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成宫醴泉铭解析(九成宫醴泉铭最详细的译注全文)

九成宫醴(lǐ)泉铭

这句是标题。

九成宫〕:位于陕西省麒麟县,前身是隋朝的仁寿宫。九成,是“九重(chónɡ)”的意思,其中的“九”,泛指“多”。在古汉语里如“三”、“五”、“九”、“百”、“千”、“万”之类的数字一般是虚指。九成二字连起来,是指九成宫“有多重(chónɡ)那么高”,形容九成宫是多么的高大、壮观。注意,九成宫并非只有一座宫殿,而是一座规模庞大的建筑群。

九成宫醴泉铭解析(九成宫醴泉铭最详细的译注全文)(1)

九成宫建筑早已不存。现存的建筑是建国后的产物,规模是原建筑的缩小版。(图片来自互联网)

醴泉(lǐ)〕:甘甜的泉水。,本义是甜酒,这里引申为甜美、甘甜。

〕:古代文体的一种,内容短小押韵,多用来称述生平公德,使传扬于后世,或用于自警。如《陋室铭》等。

译:九成宫内发现了醴泉这个祥瑞,为了纪念这件盛大美好的事情而写的铭文。

(mì) 书监、捡挍(jiào) 侍中、钜(jù)鹿郡公 , 臣魏徵(zhēnɡ)奉敕撰。

这句是作者魏徵的官职。在古代,一般奉帝王诏书所书写的话,官员均要在自己姓名的前面全部罗列官职。

(mì)书监〕:掌管朝廷图书典籍的长官,还参与史书的修订。,同“”。

捡挍(jiào)〕:同“检校(jiào)”, 兼任,未正式担任,即相当于“代理”。

侍中〕:门下省的长官叫侍中。负责审诏、署奏的事情。侍中这一官职原比祕书监的官职高,应当要排在它的前面,只因侍中前面加了捡挍二字,表示只是代理侍中这个官职,类似虚职或荣誉头衔,并没有真正掌权,所以只能排在祕书监的后面。

(jù)鹿〕:县名,位于河北省,今称“ 巨鹿”。

郡公〕:隋唐爵位制度之一。隋唐时期,爵位分为王、国公、郡公、 县公等八级。魏徵的郡公位于该爵位制度的第三级。

魏徵(zhēnɡ)〕:隋唐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史学家,以善于劝谏最为知名。

敕撰〕:,皇帝的诏(zhào)书。,撰写。原创用“撰”,抄录用“书”。所以,在《九成宫》里面,魏徵用的是“撰”,表示《九成宫》一文是他自己的原创。文末欧阳询用的是“书”,表示他自己只是抄录。

译:祕书监、捡挍侍中、钜鹿郡公 , 臣魏徵奉皇帝的诏书所撰写。

维贞观(guàn)六年,孟夏之月,皇帝避暑乎九成之宫,此则随之仁寿宫也。冠(guàn)山抗殿,绝壑为池;跨水架楹,分岩竦(sǒng)(què)。高阁周建,长廊四起,栋宇胶葛,台榭参差(cēn cī)

这段是说明全文创作的时间和九成宫的来历,并且详细地描述了九成宫的庞大规模。

维贞观(ɡuàn)六年〕:,句首语气词,无义。贞观(ɡuàn)六年,为公元 632 年。 贞观,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

孟夏之月〕:即 “孟夏月”。孟夏,夏季的第一个月,即农历四月。,序数词,第一。在农历中,指四季中每季开头的第一个月。注意:在农历当中,一、二、三月是春季,四、五、六月是夏季,七、八、九月是秋季,十、十一、十二是冬季。古人以“孟”“仲”“季”分别表示第一、第二、第三来给四季的月份进行排序,如农历的春季第一个月,叫“孟春”,即农历正月;春季第二个月叫“仲春”,即农历二月;春季第三个月叫“季春”,即农历三月。其他三季以此类推。

