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臣子向君主进谏的故事(亡国后我被献给皇帝)

关于臣子向君主进谏的故事(亡国后我被献给皇帝)(1)

本故事已由作者:陆过,授权每天读点故事app独家发布,旗下关联账号“深夜有情”获得合法转授权发布,侵权必究。

瑶玲千里跋涉来到云安城时,正赶上一天的黄昏日落,她眯起眼睛望着那遒劲有力的云安城三字沉思不语。

背后却传来训斥声,“谁让你下车的,上去。”她收回视线,丫鬟搀着她的胳膊小声劝她上去,她拉紧身上的衣服望着北方,做最后的告别。

待马车缓缓驶入云安城时,或许她瑶玲的一生便掌控在他人的手里了,但是那唯一捷足天下开朝复位的办法就是,爬到那人的身边,尊称他一句皇。

马车到客栈停下,周围早已有官兵把守,领头的奴才一脸讨好的跟另一位交差,“将军,各位族长送给陛下的美人已全部到京。”

那人眯着细长的眼睛打量她们,手轻握着腰上的佩剑,那眸子里分明写满了不屑,也对,驰骋疆场的将军又怎会高看棋子一眼。

“喂,我们就住这个破地方吗?”瑶玲左侧另外一族的女子皱眉大声质问道。

闻言,那将军扭过头来扫视她们一眼,大声说道,“天色不早了,请各位歇息,明天安排你们入宫觐见。”那女子不甘心似乎还想说什么,被她身后的嬷嬷拉住。

瑶玲走在最后面,夕阳把她的影子拉长,刚抬脚准备上台阶,却被刚刚那位将军叫住。

那位将军踱步到离瑶玲几步远的地方说道,“请问小姐,从何处而来?”瑶玲侧头打量他,继而拧紧眉头说了一句,“东部藜族。”

那将军微微颔首,却看不出任何表情,突感气氛凝重,那将军又启唇解释道,“只是觉得小姐像一位不可能见到的故人罢了。”

瑶玲装作狐疑的点点头,袖口底下她紧紧攥着丫鬟的手,而后故作镇定抬步上楼。

丫鬟轻声关上房门,瑶玲坐在椅子上沉思,手里捏着杯子把玩,丫鬟缓声问道,“公主,莫不是那位将军发现了什么?”

瑶玲的眼神飘远不知望着何处,过了许久她答道,“小时候我便记得,在云安城定都的一国太子去过我朝。只是细枝末节,我已记不清。”

丫鬟张口还想说什么,却被瑶玲伸手制止,“管它是风是雨,如今我又有什么可怕的?”

房间内突然静得出奇,茶水在杯子里晃动然后溅出来,如此循环几次。敲门声响起时,瑶玲才停下把玩茶杯的动作。

她托着腮听着门口丫鬟轻声答笑的声音,不多一会,丫鬟便走过来对她说道,“又是一个来打听公主跟那位将军说了什么的人?”

瑶玲点了点头,狡黠地笑着说道,“还未入宫,便步步是险位,看来以后我也将变成,从前父王后宫里的那些个处心积虑的女人。”丫鬟跪下说道,“公主便是公主,如此尊贵之位岂能跟她们相比?”

那是从前了,从前她不谙世事,倚靠着父王的江山,等待着她的骄子驸马,然后过完这尊贵的一生。

可是,瑶家的万里江山终究负了天下人。

第二天,晨光微现的时候,瑶玲被丫鬟叫醒,“公主,昨天那位语气不善的小姐今早突然染上重疾。”

瑶玲沉思了片刻低声说道,“哪是什么小姐,不过都是各族送来的物件罢了。她却不知天高地厚,云安城的皇又岂会怕一个边塞蛮族?”

丫鬟点点头服侍她穿衣,今天她必须全神贯注,以及不露痕迹的入得他的眼。

今天带她们进宫的还是那位将军,虽然不喜但也看不出他的神色有哪些不耐烦。

瑶玲放下帘子心想,这位皇帝倒也有趣,偏把一位将军放到这里安排接待她们。

想到这儿,她抿起嘴笑了起来。马车发出行进时的咯吱声,丫鬟也轻笑着说道,“这么长时间,还是第一次见公主这般笑。”

她托着腮不说话,人一静下来就会想太多。她脑中又蔓延出那日的场景,那些刀剑长矛夹杂着东方天际的红刺向了黎明时的行宫,满地的鲜血积流成河。

跳下马车的时候,她清晰地听到旁边女子倒吸一口气的声音,然后又无比艳羡地说道,“好气派的宫门,金碧辉煌。”

