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师大(咱们的湟师大六)

湟中师范恢复办学后的前五年时间里,学生们占着一幢三层教学楼、一幢三层宿舍楼,都是外皮上镶嵌着水涮石的混凝土砌砖建筑物,是除了县革委会的办公大楼外,全县最有档次的硬件设施,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冬日的师大?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冬日的师大(咱们的湟师大六)

冬日的师大

湟中师范恢复办学后的前五年时间里,学生们占着一幢三层教学楼、一幢三层宿舍楼,都是外皮上镶嵌着水涮石的混凝土砌砖建筑物,是除了县革委会的办公大楼外,全县最有档次的硬件设施。

校园里占地面积最大的单体建筑,是进入校门后上坡直对着的大礼堂,在轰轰烈烈的岁月,里面演绎了一场又一场奇迹,一些臭老九变成了牛鬼蛇神,被操办的死去活来,粉碎四人帮后,大礼堂失去了曾经的庄严,作为李占宏主任的后勤仓库和课桌凳修理中心,它跌落神坛后的宁静,象征着校园和人心的太平。

县一中学生的教室和住校生宿舍都是马脊梁平房,但所有教职工的办公室,在师范生教学楼对面的一幢两层楼里,师范生的课间操或全校性会议,就在两幢楼中间的场地上进行,一中学生在各自的教室前做广播操。

学生宿舍每两间隔成一个宿舍,每个宿舍安排20人左右,一个班三个宿舍,两个男生宿舍,一个女生宿舍,每个班女生没有超过15人的,宿舍里的活动空间比男生宿舍里宽敞。

我们班的男生第一学年住在宿舍楼前面的马脊梁平房里,两间宿舍紧挨着,隔壁是一中女住校生的宿舍,大男生就挂茬隔壁的女生,她们最羡慕师范生的伙食,伙房里的几口大锅,直径和深度超过塔尔寺僧人曾经煮饭、现在当参观景物的两口大铁锅,饭食质量和营养远胜中学生食堂,我们的大男生把带肉的饭菜分一半,折到女生放在窗台上的饭盒里,周末便悄悄钻进她们的宿舍,与没回家的女生交心交肺。

一方正在苦读迎接高考,之后还要远赴他乡读二至六年的书(中专二年、专科三年、本科四年、本硕连读六年);一方即将下基层教书育人,迎接他们的,是尚未解决温饱、但渴求知识的鼻拉娃娃。

在希望的田野上,谁都清楚眼前的谈情说爱,即便是干柴遇烈火,其实像没有生命力的洗衣粉虚泡,都在拿暂时的无聊相互开心,事实也告诉大家,在爱情的长跑路上,没有一个师范生和县一中学生修成正果。

78级、79级师范生于1981年7月毕业后,我们搬到了后面的楼房里,一个宿舍在二楼,一个宿舍在三楼,宿舍楼每一层走廊中间位置,立着一座用两公分的粗钢筋焊成的铁栅栏,把男女生牢牢地隔离在两边,彻底把大男生的妄想心打断,但在皓洁的月光下,女生一出门就能瞥见男生往护栏外放抛物线的壮观景象,楼下地面上的水花飞溅声如同暴风雨,夜幕下胆大雄性老牦牛般的嚎叫声也震惊宿舍区。

宿舍里,铁架子高低床,冬季取暖用铁皮煤炉,铁皮烟筒通往后墙的排烟空,宿舍楼里既无厕所也无上下水,洗脸水用盆子端,水房、开水房在三排平房宿舍前的山坡前,学生食堂也在那里,吃饭的时候,男生们就地站在、蹲在食堂前的场地上用餐,女生们把饭菜盆、馒头篓端回宿舍。

住校生的难畅事是上厕所,男女两座旱厕分别建在宿舍楼两侧,解手必须下楼拐弯,人多地方窄卡,男生厕所门口时常排着长队,情急之下有的人不守规矩,远离便池对着墙皮乱撒,更有不规矩的人把大便拉在通道里,白天还算人模狗样,夜里不敢进入蹲坑眼的厕所,能够走进外围的墙圈排泄就是规矩人。

冬天倒煤灰也乱,白天还能做到下楼从蹲眼倒入大便坑,晚上不论倒灰还是撒尿,一概抛出护栏从天而降,洗漱水、剩饭剩菜不分昼夜天女散花,管护教师抬高嗓门、拉长调门斥责无济于事。

脏乱差曾经是县一中、师范生生活区的一大诟病,直到我们毕业后,才在楼东头的每一层加建了厕所、通上了自来水,楼前的场地才算干净了下来,学生们也敢下楼在哪里玩耍和活动了。

总以为只有猪狗才会随地大小便,没想到几百号未来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将机关枪架在护栏上划抛物线,还对着月亮调戏嫦娥,有的人即下楼便进厕所,也不会安静地对着小便池,对着墙面朝上射击,有的竟然射出了半墙上的小窗户,既要听出强烈的冲刺声,还要比出新高度,就像暴风雨砸在水泥地上。

我们就读的两年时间里,宿舍楼前的场地垃圾成堆,脏水横流,污浊不堪,十几米宽几十米长的场地,成了整幢楼房里废弃物排泄物的集散地,冬是冰滩夏泥沼,老鼠苍蝇臭气飘,要不是我们班男生和县一中住校生居住的那一排平房阻挡,还会往前延伸。

好在学习区和生活区分设,进了老校门,校门内中轴线道路的左侧是教学区和教师住宅区,右侧与道路外数米平行的一排两段平房(圈成两个小长院),是教工宿舍,过了两个小长院中间的通道,就是臭名远扬的住校生生活区,闲杂人等绝对不来这一区域转悠。

湟中师范在1980年之前录取的三批学生,分别于1981、1982年毕业,1981年招收的三个班150名初中中专生,于1984年毕业,将近600名科班毕业生,加上在职教师培训、民办教师招录后经二年的中专学历教育、其他师范院校毕业分配等多渠道补充,基本奠定了湟中师资队伍基础,成为骨干力量,成就了湟中教育事业的辉煌。

再之后招收的中专生,既有体音美班,又有新招录人员学历教育或上岗前的培训班,陆续补充到由一大批民办教师、代课教师支撑的最基层尤其是山区学校教学岗位,加上九十年代末民办教师陆续转正,到新千年时已彻底缓解紧缺状况。

其后,中等师范学校规模逐步缩小,招生数量锐减,海东地区8个县级师范只保留了湟中、乐都两所,面向8县招生,毕业生自哪儿来回哪儿去。

1999年,湟中师范完成了其时代使命,机构建制撤销,基础设施并入县一中,教师分流至全县学校。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