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太炎杜月笙结局(章太炎为杜月笙改名)

杜月笙是20世纪上海滩极富传奇性的人物,有“三百年帮会第一人”“上海皇帝”之称。人们总结上海滩黑社会的三大亨,有“黄金荣贪财,张啸林善打,杜月笙会做人”的说法。可见,杜月笙确实比黄金荣、张啸林等人高明。

杜月笙早年是个小混混,没读过书。但是,当成为上海滩的黑老大之后,他却极力“转型”,向文化靠拢,努力实现流氓“有文化”。他要求自己的党徒不能再穿流氓传统的短打装扮,而要一年四季衣冠整洁。讲话也不能说粗口,一定要给人以斯文、儒雅的印象。此外,杜月笙自己还利用各种手段,找各种机会接近文化人。在与文人交往之际,他也总是卑辞厚礼,恭恭敬敬。

章太炎杜月笙结局(章太炎为杜月笙改名)(1)

杜月笙上海华格臬路宅门的楹联是:“友天下士,读古人书。”民国总统黎元洪被迫退位后,流落于上海,失势之人,处处体会到的是世态炎凉。可是,杜月笙却很仗义,热情款待黎元洪,大有古人侠义之凤。感于杜月笙的义气,黎元洪的秘书饶汉祥特撰一副对联赠予杜月笙:“春申门下三千客,小杜城南五尺天。”上联写战国时的春申君,仗义疏财,门下有三千食客;下联写唐朝京城长安南郊的杜曲之地,豪门贵族会聚于此,大有去天尺五的显赫气势。这副对联用典故暗喻杜月笙重义气,爱朋友,杜公馆因此贵客盈门。杜月笙非常高兴,将此对联制成黑底金字,赫然挂在客厅两楹之上。杜月笙也因此被人吹捧为“当代春申君”。

章太炎杜月笙结局(章太炎为杜月笙改名)(2)

章太炎是著名的国学大师,在文学、历史、哲学、语言学等诸多方面卓有成就。晚年居住苏州讲学,本来也不想结识杜月笙。可是,章太炎的侄儿在上海租界与人发生房屋纠纷,“摆不平”了,就请章太炎帮忙。于是,只好放下架子,亲笔给杜月笙写一封信,请求帮忙。杜月笙见信后,不仅竭尽全力为章太炎的侄儿“摆平”了房产纠纷,而且还专程去苏州拜访章太炎,向其汇报调解纠纷的经过与结果。杜月笙如此热忱,实出章太炎预料。更绝的是,临别之际,杜月笙悄悄将早就准备好的一张两千银元的支票压在茶杯底下,算是对章太炎的馈赠。

章太炎杜月笙结局(章太炎为杜月笙改名)(3)

杜月笙的苦心没有白费,章太炎认为杜月笙讲义气,重礼节,能礼贤下士,有古豪侠之风,自此以后,二人开始“订交”。杜月笙每月都派人给章太炎送钱,接济章太炎的生活。章太炎对杜月笙自然也另眼相看。杜月笙本名“杜月生”,不够文雅,章太炎引经据典,为其改名为“杜镛”,号“月笙”,并亲笔为其修订家谱,让出身卑微、父母双亡的杜月笙一变而为帝王之系、名人之后。

章太炎杜月笙结局(章太炎为杜月笙改名)(4)

凭着对文化人的苦心尊重,杜月笙笼络了一大批文化名流,如杨度、章士钊、杨云史等。长期与文人打交道,杜月笙也开始用心学习历史和古人的处世之道,还勤奋练习书法,虽说没有太大的成就,但“杜镛”二字却也写得十分潇洒。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