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西山风景区在哪里呀(湖州细雨下箬绕雷山)

太湖西山风景区在哪里呀(湖州细雨下箬绕雷山)(1)

  晨起雨微,登艇启航。沿河西行出三里桥水闸,过城东大桥,湖州闸门又迎面而来。舷左忽现城南岘山,清代在此建“九贤祠”,立《郡侯筠塘陈公去思碑》,纪念明朝贤守陈幼学建桥修塘。今存清《杨公德政碑》,为百姓感念同治湖州知府杨荣绪在任十年,拓碧浪湖,疏北塘河及城河的功德。

  北上穿越金湖、清河双桥,河边待拆的老街烟火尚存,两岸新建的楼盘数里连营。西苕溪真像一条七弯八绕的盘龙,“龙首古院”旁依龙湾,殿望龙山,旧为东桥衙门庙,供奉唐代湖州刺史吴从众,因其在杨家庄修过水利,乡民竟念他千载。今殿内新塑吕纯阳等神像,属道教龙门派。据查,唐开元二十八年,吴从众在湖任职,旋即又赴任苏州。宋《吴兴统记》载,吴从众任苏州刺史时,应民意之请,割太湖洞庭三乡与湖州乌程换平望乡。记起太湖东桥村旧有桥联云:“地跨中塘通两浙,罗安二脉接三山”,因宋时苏州、湖州同属“两浙路”。

  小艇依龙溪蜿蜒行进,经霅水桥,过铁路桥,就进入长兴港,但两岸仍属湖地弁南。古时穿越弁山就是在霅水桥附近靠岸北往,翻大岭即弁阳坞,宋《癸辛杂识》载,曾有“叶氏石林”园。民国海派书画家“白龙山人”王震,归葬霅水畔之白龙山。1958年,湖州钢铁厂崛起于杨家埠,转炉车间就在白龙山麓,同年,“长牛线”铁路延伸段也由此过境,由“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第八师”负责施工。2005年,宣杭铁路复线建成通车。2013年底,铁八师原师首长的亲属为追寻先辈曾经的光辉岁月,特地从北京赶来湖州,并在三天门寻找到仅存的师部大礼堂和几间当年的营房,铁道兵徽志挺立颓墙似无字的丰碑。

  穿过弁南大桥,见管家村闸,往前系乌陵山,山阳建青峰观,因年代久远,仅存地名,但依山为陵者大都等级较高,传弁山有西陵山,长兴有胡陵山。离八字桥入长兴境,远瞻白鹤岭、乌龟山、吕山一路绵延,山因矿业而被万剐,堆出繁华的新浦东;发电厂的冷却大罐,吐着灰烟点亮光明。吕山,控三水之汇,果然万夫莫开,传三国时吴将吕蒙讨严白虎屯营于此。

  小艇穿过吕山大桥逆水正北直上,南见铁路桥,北望高铁桥,恰好都遇到货列与客车经过,势若迅雷,不及掩耳!当我们回过神来,已近古邑长城。春秋时吴越争霸,吴王阖闾之弟夫概在今雉城东南两里处筑城,至晋武帝太康三年,自乌程划三乡建长城县,遂成今之“太湖望县”。

  箬溪,此溪源出南北青、白两岘岭,汇于小浦段为合溪,小浦至雉城镇段雅称画溪,是长兴的人文源流。这南来箬水到此直角转弯拐处是龙脉所在,故得名龙潭湾,小艇右转顺流东行下箬段,前驶数里即“陈皇故里”。自幼打鱼习武的陈霸先,好读兵书,身经百战,终成陈朝霸业,史称南朝陈。其出生地诏立为天居寺,俗呼下箬寺,浴帝“圣井”尚在。明归有光知县撰《圣井铭并序》碑赞武帝:“恭俭勤劳,志度弘远,江左诸帝,号为最贤。赫然陈祖,大业光灿。”陈《舆地志》云: “县南五十步有箬溪,夹溪生箭箬,南岸曰上箬,北岸曰下箬,二箬皆村名,村人取下箬水酿酒,醇美胜于云阳。俗称‘箬下酒’。”

来源: 南太湖

申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