大门开启的声音悠长且久远,她就那样眯起眼睛看着门后的那一抹黄色怔了神。

身边一群齐跪行礼的声音,瑶玲被丫鬟扯了下衣袖才回过神来,她惊觉自己失态,便双手行礼跪在朝阳初升的宫门前。

楚辰在众多高呼万岁的身影中,一眼就认出了那个还在怔神的瑶玲,他嘴角泛起不自觉地笑,经年流转,原来瑶玲会以这种方式向他走来。

他看了一眼低眉顺眼的瑶玲,然后扭头对将军说了句,“辛苦幼翊将军了,改天朕请你喝酒。”看得出来,他心情很好。

瑶玲捏紧袖子,考量许久站起身来说道,“东部藜族部落备上厚礼送给吾皇。”闻言,楚辰本打算回宫的脚步硬生生停住。

场面顿时静得出奇,管事宫女正准备呵斥什么,却被幼翊的眼神给拦下。楚辰淡淡地说道,“藜族?就是那个数十年来靠朝廷救济的部落吗?”

听闻此言,其余女子都细微的侧头看她,这种不屑与嘲笑让她更加坚定自己的目的,那就是入得他的眼。

楚辰坐在金碧辉煌的大殿前方,殿里也只有他两人,瑶玲都能清晰地听到自己的呼吸声深深浅浅。

瑶玲稳定了情绪开口说道,“藜族送给陛下的大礼想必已经有人去查看,小女子初次来京,更是感受到了京都不同于外族的美。”

从楚辰这个位置看过去,瑶玲虽努力保持着低声下气,可腰背之间流露出的不卑不亢让他欣慰地笑了起来,辗转数个地方,她还保持着那份尊贵。

“你就没别的可说了吗?”他坐直身子,装作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后宫女子虽不及三千,可也个个是人间美色,偏他如毛头小子般固执的喜欢着她。

瑶玲把这句话在心里揉来揉去几遍,而后轻启唇嘴角勾起一抹笑,“若哪日还有可说的话,皇上会不会再给个如今日一般独处的机会?”

她本不会这些妖媚之术,奈何看的多了,学起来倒也自然。

楚辰大笑了两声说道,“看到你这般样子,让我想起了一位故人,一位以为永远也见不到的故人。”闻言,瑶玲低头皱眉不语。

瑶玲回到宫里安排的住处时,被风一吹才察觉到自己后背的冷汗,原来她竟如此紧张。

云安城的两位都说她像极了故人,可是那真正被藜族送来的美人被她藏起来了,虽国破家亡,她终究还是动不了杀人的手,真的是她瑶玲像极了谁吗?

“呦,藜族这次可真是大运呢,居然送来了如此美人,怪不得刚踏入宫门就让陛下刮目相看。”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女子坐在园中的石凳上冷笑着说道。

闻言,瑶玲看了一眼跪在地上犯错的小丫鬟,而后目不斜视地回房间。

那女子想必是气急了,不甘心地冲着她大喊,“这杀人不见血的皇宫里,看你这样一位步步心机的女人能活到几时?”

丫鬟顿住脚步想说什么,可是被瑶玲的眼神斥回,瑶玲一开始的目的太明确,也太迫不及待,以至于旁人都唾弃她的手段。

晚膳时分,瑶玲的丫鬟却一直没有回来。她在房里无事可做就把小珠子都穿到一起,从前她最爱这种用心可做的物件。

房间有些闷,再加上小丫鬟还没回来,她出门去询问,可是管事宫女们都不在,小丫鬟跟了她三年,所以她犹豫许久还是踏出院子独自寻迷路的小丫鬟。

已经快秋天了,可是京都的傍晚还是这么热,站在清风徐徐的湖边,她的发丝被风吹动,只听她轻声喊道,“翠云……”

“啊”瑶玲察觉到背后有人向她走来时已经为时已晚,冰凉的湖水沁满她的全身,充斥着耳鼻。

她在昏迷前仿佛看见岸上多了许多火光,那些暗色衣服里还夹杂着一抹黄色。

“你醒了?”伴随着她睁开眼的瞬间,这句话就冲进她的脑袋里,她瞪着眼睛看着身旁的人,而后意识慢慢被拉回。

她还来不及开口,身旁的楚辰攥紧她的手柔声说道,“早知道不应该由着你的性子胡来,瑶玲,朕早该在藜族部落外就让人把你带来。”

听闻此言,瑶玲皱着眉打量着楚辰,于是,她疑惑地问道,“我们以前见过吗?”楚辰揉着她的脑袋轻笑着回忆道,“见过,那时你整天黏着朕不放。”

那还是他当太子的时候,曾在北方的千阳国见过瑶玲,那时她还是个小丫头,整天黏着他。后来他回云安城后,还收到过两次来信。

他给父皇提议两国联姻,可是被父皇训斥他的儿女情长之心,所以听说瑶家皇族被敌军全部烧杀时,他才发现,经年流转,他还是念念不忘着瑶玲。

一日,他在上书房练字时,底下的奴才战战兢兢地来报,“启禀皇上,公主还是没有进食。”

