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与重金属转运相关的基因(科学家在土壤动物肠道中砷转化微生物及其代谢方面获进展)

砷是一种广泛分布且毒性较强的环境污染物,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砷制剂通过工业排放、畜牧养殖及农业生产等途径进入农田土壤系统,不仅对土壤作物生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甚至通过食物链对人和动物的健康构成威胁。蚯蚓是土壤生态系统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储存库,经常被用做评价土壤健康水平和质量的生物标志物,在有机物降解、营养元素的循环和金属元素的生物有效性方面起重要作用,研究表明土壤动物肠道微生物能协助宿主执行这些生态学功能。而进入土壤中的砷污染物会对土壤生物体产生毒性,以前的研究多集中于砷污染物对蚯蚓的毒理效应、砷在蚯蚓体内的生物富集及形态。同时厌氧环境下微生物介导的砷转化过程对砷的形态、迁移转化、毒性等也具有重要影响。然而,关于土壤动物肠道内砷污染物对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以及肠道中砷代谢相关基因与砷形态相关性研究较少。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城市与健康重点实验室研究员朱永官团队在土壤动物厌氧肠道中砷转化微生物及代谢方面取得进展。研究成果以Effects of Arsenic on Gut Microbiota and Its Biotransformation Genes in Earthworm Metaphire sieboldi为题发表在学术刊物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上。该研究基于16S rRNA高通量测序与高通量定量PCR等技术研究了不同浓度砷处理28天后典型土壤动物(蚯蚓)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砷形态及砷代谢相关基因。研究发现土壤中砷污染显著抑制蚯蚓的生长和存活率,且蚯蚓体内砷浓度随土壤砷浓度增加而增加。肠道微生物群落与周围土壤环境微生物存在显著差异;外源砷污染显著降低蚯蚓肠道微生物的多样性组成;此外土壤中五价砷占主导而三价砷是蚯蚓肠道中砷的主要形态,这与高通量定量PCR测得的砷氧化还原和解毒外排的基因在所有基因中占主导而砷甲基化/去甲基化相关基因含量很低一致。总之,土壤中砷污染不仅对长期居住于土壤的蚯蚓产生毒害效应,还影响其肠道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和结构,同时蚯蚓肠道也是一个微生物介导下砷形态转化代谢的重要储存库。该研究成果为土壤动物肠道微生物作为新的评价土壤健康质量的生物标志物的可能性提供了一些参考,也有助于提升人们对土壤动物肠道微生物介导下的砷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认知。

该研究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的支持。

微生物与重金属转运相关的基因(科学家在土壤动物肠道中砷转化微生物及其代谢方面获进展)(1)

砷引起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发生改变及土壤和肠道内的砷代谢相关基因

中国生物技术网诚邀生物领域科学家在我们的平台上,发表和介绍国内外原创的科研成果。

注:国内为原创研究成果或评论、综述,国际为在线发表一个月内的最新成果或综述,字数500字以上,并请提供至少一张图片。投稿者,请将文章发送至weixin@im.ac.cn

本公众号由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信息中心承办

中国生物技术网

回复关键词热点”可阅读热点专题文章,包括“施一公”、“肠道菌群”、“肿瘤”、“免疫”和“健康”

近期热文

直接点击文字即可浏览!

1、补牙或将成为历史?

2、科学你慢慢学,中医我先治病去了

3、科学告诉你应该多久洗一次澡

4、新证据:喝咖啡能延长寿命!

5、据说,这是生物医学硕士博士生的真实的生活写照

6、一顿早餐到底有多重要?

7、情商也是把双刃剑!高情商或让你更脆弱

8、施一公: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是鼓励科学家创业!

9、“科学禁食法”真能降低重大疾病风险

10、睡眠科学家揭示出8种睡好觉的秘诀

11、有志者事竟成!2型糖尿病成功被逆转

12、每周两半小时,任何形式的锻炼都可以使你更长寿

13、喝醉以后,你以为睡一觉就没事儿了?!

14、仰卧起坐等或将成为延寿运动?

15、冥想、瑜伽、太极等不仅能够改善身心健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