皇帝避暑乎九成之宫〕:皇帝,指唐太宗。,于,在。九成之宫,即“九成宫”。这句为倒(dào)装句,“避暑”后置于句末,应为“乎九成之宫避暑”。

此则随之仁寿宫也〕:,这。,乃,是。 ,同“ ”,隋 朝。 隋文帝杨坚受封在随地, 以封地为国号“随(隨)”。鉴于东魏、西魏、北周、北齐分别只有17年、23年、28年、25年的国运,都是典型地短命王朝,“随(隨)”字有“随从”、“跟随”的意思,杨坚不愿自己建立的新王朝也跟随前面的短命王朝一样,奔走不宁,天命短促;而且,“随(隨)”字有“辵”(chuò,即“辶 ”)这个偏旁,是“走走停停”、“跑”的意思,杨坚觉得会让自己建立的新王朝立足不稳,十分忌讳,因此去掉“辵”,从变为“隋”,这样就能避开这些不吉利的地方。有意思的是,隋朝还是变成了短命王朝,只有短短38年的国运。隋朝灭亡,唐人恢复作“随”。 仁寿宫,隋时原名。,语气助词,无实义。

冠山(ɡuàn)抗殿绝壑为池〕:,本义为帽子。此为名词作动词,覆盖。注意,冠读第一声的时候,是指帽子,读第四声的时候,才是覆盖。,兴,举,即兴建,建造。,截断,阻断。,山谷。 ,作为。,护城河。

跨水架楹分岩竦(sǒnɡ)(què)〕:,跨越,跨过。,水面。,架立。,柱子,结合上下文,这里指桥柱。,开辟。,险峻的地方。,通假字,通“耸 ”, 耸立。,宫门外筑两个高台,台上建立供瞭(liào)望的楼, 又叫“双阙”。

九成宫醴泉铭解析(九成宫醴泉铭最详细的译注全文)(2)

阙,由于有两个,故名“双阙”。(图片来自互联网)

高阁周建长廊四起〕:,环绕。,四周。,建造。注意,这句是互文,上下句对仗,意思接近。上句是“周”,下句是“四”,现在有词汇叫“四周”;上句是“建”,下句是“起”,可以组成“建起”一词,即便是不知道“起”的意思,结合互文的特点与“建”的意思,猜都要猜它是“建造”的意思。直接翻译成“高阁、长廊在四周建起”即可。

栋宇胶葛台榭参差(cēn cī)〕:栋宇,泛指房屋。胶葛,交错连绵的样子。,用土、石高高堆砌而成。,台上所建的房屋。参差, 错落有致的样子。注意,这也是互文,“胶葛”与“参差”意思差不多,都表示建筑物错落有致、高高低低。

译:贞观六年孟夏,皇帝在九成宫避暑,这是隋朝的仁寿宫。覆盖山峦兴建宫殿,截断山谷作为护城河,跨越水面架立桥柱,开辟险峻的地方耸立双阙。高阁、长廊在四周建立,房屋、台榭交错参差。

仰视则迢遰(tiáo dì)百寻,下临则峥嵘(zhēng róng)千仞,珠璧交映,金碧相晖(huī),照灼(zhuó)云霞,蔽亏日月。观其移山回涧,穷泰极侈,以人从(zònɡ)欲,良足深尤。至于炎景流金,无郁蒸之气;微风徐动,有凄清之凉。信安体之佳所,诚养神之胜地,汉之甘泉不能尚也。

这段重点描写了九成宫的豪华,介绍了九成宫避暑的优点,批评了隋朝统治者为了追求享受,以至于劳民伤财过度。

仰视则迢遰(tiáo dì)百寻〕:,抬头向上。,就有。迢遰,同“迢递”,高远的样子,这里形容九成宫雄伟、高大。,泛指“多”。,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历朝历代的“尺”,标准不一。因魏徵、欧阳询是隋唐时代的人,这里按隋唐时期一尺计算,约等于30厘米,八尺约等于240厘米,即2.4米。按这样算的话,百寻就有240米,相当于接近一百层的超高层建筑。试想现代是因为有了钢筋混凝土和先进的技术才能建造这么高的楼,换做在古代,有这么高大的建筑么?可见九成宫高达百寻是夸张的说法,纯属是形容九成宫的雄伟。这句是指在九成宫楼下,抬头看九成宫就有百寻那么高大。