听罢此言,楚辰接着写手下未完成的字,就在奴才不知所措时,他又开口,“知道了。”然后把笔丢在桌子上,大步走出去。

“你要怎么才能放过朕?”楚辰望着坐在窗边的瑶玲揉着眉头无奈着说道。

瑶玲转过头,嘴角挂起淡淡地笑说道,“既然从我瑶家亡国以后,皇上就派人打听我的行踪,那您应该也清楚,为了复国我可以不惜一切代价。”

闻言楚辰一双眸子闪闪发亮,狡黠着笑道,“那不惜一切代价之前,朕先册你为妃。”

“好,你帮我报仇,至于其它的又有何妨。”她毫不犹豫地张口答应了。

自此,她的宫门口来往者络绎不绝,她虽是无奈,但也只是但笑不语,于是后宫里便传出藜族来的那位美人城府极深。

一日,她在偏房练字,楚辰就在贵妃椅上拿着一本书假寐。除了缓缓西移的日光,还有香炉上升起的淡淡烟雾,其余的都静得像一幅画。

听到外面有吵闹声时,她放下手中的笔侧耳倾听。不一会,丫鬟在门口轻声禀报,“娘娘,玉和宫贵嫔娘娘来访。”

瑶玲不动声色地望向楚辰,后者却对她邪邪一笑,而后用眼神安抚她。

父王原来喜欢跟她说,哪日给她找一个全天下最好的驸马,然后一生一世一双人,可是在这清秋九月,她却在异国的后宫中步步为营。

看到她出来,贵嫔娘娘趾高气昂地走上前问道,“皇上呢?”言罢,又冲着里屋说道,“皇上,臣妾宫中备了您爱吃的点心。”

瑶玲站直身子,闭上眼睛,而后伸出手遮挡住阳光。她缓缓启唇道,“姐姐要不要来屋中喝杯茶?”贵嫔立在原地没有听到屋中传来动静,只好心不在焉地点点头。

瑶玲接过丫鬟端着的茶杯,微微倾身递给贵嫔,便突然听茶杯哗啦落地的声音,一同摔倒在地的还有瑶玲。

楚辰听到动静进来时,就看到这样一副场景,瑶玲手掌已沁出鲜血,她却没有顾及似的,仰头望着贵嫔一字一句问道,“娘娘就这么迫不及待要除掉我吗?”

贵嫔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瞪大了双眼身体微微发抖,她双膝跪下试图跟楚辰解释,只见他揉了揉眉,把在地上轻声抽泣的瑶玲抱起来,而后帝王沉重冰冷的声音传来,“从今日起王贵嫔禁足,没有朕的允许不准出来。”

可是贵嫔又分明从楚辰怀里看到了瑶玲勾起笑的嘴唇。

楚辰握着瑶玲被太医包扎好的手,轻声笑道,“你这嫁祸人的法子太拙劣,容易让外人诟病朕偏心。”

瑶玲就那样直视着他,那双墨黑的眸子让她隐约记起了小时候的事。

那年宫中大雪,听闻异国的太子要来千阳国,于是她的皇兄便在某一日出城门迎接,她好奇别国的太子究竟长什么样,于是便带着短剑偷偷跟着皇兄到城门口。

皇兄立在门外,正在跟异国太子寒暄。她听不清两人的对话,只能托着腮望着他们,猝不及防的,那个异国太子向她这个方向看了一眼。

那年她还小,便记住了那个眼神。后来那几日她便在宫里宫外黏着他,可是没过多久,那个太子就回南方那个国去了,期间,她还用简单的字写过两封信。

从那以后,那些记忆也随着她的长大而被渐渐遗忘,今日察觉到楚辰如此专情地望着她的眼眸,才使她恍惚记起往事种种。

“既然你明知我的目的,那便帮我如何?”她收回视线,声音从鼻腔发出,有些许沉重。

楚辰望着她不语,那神情似是无措似是不舍,过了许久他说道,“你不忍心杀掉藜族原本送来的那个女人,可你为何偏偏敢肯定我一定会帮你呢?”

