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洋地产最新负债率(央企远洋突发巨亏)

远洋地产最新负债率(央企远洋突发巨亏)(1)

昨天,远洋集团发布2022年中期未经审核的财务资料。信息显示:截至2022年6月30日,远洋集团营业额234.12亿元,利息及其他收入9.68亿元,期内溢利1.08亿元,其他全面亏损9.88亿元,全面亏损总额8.80亿元。

而去年上半年,远洋集团实现营业额人民币205.13亿元,毛利润人民币46.12亿元,归母公司净利润为10.10亿元。

即使拉长到2021年全年,远洋集团的日子过的也很不错,去年全年实现营业额约642亿元,核心净利润28亿元,归母公司净利润27亿元。

从大赚27亿到巨亏8.8亿,远洋不过用了半年的时间。

1、

事实上,2022年上半年亏损的知名房企非常多。

河南建业上半年的亏损额在50-60亿元,蓝光发展亏损额在46亿元,阳光城亏损额在35-45亿元,正荣亏损额在25-30亿元,就连老牌国企上实发展2022年上半年也亏损了1.1亿元,而去年上实发展还能实现3.44亿元的归母净利润。

赔钱的一出溜,赚钱的也不容易。

碧桂园2022年上半年的归母净利润为2-10亿元,去年这个数字还是150亿元;招商蛇口2022年上半年的归母净利润为15-21亿元,而去年同期的归母净利润超过42亿元,等于正宫大央企超过3万员工哼哧哼哧干了半年,一拉数据,比往年这个时候,还少赚了20多亿。

了解房地产行业的同学都知道,楼盘只有竣工交付,才能按照房地产行业的会计准则计入营业收入,同时方可核算利润,而2022年上半年疫情在各地大爆发,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项目的施工,楼盘的交付也受到影响,这一点从网络舆情不断爆出的各地停工烂尾潮就可以判断。

远洋地产最新负债率(央企远洋突发巨亏)(2)

事实上,这一条也是目前不少房企在半年报中的原因第一条。当然了这只是写出来的原因,更多企业是因为资金链断裂,企业暴雷无钱盖楼,最后拿疫情防控当了幌子。

2、

除了楼盘交付量大减之外,在碧桂园和远洋的半年报中,还提到了美元加息和汇率的影响。

上个月27日,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公布最新利率决议,将基准利率上调75个基点至2.25%至2.50%区间。

2022年年初至今,美国已经加息4次,累计加息225个基点,预计到年底还有2-3次的加息预期,年内还有100基点的加息空间。

来自外汇管理局的信息显示,昨天境内在岸市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徘徊在6.8399附近,盘中一度刷新年内最低点6.8410,而去年年底的汇率仅为6.37。

这意味着仅仅大半年的时间,美元啥都不干,利用升值就收割了至少7%。

今年2月份的时候,21世纪经济报道曾经统计,101家房企共计存续460支美元债,总发行额度为1925.68亿美元,平均利率为7.56%。其中,美元债规模超过20亿美元的房企有33家,超过10亿美元的房企有45家,其中2022年需要偿还美元债超过10亿元的就有10家。

远洋地产最新负债率(央企远洋突发巨亏)(3)

比如佳兆业的美元债2022年需要偿还的就有33亿美元,不考虑本金利息、罚息等,仅美元加息,佳兆业就要多付出超过15亿元人民币,以世茂10亿美元债为例,美元加息,世茂要多掏出接近5亿人民币,约相当于2021年世茂归母净利润的一半。

辛辛苦苦的干了一年,美帝一把薅去了一半。

3、

美元加息,不仅客观上造成了大量美元债房企的债务成本大增,主观上也有利于做空中国房地产,甚至是中国经济。

美联储曾经在报告中提及美元加息的好处,其中重要的一条:可以引起其他经济体的经济大衰退,美联储每次加息,都是在全球经济危机后;这时候美国经济复苏得差不多了;而其他经济体复苏滞后,还没有完全挺过来。

美联储加息,对于其他经济体而言,无论跟还是不跟,都是极大的伤害。

如果选择不变,则自己国家的外贸出口利润很可能被外汇吞噬掉,而且美元资本外流,发展会持续放缓;如果新兴国家也加息,本国的企业借贷成本就会大幅提升,损伤企业的投资积极性。刚刚恢复的本国经济,又将重新陷入低谷,甚至是大衰退。

如果选择降息来对冲发展的滞缓,很可能造成短期的经济繁荣,但是通胀严重,会酝酿更大的危机。

根据美联储自己的统计:美联储每提升1%利率,新兴国家GDP增速平均会掉0.3%左右。

当然了,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咱们拥有14亿人口的巨大内需市场和完整的工业全门类体系,所以我们受美元加息的影响会小一些,而且我们拥有约9800亿美元的美国国债,也可以一定程度的对冲美元加息的影响。

抛开国与国之间的经济战争的围困和反围困,美元加息对于巨额美元债的中国房企而言是致命的,这一点是真实无疑的。

4、

上一次的美元加息潮在2017-2018年,彼时2017年加息3次,2018年加息4次,于是2019年成了中国房企美元债的提前赎回大年。

2019年8月16日,21世纪经济报道的一篇文章就曾经提及,彼时随着美元兑人民币破7,为了降低融资成本,不少房企不得不考虑提前还债,以减轻自己的压力。

远洋地产最新负债率(央企远洋突发巨亏)(4)

根据报道,2019年7、8两个月,中骏就提前赎回了2020年到期的3.5亿美元的债务,旭辉赎回了2020年到期的2.5亿美元的债务。佳兆业也在8月11日提前赎回了1.613亿美元。

但是2022年已经不同于2019年,彼时房企尚有财力提前赎回,而如今只能眼睁睁的暴雷。

美元债在房地产大发展时,曾经助力房企实现了快速的增长,而如今在房地产行业的低迷期,却像插向房企的最后一刀。

彼时的蜜糖,如今的砒霜。

5、

十几天前,龙湖股价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被瑞银不专业的分析和一篇假消息搞得市值暴跌16%,同日龙湖卖空比例高达21.3%,卖空股数为922.2万股,而前一日,卖空数量仅79.15万股。

其实这不是龙湖第一次遭遇大规模的做空。

3月中上旬,紧随中概股集体暴跌之势,港股内房股也曾遇到过一次集体暴跌,当时,中概股6个交易日内,龙湖市值跌去了693亿港元,碧桂园市值蒸发了635亿港元,50强房企市值在3月14日当天跌去近1500亿港元。

彼时正值内房股发布2021年业绩前一个月的静默期,与8月10日正处中报静默期如出一辙。港交所规定,业绩发布前30天是业绩静默期,而静默期内,上市公司不得回购股份或高管增持,不得透露涉财报内幕信息。

似乎在国家拼命稳定房地产行情的时候,总有外在的力量在拼命的打压中国房地产从中牟利。

不过话说回来,尽管在过去大半年的股债下滑的周期中,空头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真正导致此局面的,是宏观政策与行业基本面双双来到一个前所未有的十字路口。

路在哪里?路向何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