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短讲解步步惊心(一生都沉沦于求而不得)

我问佛:世间为何有那麽多遗憾?

佛曰:这是一个婆娑世界,婆娑既遗憾,

没有遗憾,给你再多幸福也不会体会快乐。

佛曰: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这是仓央嘉措的《问佛》中的一段,也许人在世上,难免会贪痴嗔,从而有了无尽的烦恼。

最近重新再来看剧《步步惊心》,心中依然感到阵阵唏嘘和感慨。也许剧中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不得已,他们都困守在自己的心城中。

就连若曦,一个从现代穿越过去的女子,她即便知晓了所有人的结局,却依然还是会每个人的命运忧心,可是到了最后她却发现,所有的努力都是徒劳,一切事情都是注定,越是想要改变,反而加速了事件的发展。

有人说八阿哥辜负了最爱他的明慧,因为他,若心失去了最爱的青山,他因为要争夺皇位而失去了若曦。

更有人说八爷被称为八贤王,其实就是一个虚伪的伪君子。

我却觉得他才是这部剧中最悲情的一个男子。

八阿哥,他风度翩翩,满腹经纶,为人谦逊温和,处事大方得体。就连一向对他冷若冰霜的若兰都对若曦说:

“八爷是值得托付的,他对于府中的妻妾都是极好的。”

可是,他因为有一个出身卑微的母亲,却有了一个不该有的“妄念”,于是他便受到了皇阿玛的猜忌和不满,最后在争夺皇位中败北,从此失去了权力、亲情和爱情。

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即便是他想要偏安一隅,也是难以安身,最后孑然一身的他以一杯毒酒结束了悲惨的一生。

简短讲解步步惊心(一生都沉沦于求而不得)(1)

01、皇宫中最大的悲哀:母凭子贵

良妃原来是辛者库的一个贱婢,可是她也曾经深受康熙爷的宠爱。

《清代十三朝宫闱秘史》记载:“良妃卫氏美艳冠一宫,宠幸无比,且体有异香,洗之不去,即使唾液亦含芬芳气。”

良妃20岁时生下了八阿哥胤禩,其实,早期康熙还是挺喜欢八阿哥的,在他年仅17岁时,就封他为多罗贝勒。

司马迁在《史记》中说道:“女无美恶,入宫见妒;士无贤不肖,入朝见疑。”

与她出身差不多的华妃,在后宫也不免受到排挤,幸好有年羹尧适时“提醒”雍正爷要善待自己的妹妹。

况且良妃如此美艳且受到皇帝的宠爱,必然在后宫遭到其他人的嫉恨,可是她却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母家为她撑腰。

她在后宫中无依无靠,年老色衰爱驰,她虽然贵为妃,依然在后宫备受冷遇,尝尽了人间冷暖。

于是她总是哀叹自己出身低微,她此生最大的憾事就是不能让八阿哥子凭母贵。她内心的这种自卑和自责,在耳熏目染中让年幼的胤禩种下了一颗自卑的种子,令他感到了一种无形的压力。

所以他的眉宇间总是有一丝挥之不去的愁容。

他从小就有一个愿望,要登上权力的巅峰,可以母凭子贵,让母亲得到荣耀。

简短讲解步步惊心(一生都沉沦于求而不得)(2)

所以,从小他就收敛起了自己的性子,处心积虑,收买人心,成为人人颂扬的八贤王。其实他只是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挣得一个好前程。

可是,他恰恰忘记了,在皇宫内要想成为皇位的继承人,不仅仅是凭借努力就可以的。

首先一点,皇位的继承人是嫡子或者是长子。可八阿哥胤禩既不是长子也非嫡子,而且他母亲也并非出于显贵之家,而且还很低微,可以说是先天不足。

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康熙爷早就立下了太子,太子是康熙帝和赫舍里皇后的嫡子。康熙帝和赫舍里氏感情深厚,后来赫舍里氏因为难产,生下胤禔就离世了。

失去的永远是最好的,赫舍里氏在最美好的年华逝去,所以康熙爷对她的感情始终如一,他把这种情感全部寄托在胤禔身上,不仅带在身边亲自抚养,而且早早地将他立为了皇太子。

《步步惊心》中每每太子犯错,康熙总会维护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可见,太子的地位超然,根本无人可以撼动,康熙爷对他的感情也是非同一般。

