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心如何影响生活(关于好奇心培养)

写在前面

之所以想写这样一个话题,全是因为自己在育儿过程中因为不自知的认知局限而犯下的错。环顾周围,发现犯同样的错却和我一样不自知的人还不少,便有了动笔写作分享的冲动。

周三 | 思维

全文共3247字,阅读时间9分钟

事情是这样的……

我孩子刚上幼儿园大班的时候,我特别希望她能学好数学。于是,经常在生活中予以理论联系实际的引导(是不是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比如:

出去买东西,我给娃10块钱,让她买两个棒棒糖(1元一个),娃拿着钱就屁颠屁颠进超市买,再拿上阿姨找的钱给站在出口等待的我,然后自己美滋滋地开始吃棒棒糖。

我对娃说,你给了阿姨10块钱,买了两个棒棒糖,阿姨应该找你多少钱啊?

娃说:“阿姨找的钱已经给你了。”

我继续引导:“你算算啊,一个棒棒糖一元,两个棒棒糖几元啊?你给阿姨10元,阿姨应该找你几元?你自己不知道,万一阿姨钱找少了怎么办?”

娃便掰着指头算,给了正确答案。老母亲心满意足,继续引导,“你看学数学是不是很有用?”

娃点头。然后,继续美滋滋地吃她的棒棒糖。

我曾经自以为是地觉得这个办法棒极了!只要让孩子知道这个东西对他很有用,真的很有用,就能激发孩子想要探索的动机,引发他的好奇心。

但被现实无情地打脸了。

孩子的好奇心到底是被什么激发的?果真是让他们确信,这些知识对他们很有用,很有帮助,便会产生好奇心吗?

或者,把这个问题再延展到教育领域,是否老师告诉学生,这门课程的知识很有用处,很有价值,学生就会在好奇心地激发下兴致勃勃地主动探索学习了?

好奇心如何影响生活(关于好奇心培养)(1)

什么是好奇心?

做父母的都知道,要想孩子学习好,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少不了。确实,已经有大量的实证研究都证实了,好奇心在预测儿童的学习成果、学业成就、以及成就动机方面起着核心作用。

但对于到底什么是好奇心,似乎大家又说不清楚了。

心理学家Grossnickle给了这么一个定义:个体在经历或寻找某个对照性变量时,对知识或信息的渴望,并伴随着积极的情绪,强烈的唤醒或探索性行为。

说的通俗一点就是,当人们发现事情跟自己想的不一样时,就想寻找答案,这个找答案的过程就是探索行为,在找答案的过程中 ,人会很兴奋。

大家看到没有,我把上面一段话中的“当人们发现事情跟自己想的不一样时”标粗了。为啥要标粗?先给点剧透,其实这个才是激发孩子好奇心的关键。为什么这么说了,后面我会给大家详细介绍下。

然后,你会恍然大悟,原来自己是这么走偏的……

好奇心如何影响生活(关于好奇心培养)(2)

这里先说回好奇心。

通过好奇心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到几个核心要点:

①个体在探索

②个体怀有对知识和信息的渴望

③这个过程让个体产生积极情绪

而我们激发孩子好奇心的惯常做法是:不断强调,这些知识对他们很有用。

我们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我们有一个潜藏的认知:当一个人知道,这个东西对他很有用,很有帮助的时候,他就会自发地产生好奇心,愿意了解它,探索它了。

换句话说,我们潜意识认为,当一个东西未来可能给你带来收益的时候,你就会产生好奇心。收益越多,好奇心会越强烈,越能引发探索行为。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好奇心如何影响生活(关于好奇心培养)(3)

到底是什么激发了好奇心?

为了验证这个问题。科学家做了三个实验。

好奇心如何影响生活(关于好奇心培养)(4)

实验1

参与者会看到一个屏幕,上面展示了一个装有20个弹珠的花瓶,任何一个弹珠都可能是红色或蓝色,每一个弹珠都有自己代表的分数。参与者被告知,每次都会有一个弹珠被选中,参与者会被授予这个弹珠所代表的分数。接下来,参与者会对他们看到结果的好奇程度进行打分(1-4)。无论参与者的好奇心分数如何,都有50%的机会看到结果。就算参与者看不到结果,也会得到与这颗弹珠相关的分数。

