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传曹琴默死在哪一集(曹贵人结局之必然性)

作者:咖啡里的云

声明:原创文章,禁止转载,抄袭必究!

甄嬛传曹琴默死在哪一集(曹贵人结局之必然性)(1)

相关阅读:

《甄嬛传》曹琴默∣后宫第一“军师”,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甄嬛传》曹琴默∣曹贵人太难了,容我为她掬一把伤心泪

01

年羹尧倒台,曹琴默见华妃大厦将倾,必须给自己找寻出路,她选择了跟甄嬛合作。

表面上看,曹琴默是投靠了甄嬛。

其实不然,因为曹琴默和甄嬛两人都心知肚明,扳倒了华妃以后,甄嬛根本就不需要曹琴默了。

这个投靠只是暂时的,并非投靠华妃那种长期关系。

与其说投靠,不如说合作更为恰当。

但是曹琴默非得咬si华妃不可。

华妃罪太多了,仅仅是害si淳儿和卖官鬻爵这两件事,即使曹琴默不出首,早晚也会被皇帝查出来。

既然如此,那为什么曹琴默还非得亲自出来咬si华妃?

现在华妃就是被推上白门楼的吕布,做张辽还是做高顺,曹琴默你自己选吧。

人人都知道曹琴默是华妃的死党,做高顺就是马上死,做张辽嘛还有得一搏。

所以曹琴默只能选做张辽,并且只能做污点证人。

甄嬛传曹琴默死在哪一集(曹贵人结局之必然性)(2)

02

曹琴默一生算无遗策,唯独栽了这么一次,就这么一次就要了她的命。

她前面倒霉,可以怪命不好,但是最后这一下,是她自己作死。

我总结曹琴默的下场主要是八个字:角色错位、忘记初心。

当然,我之前说过操之过急也是一点,但它也只是忘记初心的表象之一。

比如现代很多公司在做大做强之后,老板都要反复强调“不忘初心”。

意思就是千万不要日子刚过好一点点,就忘记了当初自己是干嘛来了,忘记了自己当初是靠着什么才能一步步走到今天的。

即要时时刻刻记得自己的优势,记得自己的劣势,记得成功路上的每一分经验教训。

而曹琴默就是栽在了“忘记初心”上。

她能当上嫔靠什么,她自己是明明白白,绝不是靠运气。

但是就是因为她靠着揭发华妃当上了嫔,她就被胜利冲昏了头,开始违背自己的一贯思路了。

这就像一个公司刚刚取得一点儿成绩,就把自己当初发愿创业时的理念丢到九霄云外去了。

再特别强调一点,曹琴默出首华妃,绝不是受了甄嬛的摆布,她本来就想做这件事,因为不做就是肯定死,甄嬛只是轻轻推了她一把,更坚定了她揭发华妃的决心。

所以,我把曹琴默跟甄嬛定义成合作,而不是投靠。

甄嬛传曹琴默死在哪一集(曹贵人结局之必然性)(3)

03

来看看曹琴默是如何一步步忘记初心的,她的初心都有什么。

第一条,背叛旧主要不得。

第二条,会咬人的狗不叫。

曹琴默本来是很明白这个道理的,而且她自知美貌和家世都不足以获得皇帝的宠爱,为了在后宫的莺莺燕燕中站住脚,她必须保持低调。

最妙的法子是让皇帝根本注意不到她,这样别人才不会来害她,然后她所有的计谋,都通过她依靠的那个嫔妃来施展。

在皇帝面前,她应该保持低调低调再低调,越没有特色越好,哪个男人喜欢自己的女人貌若无盐心如比干呢?