下临则峥嵘千仞〕:,向下。在古汉语里面,方位名词如“东南西北”、“前后左右”“上下”等等,均要变成动词,前面要加“朝”或“向”,变成“向东”“朝东”等等。,弯腰察看。峥嵘,高俊深邃的样子,这里形容山谷深险。,也是泛指“多”。,古代长度单位,八尺或七尺为一仞。仞多用来形容悬崖峭壁的深险,如高山万仞、一片孤城万仞山。如果这里按八尺来算作一仞的话,那么与一寻的长度单位相同,一样都是2.4米,千仞换算下来,足足有2400米。世界上最深的峡谷,是我国的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位于青藏高原之上,平均深度也就2268米。这么深的峡谷,九成宫附近是不存在的,自然也是夸张的说法。这句是说站在九成宫的楼下,弯腰朝山谷察看,山谷就有千仞那么的深险。

珠璧交映金碧相晖(huī)〕:珠璧,珍珠和美玉。,交叉。,照射。金碧,黄金和美玉。,光彩照耀。这句是互文,上句“交”,下句是“相”,组成词汇是“相交”,即相互交叉的意思。上句的“映”和下句的“晖”,都有日字旁,是光芒照射的意思。这两句是说指隋朝的统治者用珍珠、黄金、美玉来装饰仁寿宫,这些珠宝散发出来的光芒相互照耀。其中的“珠璧”“金碧”,并非实指,而是用来形容建筑物非常的豪华壮观。

照灼(zhuó)云霞蔽亏日月〕:照灼,照亮。,明亮。,遮蔽,这里指把……遮蔽得。, 欠缺,短少,这里引申为若隐若现,或半掩半现。这两句是指用来装饰仁寿宫的珠宝,散发的光芒照亮了天空的云霞,把日月遮蔽得若隐若现。

〔观其移山回涧〕,看。,它,指九成宫建筑群。,移平。,旋曲,这里意为改变走向。,山间流水。这句是说隋朝统治者又是移山又是改变涧水的走向,大兴土木,劳民伤财。

穷泰极侈〕:,极致,终极。,骄纵,奢侈。,极其,极度。,奢侈。“穷泰”和“极侈”是同一个意思,表示奢侈到了极点。

〔以人从欲〕,因为。,指隋朝统治者。,通“”,放纵。,贪欲。这句是说,这都是隋朝的统治者放纵了自己的贪欲所导致的。

良足深尤〕:,确实,的确,这里意为真是。, 足够,这里相当于称得上。深尤,深深的罪过,大罪过,这里意为罪孽深重。,罪过,过失。这句是说,真是称得上罪孽深重。语气带有谴责的意味。

至于炎景流金无郁蒸之气〕:至于,到了。,炎热。,太阳。注意“景”字上面有日字头,表示跟太阳有关。,熔化。,金属。郁蒸,郁闷蒸腾。,的。,气息,热气。这句是说,到了炎热的夏天,太阳可以熔化金属的时候,九成宫里面没有一丝郁闷折腾的热气。