实验2

在实验2中,科学家旨在通过测试参与者等待看结果的意愿来更隐蔽地调查他们的好奇心。实验2开始与实验1是相同的,但当弹珠被选取后,参与者不是评价好奇心的程度,而是通过按 "是 "或 "否 "来表明他们是否想看该试验的结果。如果他们按 "不",屏幕就会出现一个短暂的空白(500毫秒),然后是一个未显示结果的屏幕(2000毫秒)。如果他们按 "是",在他们看到呈现结果的屏幕之前,空白屏幕又呈现了3000至6000毫秒的抖动时间(均匀分布)。同样,参与者被告知,每次试验都会有一颗弹珠被选中,他们将获得与该弹珠相关的分数,当他们决定不等待看结果时也是如此。实验结束后,他们获得的总积分将被转换为货币奖金。

实验3

首先,参与者看到一个屏幕,上面呈现了包含弹珠的花瓶和与弹珠相关的点(4000毫秒)。接下来,参与者看到一个屏幕,在这个屏幕上,他们可以用1到4的量表表示他们对结果的好奇心。然后显示空白屏幕,在2500到4500毫秒之间。空白屏幕之后,参与者看到一个屏幕,在这个屏幕上试验的结果要么呈现,要么不呈现(50%的机会),这个屏幕显示2000毫秒。同样,每次试验都会选出一颗弹珠,所有被选取的弹珠的分数会加在一起,并在实验结束时转换为货币奖金给予参与者。

中间详细的数据统计分析就不呈现了,这里直接说结果。

好奇心如何影响生活(关于好奇心培养)(5)

实验1的目的是研究参与者的好奇心是否以及如何被结果的不确定性OU(outcome uncertainty)和信息的预期价值所影响EV(expected value)。实验结果显示,好奇心随着的OU的增加而强烈地增加。相反,EV对好奇心没有明显的调节作用。

实验2中,科学家调查了参与者是否会更愿意等待以看到结果。换句话说:人们是否愿意牺牲时间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结果显示,人们更愿意等待,而且等待的意愿不受EV的影响。这些结果与实验1一致,表明结果越不确定,人们越好奇,而且他们也更愿意等待看结果到底是什么。而且,就算弹珠代表的分数更高,人们的等待意愿也没有变得更强。这支持了实验1的发现。

实验3与实验1一样,好奇心随着结果不确定的增加而增加。

因此,科学家做出结论,结果的不确定性可以强烈地引发个体的好奇心,而信息的预期价值对好奇心的引发没什么影响。

好奇心如何影响生活(关于好奇心培养)(6)

我们该如何激发孩子的好奇心?

看了上面的文章,你是否会对文章开头提出的问题有了恍然大悟的感觉。

为啥我们不断给孩子强调,这东西对你很有用啊,很有价值啊,你好好学!却不能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行为。

因为,信息的预期价值对好奇心的激发没有影响,真正对能激发好奇心的是结果的不确定。

为什么会这样呢?科学家也做出了解释。

人类能进化到今天是因为强大的适应性,凡是不能适应的生物都在演化的路上死绝了。而好奇心最大的作用是能改善一个人对当前对世界的认知图式,帮助人更好地适应环境。所以人们会对与自己认知图式不一致的事物非常好奇,非常想要探索。这是刻在基因里的一种本能,这种本能涉及生死存亡,可比信息带来的一点奖赏重要多了。

还记得我在文章开始的时候,标粗的那句话吗?

好奇心如何影响生活(关于好奇心培养)(7)

发现事情跟自己想得不一样才是激发孩子好奇心的关键!

所以如果再回到当年,我可能会这么引导娃:

还是给娃10块钱,让娃自己买棒棒糖。当娃把找回的零钱给我的时候,我会这么说:“哎呀,宝宝,阿姨好像找钱找错了,你算算阿姨到底应该找你多少钱啊?”

不好意思,为了激发娃的好奇心,让阿姨背锅了。

但是,聪明的你,应该已经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了吧!

好奇心如何影响生活(关于好奇心培养)(8)

好奇心是孩子自我驱动、自主学习的原动力。你了解孩子的小脑瓜在想什么么?你知道如何更好的引导他们“动起来”么?

童行书院的课程,以PBL(项目制学习)为主要教学方式,涵盖科学、人文、艺术、社会4大领域,旨在激发孩子的好奇心与洞察力,进而培养孩子的自驱力,进而让孩子让孩子拥有批判性思维、成长性思维、社会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

好奇心如何影响生活(关于好奇心培养)(9)

作者 | 龙妮婷

应用心理硕士

正面管教践行者,10岁果果的妈妈

毕生所愿所有孩子都在爱中成长


互动话题

你的孩子平时会对什么事物感兴趣吗?你又是如何激发他们的好奇心的呢?欢迎和我们留言分享你的经历和想法!

拓展阅读

怎样陪孩子,才是高质量陪伴?这本书给出了答案

郝景芳:我们的孩子,会生活在更好的时代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