所以曹贵人前期一直都是闷葫芦,虽然在挑拨甄嬛和皇帝时略施手腕,在温宜生辰宴上当了把主持人,但这种女人间的小打小闹,皇帝根本不会在意。

唯独这最后一次,建议皇帝sha掉华妃,这可不仅仅是妃嫔争宠了,这话落在谁耳朵里,谁都会觉得曹琴默太狠毒了。

所以当时连皇后都被震惊到了。

虽然皇后也很想赶紧把华妃斩草除根,但连她都没想到曹琴默会是第一个喊sha的人。

想华妃赶紧si的人太多了,皇后甄嬛沈眉庄端妃敬妃再加上个刚进宫就与华妃结下仇的祺嫔,大家都等着看谁第一个开口。

曹琴默你是其中最聪明的一个人啊,怎么脑子突然进水了?

当然有甄嬛怂恿的缘故,甄嬛想用火中取栗之法,让曹琴默这只猫从火堆里掏出华妃这颗栗子,然后顺理成章地烧掉曹琴默这只猫的毛。

曹琴默这么聪明的一个人,怎么就受了甄嬛的蛊惑呢?

怎么就以为皇帝给她这么个封号就是想让她彻底搞si华妃呢?

主要是因为她自己害怕了,她怕华妃一旦翻身,第一个先对付的是她这个叛徒,所以她就突然昏了头了。

其实有什么好怕的呢?

这宫里,谁跟谁不是你死我活的关系?但谁又能轻易地搞si谁了?

这个就是曹琴默的操之过急,太急着斩草除根,反而葬送了自己。

虽然曹琴默在皇帝面前已经尽量保持低调了,但皇帝又不是不知道华妃的性子,那些谋略一看就不是华妃自己能想出来的。

所以皇帝其实早就知道曹琴默是华妃的军师,哎,是金子要发光你藏也藏不住啊。

但是在曹琴默只是揭发华妃,还没有说要sha了华妃之前,皇帝还是对她睁一眼闭一眼的,只说她背叛旧主,没提她为虎作伥。

听听皇帝和太后这两句对答,哪有把曹琴默当个嫔妃看啊,哪有当个女人看啊,这分明是对待臣子的态度嘛。

太后:

皇帝嘉赏曹贵人这件事做得好。

皇帝:

儿子不是不知道曹贵人背叛旧主,只是这时候,需要她去做这件事。

哀哉曹琴默,角色错位啊。

甄嬛传曹琴默死在哪一集(曹贵人结局之必然性)(4)

若是曹琴默当上襄嫔见好就收,对华妃保留一丝恻隐之心,或者是脑子没有突然被水淹,她还能多活一阵。

可她偏偏要去建议皇帝sha华妃,皇帝一听,艾玛,你这么狠,那想必华妃做的那些狠毒的事都是你的主意了。

看,曹琴默明知道不叫的狗才是好狗,她错就错在在皇帝面前叫得太多了。

初心第三条:华妃是个怎样的人。

按说曹琴默太了解华妃了,华妃根本沉不住气,她被甄嬛害成这样怎能甘心?

华妃自己就必然要搞点幺蛾子啊!

而没了曹琴默的华妃,就像断了翅膀的鹰,只会一味莽撞而没有方向,早晚自寻死路。

剧情时间线里显示,曹琴默向皇帝建议sha华妃,是在华妃给甄嬛放火之前。

所以说,曹琴默你急什么啊,就算大家都憋着不肯对皇帝说搞si华妃,华妃早晚也会自己搞si自己的。

初心第四条:皇帝是个怎样的人。

忘记这条比忘记上一条更离谱。

雍正皇帝的为人恐怕天下皆知吧,囚禁兄弟,大sha功臣,他的疑忌心重和刻薄寡恩还用猜么?

曹琴默可不仅仅了解皇帝的性格,还会主动利用皇帝的性格。

她知道皇帝疑忌心重,所以她才会用十七爷挑拨甄嬛与皇帝的感情。

她更知道皇帝刻薄寡恩,一定会兔死狗烹,所以她才故意给年羹尧出馊主意。

越是疑忌心重的人越爱猜疑别人,越是刻薄寡恩的人越怕别人忘恩负义。

曹琴默怎么可能不懂这个道理?

