彻底防静电的方法 防静电基本知识

一、静电的基本知识1.基本概念:,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彻底防静电的方法 防静电基本知识?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彻底防静电的方法 防静电基本知识

彻底防静电的方法 防静电基本知识

一、静电的基本知识

1.基本概念:

(1)静电释放(ESD):

是由静电源产生的电能进入电子组件后迅速放电的现象。当电能与静电敏感元件接触

或接近时会对元件造成损伤。

(2)静电敏感元件(ESDS):

容易受静电电能放电影响的元件,元件对ESD的敏感程度取决于其材料及构造、元件越

小、运算速度越快就越为敏感。

(3)电气过裁(EOS)

某些额外出现的电能导致元件损害的结果。这种损害的来源很多, 如:电力生产设备

或操作与处理过程中产生的ESD。

2.警告标识:

(1)ESD 敏感符号:

表示容易受到ESD损害的电子电气设备或组件。

(2)ESD防护符号:

表示被设计为对ESD敏感元件或设备提供的ESD防护器具。

二、电气过载(EOS)和静电释放(ESD)的防护:

1. 电气过载(EOS)防护:

(1)电气过载来源:

a.潜在的ESD。

b.所使用的工具,如电烙铁、吸锡器、测试仪器或操作其他电子设备时产生的尖峰电

脉冲。

(2)防护:

操作敏感元件前,必须仔细测试工具和设备以保证不产生破坏性能量。小于0.5V的脉

冲和电压是可以接受的,若有大量的高敏感元件,则要求烙铁、吸锡器、测试仪器或

操作其他电子设备不能产生大于0.3V的脉冲。

2. 静电释放(ESD)防护:

(1)防护技术和原理:

所有的ESD防护技术和原理是将防止静电产生和消除生成的静电两者结合。

(2)典型的静电源:

大多数产生严重静电故障隐患的是绝缘材料,这些材料集中了电能而不是将电能从材

料表面释放掉。典型的静电源如下表:

工作台面

打蜡、粉刷或清漆表面未处理的聚乙烯和塑料玻璃

地板

灌封混凝土;打蜡或成品木材;地瓷砖和地毯

服装和人员

非ESD防护服;非ESD防护鞋;合成材料;头发;

座椅

成品木材;聚乙烯类;玻璃纤维;绝缘车轮

包装和操作材料

塑料袋、包、封套;泡沫带、泡沫塑料;聚乙烯泡沫塑料;

非ESD料盒、托盘、容器

组装工具和材料

高压射流;压缩空气;合成毛刷;热风机、吹风机。

3. 典型的静电压生成强度:

静电来源

湿度10-20%

湿度65-90%

地毯上行走

35000伏

1500伏

聚乙烯地板上行走

12000伏

250伏

聚乙烯塑料套

7000伏

600伏

工作台面上拿起塑料袋

20000伏

1200伏

有泡沫垫的工作椅

18000伏

1500伏

工作椅上的人员

6000伏

100伏

三、生产过程.静电防护知识:

1.使用静电防护包装,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材料:

(1).静电屏蔽材料:防止静电穿透包装进入组件引起的损害。

(2).抗静电材料:使用中不产生静电电荷的材料。

(3).静电消散材料:具有足够的传导性,使电荷能通过其表面消散。

2.防止静电的产生的方法:

(1).控制静电的生成环境

a 温度湿度控制:室内采用恒温控制并有加湿器控制

b 尘埃控制:每天用吸尘器进行清理。

c 地板桌椅和工作台的垫用防静电材料制作,并进行正确可靠的接地。

d.带有静电敏感器件产品的装载:带有静电敏感器件产品(半成品)的装载、工序间的

传递、存储采用专用的防静电材料制成的承载盒(卡架)。

(2).防止人体带电

a 佩戴防静电腕带。

b 穿戴防静电服装。衣、帽。

c 穿戴防静电鞋。

d 严格禁止与工作无关的人体活动。

(3).材料选用

a防静电地面

b.防静电桌垫:

c.防静电服装、衣、帽:防静电鞋

d.防静电周转箱、运输盘、盒

e.防静电周转车.

f.防静电腕带。

(4).工艺控制措施

a 制定了防静电操作工艺规程。

b 使用防静电周转箱、运输盘、盒、及其他容器或车。

c 使用防静电工具(电烙铁、镊子、吸笔等)。

d 印制板用防静电袋进行包装。

3.减少和消除静电荷的有效措施

(1).接地

a 地板、桌椅和工作台垫进行正确可靠接地。

b 人体接地。

c 生产线、工具(电烙铁、台架、运输车等)接地。

d 室内所用设备、仪器都已进行接地。

(2).增湿

a 室内使用加湿器、人工喷雾器。

b 采用湿拖布拖擦地面或洒水等方法以提高带电体附近或环境的湿度

4.典型防静电工作台。

要求:(1).人员用防静电手环;

(2).EOS防护容器;

(3).EOS防护桌面;

(4).EOS防护地板、地垫;

(5).建筑地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