微风徐动有凄清之凉〕:,徐徐,轻轻地。,吹动。凄清,微寒清爽。,凉爽,凉快。这句是说外面的微风轻轻地吹来,九成宫里面充满了清凉,十分凉爽。

信安体之佳所诚养神之胜地〕:,的确,果真。,安养。,身体。,的。佳所,好场所。,实在,的确。,调养。,精神。胜地,好地方。这句是互文,上句和下句是同一个意思。

汉之甘泉不能尚也〕:,汉朝。,的。甘泉,指甘泉宫,在陕西省。原为秦朝的离宫,汉武帝时扩大规模作为避暑行宫。,超过。

译:抬头向上看(九成宫),(九成宫)就有百寻那么的雄伟;弯腰向下看(山谷),(山谷)就有千仞那么的深邃。(九成宫之前被隋朝的统治者用)珍珠、黄金、美玉(所装饰),(这些珠宝散发的)光芒相互交叉的照射。(它们)照亮了天上的云霞,把日月遮蔽得若隐若现。看它移平山峦、改变涧水的走向(来大兴土木),奢侈到了极点,(这都是)因为隋朝统治者放纵了自己的贪欲(导致的),真是称得上罪孽深重。到了炎热的夏天可以熔化金属的时候,(九成宫里面)没有一丝郁闷蒸腾的热气;(外面)微风轻轻地吹拂,(九成宫里面)充满了清凉,十分的凉爽。的确是安养身体、调养精神的最佳场所,汉朝的甘泉宫都不能超越。

皇帝爰(yuán)在弱冠(guàn),经营四方,逮(dài)乎立年,抚临亿兆,始以武功壹海内,终以文德怀远人。东越青丘,南逾(yú)丹儌(jiào),皆献琛(chēn)奉贽(zhì),重(chónɡ)译来王;西暨(jì)轮台,北拒玄阙(què),并地列州县,人充编户。

这段浓墨重彩地介绍了皇帝统一天下、四方归附的功绩。

皇帝爰(yuán)在弱冠(guàn)〕:,助词,无义。弱冠,二十岁。古代男子二十岁为成人,进入二十岁后要行加冠礼,因二十岁的年纪身体尚未强壮,故名。李世民开始辅助其父李渊起兵统一天下的时候,时年十八岁,这里“弱冠”是虚指。

经营四方〕:经营,规划创立事业。四方,天下。

逮乎立年〕:逮乎,等到。立年,即而立之年,三十岁。李世民称帝时,年二十九岁,“立年”也为虚指。

抚临亿兆〕:,体恤,抚慰。,统治。亿兆,万万为亿,万亿为兆,此处指天下亿万百姓。

始以武功壹天下〕:,最初,开始。,用。,军事武力。,功绩。,统一。海内,天下,国内。

终以文德怀远人〕:,后来。文德,礼乐教化,类似现代所说的文化软实力。怀,安抚。远人,远方的人民。

东越青丘,南逾丹儌〕:,(国家领土)向东方。,越过。青丘,青丘国。传说的海外国名,泛指海外的蛮荒之地。,向南方。,逾越。丹儌,南方的边界。儌,通“徼(jiào)”。古人认为南方的边疆是赤色,故名丹儌。

九成宫醴泉铭解析(九成宫醴泉铭最详细的译注全文)(3)

因南方多红色的土壤。古人认为南方的边疆是赤色,故名。

皆献琛奉贽重译来王〕:,进献。,珍宝。,进奉。,初见尊长时所送的礼物。重译,辗转翻译,一层又一层翻译。,朝见,朝拜。,君主。

西暨轮台北拒玄阙〕:西,(国家领土)向西方,,抵达,达到。轮台,即轮台国,古代西域的一个国家,今在新疆米泉县。,向北方。,抵御。玄阙,传说天帝居住的地方,泛指北方极其遥远之地。“”“”“”“”,都有到达之意。

并地列州县人充编户〕:,合并。,土地。,行列,这里意为设置。州县,古代行政区域的州与县的合称。,大致对应得上现在的地级市。,繁多,这里形容百姓数量多。编户,编入国家的户籍。

译:皇帝在二十岁时,规划统一天下的事业,到了三十岁时,统治抚恤天下亿万的百姓。最初是用军事武力的功绩统一了国内,后来就用礼乐教化来安抚远方的人民。(领土)向东越过了青丘国,向南逾越到了丹儌,(这里的人)都进献珍宝等礼物,经过了一层又一层的翻译来朝拜皇帝;(领土)向西抵达到了轮台国,向北抵御到了玄阙,合并土地设置州和县的行政区,把所有的人都编入了国家的户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