她以前肯定懂,她又是突然间就脑子被水淹了。

甄嬛传曹琴默死在哪一集(曹贵人结局之必然性)(5)

初心第五条:不求高位,只求温宜平安

因为曹琴默最初的目标很明确,她很清楚自己就是一个军师,能依附一个主公生个孩子就该知足了。

但是当曹琴默发现公主会被送去和亲之后就开始慌了,就琢磨着怎么才能给温宜挣个好前程。

这份当娘的苦心确实令人感佩,但是她对这个问题实在有点认识不清。

公主和不和亲这基本是个碰运气的事儿,不是说娘的身份越高,公主和亲的可能性就越小,万一求取公主的是个特别强大的国家呢?

娘的地位低了人家还不要呢。

再说雍正有几个公主啊?

你地位再高,只有你能去,你不去谁去?

何况也未必在公主出嫁前这十来年就正好碰上和亲了。

所以,为了和亲挣前程大可不必,要说是为了公主能嫁个好额驸挣前程倒也罢了。

但是挣个好前程的前提是得先保住自己的命啊,稳步上升才行,曹琴默只想着一步登天了,全然忘了自己根本就不是当嫔妃的材料。

华妃一倒,甄嬛不需要曹琴默,皇后又指望不上,曹贵人还想升?

一个军师,没有主公带着,能往哪里升?

甄嬛传曹琴默死在哪一集(曹贵人结局之必然性)(6)

初心第六条:成为对别人有用的人。

曹琴默当了个嫔就不知道自己是谁了。

妃,贵妃,我要一步一步爬上去。

贵妃上头还有谁?只有皇后了呀。

除非你依傍的人是皇后,否则你怎么可能当上贵妃?这脑子真是被水淹了。

曹琴默这话,第一句倒是没错,但我得帮你再加一句,皇后也不可靠。

华妃不可靠是不可靠在她本身能力有限又被年羹尧拖累,成不了大器。

甄嬛不可靠是不可靠在甄嬛根本不需要你。

皇后不可靠是不可靠在皇后根本不敢用你。

问题是你曹琴默就是一军师,你根本就没资格谈什么“利尽而散”,人家没了军师还是主公,你没了主公就什么也不是,你往哪里散?

你唯一的选择就是“利聚而来”,努力让自己成为对别人有用的人。

这话曹琴默自己也说过,结果她连这个初心也忘了。

而且,甄嬛若真要阻你封妃之路,就凭你自己,你怎么个不手软法?

曹贵人就是这么自寻si路的,各位老板,莫忘初心啊。

甄嬛传曹琴默死在哪一集(曹贵人结局之必然性)(7)

04

那这么分析下来,曹贵人唯一的选择就是在扳倒华妃后直接去投奔皇后,然后我们就可以看到甄嬛大战曹贵人这初好戏。

问题是这个决定权不在曹贵人手里,在皇后手里,皇后这个大草包不可能给我们演这出好戏看啊。

如果皇后能演,她也就不是草包了,这出戏的结局就会是皇后大胜,稳坐太后之位,曹贵人封贵妃了。

还有一条路,就是曹贵人在扳倒华妃之后重返低调,那又走回欣贵人的老路去了,一辈子坐死个嫔位吧,除非等着大封六宫。

甄嬛是不可能用她的,不需要她,也信不过她。

皇后还是一样会被甄嬛斗倒。

这出戏有没有曹贵人,结局都不会改变。

在曹琴默的人生中,所谓友谊,所谓爱情都是奢侈品,唯有不断的想办法上位,才能在风刀霜剑中生存。

所以她谦卑隐忍,但也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但她的死亡是必然的,上位者容不下这样精明又狠毒的人。

在后宫中,有心计,甚至狠毒,也许还不足以让一个人si。

否则,残害皇嗣的皇后,干预朝政的甄嬛,早就不知道si多少回了。

所以,无论是皇上还是太后,这两个宫中最有权力和心机的两个人同时都不想让她活了。

而其实对于甄嬛的厉害和心机,皇帝也知道,但听听他是如何看待的。

皇帝曾对太后说:

