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感想的感想---关于山东初一磕头习俗(没有感想的感想---关于山东初一磕头习俗)

大连人几乎都是山东移民,大体是山东沿海烟台、威海等地最具有闯劲或是最贫困的那一波,闯关东就是指的这波迁移的现象,大连与这些地方隔海相望,自然也就成了山东移民停留最多的地方,这些先人被称为“海南丢”,这个“丢”字用的很传神,有被动与无耐,更有自强与不甘,所以这个称呼也常常用于自称,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没有感想的感想---关于山东初一磕头习俗?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没有感想的感想---关于山东初一磕头习俗(没有感想的感想---关于山东初一磕头习俗)

没有感想的感想---关于山东初一磕头习俗

大连人几乎都是山东移民,大体是山东沿海烟台、威海等地最具有闯劲或是最贫困的那一波,闯关东就是指的这波迁移的现象,大连与这些地方隔海相望,自然也就成了山东移民停留最多的地方,这些先人被称为“海南丢”,这个“丢”字用的很传神,有被动与无耐,更有自强与不甘,所以这个称呼也常常用于自称。

人迁过来了,习俗也自然被带过了来了,春节对先祖的“供应”便是一例,请神,送神,还有就是满墙国家领导人的画像,有一次在一个潍坊朋友的朋友圈看到他们老家过年的照片,那真是满屏的穿越感啊!还有就是近来最有名的拜年,这么多年,若不是头条的刷屏几乎快忘了,我们老家小时候这是必须的一景,起的好早,大抵是不愿意起来的,但没办法,我印象中这是最早的挫折教育吧,告诉我们这个世界很多时候由不得你的,虽然你小,即使是过年。

不过网上拍的磕头视频大体上是省略了,估计先辈们忙于拓荒与生存,繁文缛节被去了许多,但是挨家走则是必须的,拜的都是自己的本家长辈,满屯子的过年好,走一大圈下来得到中午,然后是声势庞大的串亲戚,忙的不亦乐乎。

现久居城市,兼有疫情,除了正月十五,回老家日少,对这些东东谈不到什么想念,也无所谓忘记,只是感觉某种惯性使然吧?如同滚滚潮汐,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身处其中的浪花大多是麻木的,当然其中不乏秩序的维护者,亦或是不甘的叛逆者,但集体无意识占了大多数,无所谓好坏,对错,许多东西被人为赋予了太多的意义,如果历史有知的话,我觉得大抵应该是一个木讷的老头,“好好好,是是是”一定是他的口头语,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从某种高度来说,人类的英雄主义就是一种天真,我们总是把某些个体的东西夸大起来,然后泛滥开去,其实相对于时间的长河,这些点滴的波光可以做为象征性的节点,但决不是逆转乾坤的关键,都是顺势而为,或者说老子《道德经》中的道,依了道,也便依了正确,逆了道,也便逆了时节,谈起来很玄妙,仔细想想却又简单的苍白,都是慢慢的摸索出来的,只要正心诚意,便容得下万千变化,无论是蠢笨无知者,还是举一反三者,总能熬出头来。

嗯嗯,没有感想的感想,颇让人有些无奈起来,以我看来,磕头也罢,不磕也好,没有对与错,只有适应不适应,只要你可以又没伤着他人,还是随意些的好,不是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