八阿哥却非要凭借着自己的努力来改变局势,我命由我不由天,这本身就带着一种悲壮色彩,最后的结局也正好印证了这一点。

所以,才有康熙对八阿哥的痛骂:“系辛者库贱妇所生,自幼心高阴险。”

可见,母亲身份的卑微成为了八阿哥的原罪。他一直想要的母凭子贵却原来只是一厢情愿,也是他最大的悲哀和不幸,因为,在后宫中身份和地位是两者不可分的。

简短讲解步步惊心(一生都沉沦于求而不得)(3)

02、因为贤能和自负引来父皇的猜忌

八阿哥从小就开始布局,在他的不断努力和勤勉下,得到的朝廷上下的颂扬,身边又围绕着众多阿哥的拥戴,这就让康熙爷感到隐隐不快。

这个开局就已经露出了败像,可惜八阿哥身在其中,并没有清楚意识到微妙之处。

《步步惊心》中,康熙为十阿哥赐婚时,十阿哥非常抗拒,他想要拒绝这门婚事,皇上的权威是不容挑战的,脸上出现了愠色。

此时,八阿哥出来打了圆场,说十弟自然是满心欢喜这桩婚事,只是太高兴了所以忘记谢恩。

可是,在康熙爷看来,这就是糊弄他,而且他讨厌老八总是一副圣贤的模样,来博得众阿哥和大臣们的欢心。

八阿哥不知道他的这个举动触犯了康熙的两个底线,对上蒙蔽圣心,对下笼络人心。

简短讲解步步惊心(一生都沉沦于求而不得)(4)

而四阿哥更懂得揣摩康熙的心思。

有人弹劾太子时,四阿哥却站出来说,太子宽厚对待下人,以致于被人蒙蔽了。而八爷党的人却反驳道:

“如果没有人撑腰,一个奴才是不敢这样行事的。”

十阿哥更是嚷嚷,四阿哥和太子同声同气。

果然,四阿哥的一番话令康熙感到甚为欣慰,同时对八爷党更加厌弃了,挑战太子就是质疑康熙的决定和眼光。

太子第一次被废之后,八爷那颗蠢蠢欲动的心,终于按捺不住了。

岂料他们以为的机会却是一个大大的陷阱。

因为康熙的这次废太子是在失去十七皇子后,悲痛彷徨之下的一个冲动决定,此时的他并没有彻底放弃太子。

而且他也有心借这个机会,试探一下究竟有谁对太子之位怀着觊觎之心。

就在这时,朝堂上的30多名大臣一致举荐八阿哥为太子,这让康熙感到了一种潜在的威胁,皇帝最忌惮的就是结党营私,尤其是皇子和大臣们结成同盟。

于是,盛怒之下的康熙当即削去了八阿哥的爵位。

后来太子复位,八阿哥也恢复了爵位,其实这个时候,他基本上和皇位无缘了,皇上给他恢复爵位,其实也是因为给太子复位的顺便之举。

不过令康熙没想到的是,八阿哥再次受到大家的拥戴,他对于这个有着非分之想的儿子尤为恼火,于是变得格外严厉和苛责。

简短讲解步步惊心(一生都沉沦于求而不得)(5)

于是康熙带着八阿哥到了塞外,趁机授意太子将朝中的官员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整,好在十阿哥为他通风报信。

八阿哥为了不引起康熙的怀疑,一边举荐了自己人,同时也举荐了太子和四爷的人,以此来做权衡。

其实,这正好这正好随了四阿哥的意,他想要推荐的年羹尧逐渐掌握了军权,为他日后坐上皇位立下了不可替代的功劳。

若曦多次提醒他,年羹尧此人不简单,八阿哥却不以为然。

而从最后的结局来看,四爷之所以最后胜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因为他掌握了兵权。

因为八爷的贤能招致了康熙爷的猜忌,然而也不可否认,因为他的自负也导致了一些错误的举动,如果他在恢复爵位后,能够韬光养晦养精蓄锐,如果他能够早点洞悉四阿哥举荐年羹尧的意图,也许还另有一番光景。

