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初期各路诸侯割据势力(三国最早的诸侯)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手握权力者拥兵自重,诸侯林立,宦官乱朝,外戚专权。像董卓这样瞅准时机一朝掌权的权臣也不在少数,刘焉可以算得上是其中之一,他在乱世中割据益州,却被刘备占了便宜,错失鼎立一方的资格。

三国初期各路诸侯割据势力(三国最早的诸侯)(1)

《三国志·蜀书》,开篇讲的便是刘焉。在陈寿眼中,蜀汉的割据分裂并非始于刘备,更不是在刘备之前的蜀地掌权者刘璋,而是刘璋的父亲——刘焉。和后来的蜀汉昭烈帝刘备不同,刘焉的身世很清楚,是汉代鲁恭王之后,是公认的大汉皇族。刘焉的家底虽然还算不错,可是比起当朝贵戚,还是相当寒酸。

三国初期各路诸侯割据势力(三国最早的诸侯)(2)

而刘焉恰恰符合这些标准,刘焉担任中郎的时候,老师祝公去世了,刘焉作为弟子竟能行人子之孝辞官为老师服丧,说明了刘焉不贪图名位。一位把官职看得很淡的官员,当然不会是一个盘剥百姓,搜刮钱财的庸俗官员。于是,刘焉理所当然的成为“清明重臣”,在谏言中提出设立州牧的建议,并且希望出任交趾牧州牧。刘焉十分有眼光,交趾可是一个好地方,远离朝廷不说,凭借刘焉的威名和手段,把交趾改造成自己的私人财产,并不是什么难事。

可是,刘焉最终却没有担任交趾州牧,原因是在当时有一个非常擅长风水的大师,叫做董扶,他告诉刘焉:“京师将乱,益州分野有天子气。”董扶说,京城即将发生大的动乱,而益州那个地方已经出现了天子的云气。刘焉听后,当下就决定放弃交趾牧。

三国初期各路诸侯割据势力(三国最早的诸侯)(3)

恰巧当时的益州刺史郤俭鱼肉百姓,搜刮民脂民膏,老百姓们怨声载道,事情闹得沸沸扬扬,加上并州、凉州两地的刺史均被杀,各地暴乱四起。刘焉设立州牧的建议,得到了朝廷很多人的支持。于是,刘焉改出任益州牧,凌驾于各县令郡守,甚至刺史之上。当时的掌权者认为有助于稳定大汉天下的州牧制度就此施行,各地州牧开始可以自行掌控一方的财政赋税乃至招兵买马等各项事务。

刘焉担任益州牧的同时,刘表担任荆州牧,刘虞担任幽州牧,史称刘室三牧。这三位皇室宗亲中,刘焉和刘表都有着自己的小算盘,唯独刘虞忠于汉室。可是,有割据野心的刘焉和刘表,成就了二十年的霸业,而忠于王室的刘虞反倒很快被公孙瓒杀害。

三国初期各路诸侯割据势力(三国最早的诸侯)(4)

志向远大且眼光独到的刘焉,得以先天下之变割据益州,并且迅速平叛,且着手将南阳、三辅避乱入益州的流民打造成了一支强劲的“东州兵”,实力远超当时的袁绍和曹操。可惜,却生不逢时,因背疮迸发而死,他的儿子刘璋继领了益州牧。然而刘璋暗弱,最终,益州花落刘备之手。人世的善恶结局,往往就是这么毫不留情。

三国初期各路诸侯割据势力(三国最早的诸侯)(5)

本文史料均来自于《三国志》等书,小编保证内容之真实性,同时无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