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姓状元有几位(状元流芳浙江余姚方姓)

方姓状元有几位(状元流芳浙江余姚方姓)(1)

相传上古炎帝十一世孙即八代帝榆罔长子名雷,黄帝伐蚩尤时,雷因功被封于方山(今河南禹州一带),称方雷氏,子孙遂以方为氏。据浙江余姚市公安局2012年6月统计,全市户籍人口中有方姓11736人,居各姓人口第十九位。全市带方字的地名有30余个,直接冠名“方家”的自然村有10个,行政村则有阳明街道的方桥村、河姆渡镇的翁方村等。

方姓状元有几位(状元流芳浙江余姚方姓)(2)

余姚方姓主要有金川(今丈亭、三七市一带)、石台(今河姆渡、陆埠一带)、凤亭(今兰江街道一带)、姚南(今梁弄一带)等四大支,其中姚南支因出了宋状元方山京而最为显赫。四支方姓共奉方顗为始祖。方顗祖籍河南,世居淳安,北宋建隆元年(960年)以贤才举,仕明州录事参军,始居鄞城(今宁波城区)。

方顗生三子。长子方右清,由明经仕至国子监丞,擢监察御史,移居桐庐。北宋元祐六年(1091年),方右清的曾孙方豪中进士,仕授翰林学士,隐居越州余姚县凤亭乡,为凤亭方氏始祖。方顗的次子方右倩,由明经仕至翰林学士,移居鄞西通远乡。方顗的三子方右精,由明经仕至兵部员外,移居慈溪县金川乡。方右精生两子,长子方肖祖留居金川;幼子方应祖以贤才举,仕授兵部帅干,移居石台,为石台方氏始祖。

南宋中期,方肖祖的六世孙方季仁,字达材,就读于余姚县四明乡怡思书院(今属梁弄镇)。学成后,在四明姚巷孙氏塾任馆师,孙氏以女妻之,因以为家,方季仁也由此成为姚南方氏始祖。淳祐十年(1250年),方季仁中进士,授临安军教授,后以子贵赠大中大夫加封太子少师。

方季仁的儿子,即宋状元方山京。方山京,字子高,出生于余姚县四明乡姚巷,景定三年(1262年)中状元。当时有人看到他的制策文过于简略,好心地劝他再增添语句。方山京说:“圣上已览,吾怎能自欺欺人?”授承事郎,任平江军节度判官。相传有一年方山京回乡省亲,曾在姚北长泠江畔幼年读书处,建桥一座以方便两岸百姓来往,后人称之为“方桥”。

方姓状元有几位(状元流芳浙江余姚方姓)(3)

景定五年秋,方山京担任主考官,适逢慧星出现。方山京便在策题中借题发挥,极言内帑之私、公田之害,遭权贵弹劾,遂引退归里。在姚巷建“可已堂”,闭门谢客,教子著学。“可已堂”和同村孙氏的建筑组成规模宏大的“姚山别业”,占地面积约二百亩,至今仍能找到石基遗迹。在姚巷村口,还曾建有“状元坊”,石柱木面,额书“宋景定壬戌状元方山京”,毁于“文革”时期。

宋度宗登基后,起复方山京,授建康军节度判官,尚未启行,改秘书省正字。不久又遭权贵排挤,以校书郎的身份担任管理仙都观的闲职,遂抑郁而终,赠魏国公,葬上虞彭山。

姚南方氏至七世方经、方纬兄弟时,选姚巷北十里的丁山前凤凰村新辟宅基,族人夹溪而居,形成前方、后方两个村落,统称“姚南丁山方氏”,后衍为瑞房、爵房、恕房、番房、壇房五派。后方村中曾有宗祠“伦叙堂”,为二十七世方子靖于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所建。1958年,因建四明湖水库需要,丁山方姓七百余户、三千余人全部外迁,散居余姚的雅贤、高南、梁弄、让贤、横岙、牟山,以及上虞的万岙、戚家、高墩、谢桥等地。

2015年5月3日,各地方姓代表齐聚丁山,举行三修本《姚南丁山方氏宗谱》圆谱典礼。《姚南丁山方氏宗谱》始修于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民国十年(1921年)曾经续修一次,二修本《姚南丁山方氏宗谱》全八册至今保存完好。

方姓状元有几位(状元流芳浙江余姚方姓)(4)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