康熙去热河巡视途中,众阿哥为康熙爷庆生,因为恰逢八阿哥的生母忌日,所以他没有亲自前去,他精心挑选了两只上等的海东青做为生日礼物,可是当康熙爷拿到手里是,已经变成奄奄一息的死鹰。

这就意味着诅咒皇上。

由此康熙震怒,从此八阿哥彻底失去了夺嫡的资格。

其实,细想起来,这肯定是有心之人的所为,睿智如康熙怎么可能不知道呢?只是他早就对这个儿子感到厌恶了,这件事正好给了他一个发难的借口罢了。

其实,八阿哥第一步就错了,他只顾得笼络众阿哥和朝臣的心,却忘记了在紫荆城中,最需要的是懂得揣摩圣心和圣意。

真可谓一步错,步步错,满盘皆输。

简短讲解步步惊心(一生都沉沦于求而不得)(6)

03、因执着而痛失最爱

八爷出身不好,他身上背负了太多的包袱,在他温文儒雅的外表下,是一颗疲惫而充满了欲望的心,所以他更喜欢心无城府、畅快恣意,性情洒脱的女孩。

于是,当他第一次看到骑着马,笑得淋漓畅快的若兰时,便对她一见钟情。想不到父皇正好为他赐婚,将若兰许配给了他。

可是,原来若兰心中早有了青山将军,青山战死沙场后,若兰心结难解,从此成了一个不会笑的木偶人,她对将八爷以及他所有的好都拒之门外。

当初为了增加自己的实力,他娶了明慧,可是他却不爱她,明慧却对他爱得义无反顾,如飞蛾扑火般。

后来,若曦来到了王府,她犹如当初天真浪漫的若兰,八爷将自己对若兰的感情再次寄托在了若曦身上。

可惜,若曦和八爷在这场爱情中都有所保留,最终两人不得不分道扬镳。

明慧为了八爷付出了全部,可是却眼见着这个男人在自己面前,爱完一个又一个,可是她却依然心坚似铁,无怨无悔。

简短讲解步步惊心(一生都沉沦于求而不得)(7)

最后,八爷终于彻底失去了问鼎权力的资格,可是若兰却依然沉浸在自己的痛苦中,对八爷的起起伏伏,她心中却没有任何波澜,似乎她早已经随着青山的死而失去了灵魂。

她沉浸在对青山的爱而不得,而八爷则沉浸在对若兰的爱而不得。

到了最后,失去了权力,失去了亲情,蓦然回首,他才发现原来明慧才值得他去珍爱。于是,他放下所有的心结和欲望,只想着,从此和明慧安静地度过后半生。

可是,面对雍正的欺人太甚,明慧为了让他也尝尝心痛的滋味不惜去刺激若曦,进宫见若曦,并说她才是整件事情的始作俑者,若曦受了刺激而导致流产,并且失去了生育能力。

盛怒之下的雍正下旨要八爷休了明慧,不然就满门抄斩。

明慧为了保全八爷上下一等人,自己写好休书,回家后就上吊自焚。

她以一种惨烈的方式诀别了这个令她爱恨交加的人世间。

八爷也失去了最爱他的女人,也失去了最后的一点念想。

因为执念,让他错过了许多美好的岁月,令他蒙蔽了双眼,错过了一个爱他胜过一切的女子,最后两人都沉沦在爱而不得的漩涡中,无法自拔。

也许,不是所有的爱都可以重来,不是所有的错都来得及改过,有的错过,要用一生去追悔。

简短讲解步步惊心(一生都沉沦于求而不得)(8)

结语:

《步步惊心》中最悲情的男子莫过于八爷,他本是一个翩翩少年,才情俱佳,他的错就是生在了帝王之家,他有一个出身卑微的母亲,却有了一颗不肯服输的心。

结果,他失去了亲情,本应疼爱他的父王因猜忌而对他产生了厌弃之心。

因为权力的欲望,兄弟之间起了纷争,最后手足相残,也许在红墙黄瓦的紫荆城内,哪里有什么父慈子孝,兄友弟恭。

由于他的一念之差,而冷落了最爱他的女人,等到醒悟之时,却已经悔之晚矣。

也许,他的一生都求而不得的轮回的痛苦中。

所以,当他端起那杯毒酒,脸上才会露出一种从未有过的释然和开怀,

“若曦,谢谢你。”

也许这时,他才可以真正地放下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