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家园共育教育论文(幼儿园家园共育的重要性与建议)

幼儿园家园共育的重要性与建议摘要: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幼稚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稚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纲要》也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家园共育,极大程度地拓展了幼儿教育的空间范围,为孩子的成长提供更丰富的成长体验,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幼儿园家园共育教育论文?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幼儿园家园共育教育论文(幼儿园家园共育的重要性与建议)

幼儿园家园共育教育论文

幼儿园家园共育的重要性与建议

摘要: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幼稚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稚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纲要》也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家园共育,极大程度地拓展了幼儿教育的空间范围,为孩子的成长提供更丰富的成长体验。

那么,如何正确引导家长建立家园共育理念,丰富家园共育的途径和实施办法,建立家园共育的长效机制,是幼儿园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幼儿园;家园共育;重要性;建议

前言:随着教育的发展,家庭和幼儿园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幼儿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幼儿教师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得到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幼儿园与家庭是幼儿生活的两大主要环境,这二者对幼儿的成长都产生着极大的影响。

论文,课题,工作总结,述职报告,期刊写作及发表指导x13624058015企鹅:324678762

一、家园共育的作用

(一)促进了教育质量提高

在通常情况下,教育行为的实施往往被限定在“幼儿园”或“家庭”的特定空间中,这种教育行为从本质上往往与现实的社会生活往往存在一定的距离。而通过家园共育活动的开展,具有各种社会背景、拥有各种社会资源的家长,无疑可以为教育活动提供丰富的活动方式和教育方案。

(二)丰富了幼儿的成长体验

无论幼儿园的教育方法多么先进、家庭的教育方案多么丰富,对于孩子而言,他们独自提供的成长体验毕竟都是有限的。

因此,有效地发掘家长群体中所具有的潜在的教育资源,通过家园共育,用科学的实施方法加以组织,提供给其他孩子。这样,帮助孩子们拓宽了视野,大大地丰富儿童成长体验。

论文,课题,工作总结,述职报告,期刊写作及发表指导x13624058015企鹅:324678762

(三)搭建了家长互动平台

目前,在家长极端重视子女教育、“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现实情况下,却常常存在着缺乏针对性的、盲目的、甚至是错误的教育方式。

因此,通过家园共育活动的开展,能够为家长们构建一个关于如何正确养育孩子的交流平台,帮助部分家长放弃不合适甚至是错误的教育方式,进而在专业人士的有效指导下,对孩子采取较为科学的教育方式,施加良性的教育影响,避免给孩子的成长造成不必要的冲突和困扰。

二、有效实现农村幼儿园家园共育的对策

(一)主动取得家长的信任,加深理解,互相尊重。

如果在对幼儿进行教育时,家长只对孩子在家的表现给予关心,却对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不管不理;而教师也对孩子在家里的行为不闻不问,只做好孩子在幼儿园的工作的话,家园合作就会成为纸上谈兵。心理学原理表明,家长合作的态度取决于家园合作是否满足孩子发展的需要,是否与他们的教育目标相一致。当幼儿园教育满足了家长和孩子的合理需求,家园合作的愿望和积极性就会提高。

论文,课题,工作总结,述职报告,期刊写作及发表指导x13624058015企鹅:324678762

我认为在工作中,尽量主动接近家长,询问家长幼儿在家里的表现,另外,也要时刻要求自己做个有心人,善于用心观察孩子的一举一动,主动向家长反馈孩子的情况,取得家长的积极支持,家长才会化被动为主动,配合教师的工作,使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保持同步一致,从而达到家园合作的目的,使幼儿获得更好的教育、得到更好的发展。其实,每天的来园接待对老师而言就是一个取得家长信任的行为,加深对彼此的理解,又是一个互相尊重的好机会,教师可以每天站在教室门口,微笑着主动和家长、幼儿打招呼,问问孩子早饭吃了没有,评价一下今天幼儿的衣服很漂亮或者向家长反馈一下幼儿的在园表现等,对于刚入园的新生的哭闹现象要适时的予以安慰、安抚,如果家长看到你如此地对待自己的孩子,无形之中更增添了对教师的信任与尊重,家长把自己的孩子交给这样的教师,他们会觉得很放心,因为行动最能说明事实。

孩子对每个家庭来说都是百分之百,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和爱也是百分之百,家长希望教师能够和自己的想法一样。但事实上,一个儿童对所在的班级来说只是百分之一,教师必须把百分之百的期望和爱分给每个幼儿,这就要求家长和教师都要能够换位思考,彼此多一份理解和尊重。作为家长一般都比较尊重教师,但对教师的信任就会因人因事而有所不同。教师想要赢得家长的信任,获得家长的认可,就应该尊重家长,友好地对待家长,把家长当作自己重要的合作伙伴,遇到事情时及时与家长交流。

论文,课题,工作总结,述职报告,期刊写作及发表指导x13624058015企鹅:324678762

家园双方都是孩子教育的主体,大家应用平等友好的态度进行对话,沟通协商,共同解决教育上的困惑和难题,教师切忌以教育专家自居,以为自己比家长懂得更多教育知识而自傲自大。事实上,家长是幼儿最早、最亲密的照顾者和教育者,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的监护人,他们有权知道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孩子在园的学习、生活状况,应为家长了解孩子提供便利。家长也应该了解:教师是人,不是神,不可能做到对家庭、社会、事业的面面俱到,要对老师多一份宽容与理解。

