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暖项目报价单(从欧洲网站获得的地暖采购指南)

吴师傅是装修群的专家级选手,从选购地暖到填缝,每一件事情都做到极致。

所以很大程度上我固执地单方面认为她是处女座。

所以看看吴师傅分享的地暖采购指南,才知道原来装个修,

还得英语好啊,因为英语好,才能去翻欧洲网站做功课。不然就只能百度了。。。

全文如下:膜拜帖~~~

因为层高和预算关系,原本是不打算装地暖的。不过经过某天下午和设备商的一番长谈,心里对地暖的草就怎么也拔不去了。加之前阵子在青岛几天,北方供暖生活和南方阴冷天气一对比,觉得无论如何都要挤出钱来装上地暖了。当然,这么认真仔细的我是不会放过民意调查这一功课的。大概问了三五位家里装有地暖的朋友熟人,一致肯定确定地告诉我:装,必须得装!

通过与两家设备商的沟通以及网上功课,大概了解到地暖锅炉有三大品牌:威能Vaillant、菲斯曼Viessmann、博世Bosch。都是德国的牌子。

地暖功课开始,希望对考虑装地暖的童鞋有帮助。先说说采购地暖系统时主要的费用构成:一是锅炉,二是采暖管,三是分集水器和温控器,四是辅料和人工。咱们一个个来说吧。

3.分集水器。如下图所示,德国进口的家用分集水器主要是最后两款,hkv2010和hkv2013,区别是后者带流量计,便于调节水量平衡,调试时候方便一些。价格2013同样路数的原材料贵出一两百块,地暖公司的报价就没那么友好了,单路按三四百报的,不过总价最后都有个不小的折扣。本着不差一百多块配好一些的原则,果断选择2013。

地暖项目报价单(从欧洲网站获得的地暖采购指南)(1)

其他的配件没有特别重要的,不再赘述,保温辅材一般用绿羽较多,不过这种本身成本不高,一般设备商也不会在这个上面做文章。最后很重要的还是讲讲地暖的安装问题。都说地暖是三分材料七分装,安装还是要好好研究。下面根据设计的步骤来说说盘管设计问题

1. 区域划分。首先是根据户型结构和采暖需求确定安装的区域,并做好区域划分。因为单根地暖管的长度要控制在60-90m,并且不同回路管长差距最好不要超过10m,不然不利于不同回路间的热均衡。所以在区域划分时既要注意不同房间单独控制的便利性,又要充分考虑管长的控制。此处科普下地暖的回路和温控区域概念:一根管子从分集水器出水到回水至分集水器为一个回路,每个需要单独控制温度的房间为一个温控区域。一个温控区域可以包含多个回路,但是同一个回路不可能做出可分开控制温度的区域。

说到区域划分,还会涉及到一个问题就是分集水器的位置。一般放在厨房,离锅炉近一些。但是还要综合考虑是否便于放置、另外是否能保证各个回路管长基本一致(因为管子是以分集水器为中心连接出去的)。所以最后我的分集水器是没有放在厨房和锅炉一起的。

2.盘管间距。以下是度娘的回答:

地暖管有两种,一种是16的管径,一种是20的管径,这两种的管间距肯定是不同的,管间距在各方面工艺也大不相同,比如一般卫生间的管间距在100-120之间。而卧室客厅之类的在200-250之间。 20的管子由于直径原因所以管间距达不到16的距离,所以各方面数据要大于16管间距20左右,以上单位均为mm。

现在市场上卖20的管子偏多,但时间进货价16的管子却比20管子贵,原因很简单,16管子承压等级。20管子承压等级S5。

地暖盘管的间距是由房间热负荷、供回水温度及温差、保温层及厚度、填充层及厚度、装饰面层及厚度等一系列的因素所决定的,设计时必须综合考虑。盘管的布置应与房间的热负荷分布相适应,外墙等热负荷大的地方,盘管应相对加密;而房间内的区域中心负荷很小,盘管间距应大一些。这样才能使室内温度均匀,减少空气对流,提高空气品质,发挥地暖效果。

可能不完全科学。据个人的功课做个简单说明:盘管间距的计算要考虑不同区域的热负荷和保温条件,如房间朝向、外墙保温材料效果、窗户是否为双层等。另外要考虑户间传热和当地的气候状况。不过一般的地暖施工都不会计算,都是根据经验来取盘管间距的。技术规范上一般要求不等距盘管,但实际施工为了方便都是等距盘管的。如果要求地暖公司做不等距盘管,怕施工不好弄巧成拙就麻烦了,所以我接受了等距盘管。个人认为杭州的天气175应该差不多了。

3.管路的盘法。还是引用度娘的资料:

地暖项目报价单(从欧洲网站获得的地暖采购指南)(2)

原则就是尽可能采用旋转式的盘法,因为这种盘法管子的转弯只有90度,其他两种都是180度,对管子的抗弯折性能是个考验,水流也没那么通畅。实际地暖公司给出的图都以旋转式和直列式为主(有时候又分别叫环形盘管和平行盘管),貌似没见过往复式。一般只有很小面积不太好用环形的,采用平行盘管。所以审核地暖方案的时候要尽可能采用环形盘管,在实际施工的时候注意监督工人按设计标准施工。

4.干铺or湿铺?湿铺就是传统的放保温材料,铺好后用黄沙、豆石铺填,然后水泥混凝土找平。干铺是用一种特殊的带凹槽的板子铺在底下走管。网上宕下来湿铺和干铺的图各一张,第一张湿铺,第二张干铺。干铺对层高影响小,但成本高,湿铺保温效果更好。一般都会推荐传统湿铺。

地暖项目报价单(从欧洲网站获得的地暖采购指南)(3)

地暖项目报价单(从欧洲网站获得的地暖采购指南)(4)

最后提醒大家还是要看安装啦。研究了这么久,看来地暖安装的时候还是现场守着比较好,就担心工人不按照图纸和要求施工,那么前期的沟通都白费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