同样是聪慧,莞嫔就比襄嫔好多了。

这说明甄嬛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该现、什么不该现。

这也是性格驱使,因为甄嬛比曹琴默少了几分算计和刻薄。

曹琴默的智商不能用高来形容了,已经是锋利的境界了,锋利到让人忌惮。

相比甄嬛的乖觉,曹琴默不免过于实用主义。

一条路只要能打得通,自己就能去变着法子钻营,源于曹琴默道德感低,不择手段。

否则怎么对她的评价更多是“狡猾”,而不是“明慧”呢?

再退一万步来说,就算皇上和太后放过曹贵人,来日的甄嬛也决计不会放过她。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高于岸,流必湍之。

曹琴默,过于八名玲珑就是聪明过了头,等于把整个boss团队集体当傻子。

不求做到绝对的忠诚,但是两面三刀的人注定只能成为被利用的刀刃,最终逃不过出局的命运。

所以,做人切记,要懂得隐藏光芒,建立人脉资源,无论是在抵达成功的路上,还是已经获得成功,都要明白——

耍心机、斗狠只能赢一时;而只有盟友、自我防卫的能力以及开拓的勇气才能让你笑到最后。

就像崔槿汐那句话:

放不下荣华富贵的人,成不了大气候。

好一个曹琴默,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甄嬛传曹琴默死在哪一集(曹贵人结局之必然性)(8)

05

说一点题外话,很多人留言总是拿TVB《金枝欲孽》和《甄嬛传》比,说后者都是抄袭前者啦,说和前者一比,后者就是垃圾云云......

我从来没有说《甄嬛传》是个完美的作品,也从来不否认《金枝欲孽》的优秀,我自己也写过很多关于《金枝》的文章。

不完美的作品就不值得分析吗?

再说我真心觉得比《甄嬛传》更值得分析人性的作品并-不-多。

正如皇后所说:有些人选择先甜后苦,有些人选择先苦后甜。

我说:有些人选择从正面看事情,有些人选择从反面看事情。

就说《甄嬛传》值不值做范本分析人性、商战这个事情吧,就好比走在大街上看见一个卖煎饼的,从反面看的人就会嗤之以鼻:

卖什么煎饼啊,卖羊肉串挣钱多了。

从正面看的人就会觉得挺好:

满大街都是羊肉串的,我正好想吃煎饼。

我呢,就是那个煎饼的。

你觉得卖煎饼不是挣钱最多的,你就对卖煎饼的人嗤之以鼻,总是从反面看事情,会影响你的心态,从而影响你做事情的手段,从而影响你整个人。

当你说爱情时,会有人跳出来喊婚姻可不这样。

当你谈水果时,会有人叫嚣你错了,那么蔬菜又怎么解释呢。

当你说你谈的是两码事时,又有人说婚姻没有爱情是多么恐怖啊。

难道水果和蔬菜不都是食物吗?

面对质疑时,为解释寻找合适措辞反而会背离原来轨道。

所以,我依然选择执着与孤独。

甄嬛传曹琴默死在哪一集(曹贵人结局之必然性)(9)

~END~

(图/网络)

作者:咖啡里的云

一直一直

在文字的陪伴中倾诉一颗不曾叛离的心

坚信成长才是女人最终的归宿

愿你能在我的文字里感受温暖和深情

推荐阅读:

《甄嬛传》安陵容∣最终,在甄嬛眼里,她竟连个“恨”字都配不上

甄嬛传:从“无辜”的瑛贵人身上,我看到三阿哥最“蠢萌”的一面

薛宝钗的壳,林黛玉的魂——这才是《甄嬛传》中真实的沈眉庄

《甄嬛传》智商倒数第二给倒数第一讲理,一个真敢讲,一个真敢听

但凡未得到,但凡是过去,总是最登对——庆幸纯元死的早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她是真正独一无二的白月光——浅析如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