(二)办好家长学校,切实提高家长素质。

伽达默尔说:“宽容并非弱者的表现,而是强者的表现,宽容是所有道德中最为罕见的德性”。如果教师工作做得好,态度认真而友好,相信家长会更加敬重和信任教师,更加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师的工作,有助于形成相互理解与支持的关系,使家园合作朝着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从而共同促进儿童的健康、和谐发展。

论文,课题,工作总结,述职报告,期刊写作及发表指导x13624058015企鹅:324678762

学校应充分发挥自己的资源优势,将提高家长素质当成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切忌只重形式不重内容,学校要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制定出提高农村家长素质的长远规划和具体实施方案。要根据家长的实际需要制定培训计划,确定培训内容。定期组织家长来校学习,提高家长素质和教育素养。家长学校的授课形式应灵活多样,可以采用课堂教学、专题讲座、家庭教育论坛等形式。家庭教育论坛内容既包括知识讲座也包括家长发言、提问,使家长、教师形式互动,在互动中交流经验,提高认识。在实际工作中要将提高家长素质和提高家长实施家庭教育能力紧密结合起来,侧重培养家长掌握现代家庭教育理念,家庭教育知识和家庭教育方法,最终实现提高农村家庭教育质量的目的。

(三)注重内容,保证实效。

家园间的合作通常因为花样繁多的活动和各种不同的形式而使家园合作在不知不觉中流于形式化、表面化,而要使家园合作落到实处,产生实效,教师在组织开展家长工作时,就不能看重表面的繁华与热闹,要能真正地通过这些活动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论文,课题,工作总结,述职报告,期刊写作及发表指导x13624058015企鹅:324678762

例如,幼儿园开设的家长园地命名为“家园互动”,给家长朋友们提供新的教育知识,教育理念,让他们获得更多地如何教育孩子的信息,“家园互动”成为了家长与教师之间相互探讨教育问题的平台,促进家长与教师之间更深的沟通与了解,获得相互的理解和支持,让教师能更好地改近自己的工作。在开展家长工作时,做到尽量为家长着想,站在家长的角度急家长所急、想家长所想,组织家园合作活动时,考虑到家长的时间、精力、能力,不为难家长,提出一些过高或无理的要求,在开展工作时,注重内容,由教育内容决定活动的形式,而不是一味追求种类多样的形式,只要是能更好地促进家园合作的活动,就开展、坚持,确保家园合作的成效。

(四)幼儿园、家庭共同努力。

教育工作者要关爱每一个学生,爱一个学生就培养一个学生,讨厌一个学生意味着将要毁坏一个学生。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学生得不到家长的关怀,也得不到教师的慈爱和同学的友谊。他们就会到社会上去寻求“爱”。寻找感情寄托。所以我们要用真情的关爱去填补空缺。他们通过观察﹑体验,从内心深处感受到师爱,达到“亲其师”而“信其道”。

论文,课题,工作总结,述职报告,期刊写作及发表指导x13624058015企鹅:324678762

定时或不定时地进行家访。与家长沟通,通过家访可以了解学生在家学习﹑生活情况,也让家长了解子女在校学习和生活情况。然后进行协调制定教育方法和计划,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同时邀请家长多到学校关心子女学习情况,增强孩子的信心。对长期在外打工的父母,应建立家长联系卡,这样才可以实现共同管理目标。家访是教师与祖辈家长沟通的最直接、最有效的形式。在面对面的促膝交流中,能让祖辈家长明确地感受到教师的情感、教师的思想、教师的态度与方法,能消除平时存在于教师和祖辈家长之间的距离感,使祖辈家长放下包袱,坦诚相交。因此,对于一些文化素养较低、缺乏自信及具有特殊困难的祖辈家长,我们采用不定期家访的形式进行个别指导,为祖辈家长解决困难提供帮助。在运用这一方式时我们教师既要注意把握谈吐的谦逊、态度的诚恳,又要具有指导性。

结束语:为了家园教育目标的一致性,保证家园教育内容的衔接与互补,促进家园教育方法的协调性,注重家园互动,实现家园共育,是获得良好教育效果的基本途径。

由于各家长的观念,素质不同,对孩子的教育也就各不相同,甚至有时会出现有悖于幼儿发展规律,与教师截然不同的教育观念及方法,要使家长与教师、幼儿园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家园互动就显得极为重要。

论文,课题,工作总结,述职报告,期刊写作及发表指导x13624058015企鹅:324678762

参考文献:[1]任苹. “互联网 ”背景下幼儿家园共育问题的解决对策[J]. 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2,(07):152-154.

[2]林碧娥. 家园共育 携手同行——幼儿园幼小衔接的现状[J]. 家长,2022,(18):171-173.

[3]陈媛媛,子华明. 男性家长参与家园共育的现状及策略研究[J]. 教育观察,2022,11(18):85-88.

[4]唐莎. 家园共育背景下幼儿园家长课程内容优化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22.

[5]高小敏. “民转公”幼儿园家园共育困境及对策的个案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22.

[6]刘瑛. 浅析幼儿园实施家园共育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方法[J]. 考试周刊,2022,(19):163-166.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