瑶玲清楚地听到,他用了“我”而不是“朕”。

她想仰着头轻快地笑着回答,因为我知道你心里有我。

到这时,她才猛然反应过来,这场赌约从一开始她就输了,她低估了在楚辰心里的位置。

“派幼翊去接你,是不放心你的安危。现在无事了,只要你踏上我的国土,便不会有人再伤害你了。”他心中藏了许多事,还需要很长时间来跟她解释。

瑶玲闭上嘴巴不说话,楚辰把她抱起来半搂着她说道,“等你手上的伤好了,就去见太后一下。”他又莞尔笑道,“你要再不去,估计太后就会把朕叫来,陪你一起连续数日在她宫里用膳了。”

瑶玲轻咳了一声,用闷闷的声音说道,“其实你不用对我这么好的。”闻言楚辰把头埋进她的颈窝里,闷声说道,“嗯,朕对你最好。”

瑶玲一直养了三日的伤,期间楚辰也没来过,她心想,如此甚好,她倒也自在些。

隔日,太后召见她。

太后说,“知道内情的人清楚你是那北边的公主,而其余的旁人大概会认为你是藜族进贡的物件,皇帝却偏要给你正名,许你国母之位。”

瑶玲压抑住内心的惊讶之情,却又听太后娓娓道来,“你母后,我从前见过,也当得起国母的称号,她教养出来的女儿,也只希望不必她差。”

这是亡国以后,她第一次听到有人跟她讨论“母后”这个词,眼泪失控似的夺眶而出,她急忙用帕子擦了擦眼泪,然后跪下说道,“瑶玲感激皇上和太后娘娘的厚爱。”

太后比她想的要和蔼随和,若是她母后在,便也是这般气度与尊贵罢。

隔日一大早,天空才有了些许的透亮,她就被宫女叫醒。

楚辰坐在椅子上手里拿着一本书在看,太监在门口来回徘徊神色焦急,终于他忍不住说道,“皇上,这个时辰各位大臣都到齐了。”

听罢此言,楚辰的视线从书上移到准备匆忙吃早膳的瑶玲身上,随即他的目光变得柔和,而后起身过去拉住她的手向外走,瑶玲急忙跟上他的脚步问道,“这么一大早,是要去哪儿?”

楚辰勾起唇角对她说道,“带你去看朕的大好河山。”看得出来,他心情很好。

当瑶玲看到满殿的大臣时,硬生生停住了脚步,她用力挣脱被楚辰握着的手,奈何背后太监叫道,“皇上驾到。”

瞬间,满殿的大臣跪倒在地,那震耳欲聋的高呼万岁的声音徘徊在大殿里。

怪不得,那九五之尊如此威严;怪不得,人人都渴望那个龙椅;怪不得,父王的胡须开始变为白,原来天下人的重任只在一人肩上。

就在瑶玲怔神的功夫,楚辰带着她缓步走向大殿。察觉到她的紧张,楚辰又用力攥紧了她的手,让她安心。

如她所料,那些大臣看到她出现时,神色各异。他们打着劝谏的名头,高呼着天下苍生,最终言语却都指向她这个亡国公主不配这个后位。

楚辰一直紧紧拉着她的手不发一言,有好几次,瑶玲都侧头看向他,企图离开,可是他给的眼神分明是有他在,安心。

楚辰微微坐直身子,一开口声音便是冰冷的威严的,他说,“瑶国皇族公主,难道还不配朕给的一个后位?”亡国后我被献给皇帝,遭人冷眼时他封我为后,从此宠冠六宫。

每每想起那日的场景,瑶玲都会记得那天手掌被他握着的感觉,那是瑶家只剩她一人,漂泊许久后的归宿。

大臣们带着满腹反对之意走远了,楚辰还是一反常态地坐在龙椅上,明明外面是满地白雪,他却望的出神。

察觉到瑶玲的手掌微动,他才缓过神来对着她一字一句说道,“你想复国便认准了朕一定可以帮你,可朕偏不是那昏庸之帝,即便某天是朕亲手帮你砍下敌军之首,也不会轻易让朕的百姓生灵涂炭无家可归。”

瑶玲心中顿感震撼,楚辰却把嘴唇凑到她耳边说道,“朕还贪心的很,江山美人都想要,所以瑶玲公主,可愿嫁给倾心你许久的云安皇帝,以他的江山为聘如何?”

定不负卿,以深情余生。

许多年后,瑶玲带着小皇子遥望着北方,她指着远方告诉小皇子,“你父皇说,那个国家是母后的娘家,如果那个国家的皇帝对他的臣民不好,等你长大后就去夺了他的皇位好不好?”

闻言,小皇子扭头看了一眼望不到天际的远方,又用糯糯的声音问道,“母后,娘家是什么意思?”

瑶玲不厌其烦的给这个未来君主解释着他所能理解的家和国。

遥远的天际飘来朵朵白云,城内的上元节在星子出来的晚上,.又有哪个闺房姑娘会在心里轻念着“以深情共余生?”

红尘以里,南北国之外,祈愿天下苍生,不负君心,以深情余生。(作品名:《定不负卿,以深情余生》,作者:陆过。来自:每天读点故事APP,禁止转载)

点击右上角【关注】按钮,第一时间看更多精彩故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