版权归本人所有,欢迎妈妈们转发分享)


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总是以一种为孩子好的名义,在无形地“伤害”了孩子。

因为父母认为的“好的东西”,并不一定就是孩子需要的,这种对孩子的过多管束,只会让孩子一直在走下坡,使家长吃力不讨好。

对于孩子的爱,一定要懂得把握一个度,在教育上其实也是,尺度很重要。

对孩子最大的伤害是“超前教育” 凡事有度过犹不及(1)

何为“食盐效应”?

所谓“食盐效应”,是指即便是好的东西,也要适时适度地符合实际需求。

有些家长,总是以为了孩子好,强加自己的想法给孩子,形成一种孩子的被需求,对于孩子来说,这些根本不是他们所需,自然不会认为家长眼中的好是好。

所谓的好一定要符合孩子自愿和喜欢原则,不然一切都是徒劳。

对孩子最大的伤害是“超前教育” 凡事有度过犹不及(2)

家长教育孩子,容易出现的3种极端教育方式

1、太过于溺爱

相信很多人在童年时都经历过一些缺失感,比如父母对自己没放心上的缺失感,或者很努力却得不到想要的玩具。

当自己成为父母之后,自然而然就把这种缺失感,弥补在自己的小孩身上,形成对他们的过分溺爱。

这些自己曾经的缺失,并非在自己小孩心里也是一种缺失,时代不一样,当年自己想要的,可能已经不是这个时代孩子的必需品。

对于自己的缺失,随着时间慢慢变得淡然,对于孩子应该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寻求想要的,不要过度地帮助孩子,这样只会使得孩子依赖性越来越强。

对孩子最大的伤害是“超前教育” 凡事有度过犹不及(3)

2、放养式育儿

有些家长总以对孩子放养式,可以培养她们的独立能力,让他们自由地绽放自己的天性,不能过分地约束孩子,这样只会使孩子变得胆怯,跟着固化思维去生活。

虽说放任孩子自由是对的,也不代表任何事情都给予孩子自由,家长只做一个旁观者的角色,过分地放养式育儿,会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就事论事,什么事情可以给予孩子自主权,什么事情需要家长的监督,这个需要把控好一个度。

对孩子最大的伤害是“超前教育” 凡事有度过犹不及(4)

3、太严格教育

家长如果对孩子严厉的管教,其实会使孩子失去自信,不仅变得对家长抗拒,还会让自身变得怯懦。

在孩子还小的时候,他们的领悟能力比较低,有时候根本领悟不到家长考虑的因素,希望他们越挫越勇。

在父母的严格教育下,变得坚强、勇敢、独立,最后克服一切难关成为父母心中的佼佼者。

其实对于严格教育,给孩子造成的不好更多,还不如多开口鼓励孩子,正所谓鼓励才是成功者的最大推动力。

对孩子最大的伤害是“超前教育” 凡事有度过犹不及(5)

教育孩子的过程,同时也是父母成长的过程

1、经常做自我反思

每一个人都不是完美的,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不一定总是对的,有时候也会犯错,在犯错之后应该做到自我反思。

在要求孩子的时候,也要符合他们的自身发展,只有多自我反省再去调整自己的育儿,才能找到一个最符合自己小孩的育儿方式。

对孩子最大的伤害是“超前教育” 凡事有度过犹不及(6)

2、倾听孩子的内心

孩子与大人的世界其实不一样的,大人总会以自己的角度去看问题,而小孩有时候会比较客观地考虑问题。

在父母与孩子之间发生矛盾的时候,家长不妨把自己的心平静下来,听听孩子内心具体是怎么想的。

或者可以通过陪伴孩子的方式,在过程中慢慢让孩子放松,从而说出自己真正的内心想法,孩子说出来的时候家长不要觉得幼稚,而是从孩子的角度满足到孩子所想。

对孩子最大的伤害是“超前教育” 凡事有度过犹不及(7)

3、尝试去换位思考

其实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对于家长与孩子是一样的道理,家长总是端起我是父母的架子,这样的话孩子自然不会对家长推心置腹了。

想要跟孩子的距离感越来越少,在孩子面前应该充当一个朋友的角色,才可以与孩子平等的身份去沟通。

或者可以跟孩子互换角色,倾听孩子说说心里父母的形象,有哪些好的要保留,不好的以后要改正。

对孩子最大的伤害是“超前教育” 凡事有度过犹不及(8)

家长教育孩子,应该如何把握好教育的尺度?

1、保持父母良好的形象

家长的言行都是孩子模仿的对象,所以作为家长应该为孩子做好一个榜样,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2、善于发现教育的契机

在生活中其实有一些小细节,是教育上重要的契机,这些都可以成为教育孩子的应用场景,用实际场景会比给孩子说教更有效。

3、满足孩子的情感需求

孩子的喜怒哀乐变化无穷,家长应该对孩子的情绪观察细微,在孩子有情感需求的时候,及时给予关爱和帮助。

对孩子最大的伤害是“超前教育” 凡事有度过犹不及(9)


育儿问题熊爸教,家庭教育要学好,孩子健康身体棒,我是@熊爸育儿堂,帮你解决育儿小麻烦(配图均源自网络,侵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