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牢为民初心守护市场秩序(聚焦市场主体痛点)

市场主体的痛点,就是立法聚焦的关键点。今年3月15日,《上海市浦东新区市场主体登记确认制若干规定》正式施行,其中首创性地提出,企业办理住所、经营范围等高频事项变更时,在“一网通办”平台填报调整信息,即可完成监事备案的自主公示,无需再向登记机关申请办理备案登记。

“没想到通过确认制可以这么快完成股权架构及经营范围等变更事项,让我们顺利拿到第二轮8亿元的融资,新药临床试验审批的申报也同步启动了。”近日,原启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行政部经理孙巍巍告诉记者。

通过从行政“许可”到行政“确认”的重大调整,浦东新区迈出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的重要一步。数据显示,截止到7月底,目前浦东通过确认制方式,共受理登记各类市场主体设立、变更12929户次。

树牢为民初心守护市场秩序(聚焦市场主体痛点)(1)

记者发现,包括《上海市浦东新区市场主体登记确认制若干规定》在内,目前已经出台的浦东新区法规,大部分都聚焦在市场主体上,从服务企业全生命周期着眼,让企业“进退自如”。比如,简化审批,使多证合一的有《上海市浦东新区深化“一业一证”改革规定》,方便企业退出市场的有《上海市浦东新区市场主体退出若干规定》,破解“准入不准营”尴尬局面的有《上海市浦东新区推进市场准营承诺即入制改革若干规定》,化解企业“破产难”的有《上海市浦东新区完善市场化法治化企业破产制度若干规定》,为化妆品产业高质量发展则单独制定了《上海市浦东新区化妆品产业创新发展若干规定》。

有人问,这一系列旨在优化服务企业、提升营商环境的法规,为何不能一揽子纳入一部法规,而要一项项出台呢?

在浦东市场监管局注册许可分局注册一科科长施文英看来,这是因为一项项法规具有各自的专业性、领域性,比如市场主体登记确认制改革,主要是针对营业执照方面的改动,而“一业一证”改革,主要是针对许可证的改革,通过这些法规的落地实施,各个职能部门从点突破,以点带面,解决了市场主体一个个实际问题,而集成起来就助力了引领区营商环境的优化,也在改革协同高效上率先试出了经验。

参与浦东新区法规制定工作的浦东新区司法局局长黄爱武表示,以问题、需求为导向,出台一个个浦东新区法规,能够更及时、更有针对性地解决“放管服”改革中碰到的难点、痛点和堵点问题。“紧紧围绕中央和市委的要求,这些法规都重在为市场主体松绑,既是进一步推动政府服务管理方式创新,也是为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引领区建设、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打好法治保障‘组合拳’。”

华东政法大学法学教授虞浔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浦东新区聚焦“市场主体”这一个热点,充分体现出立法及时呼应浦东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求。“可以这么说,浦东新区法规先行一步,起了破冰探路的效果,将来必将为上海市推进完善市场主体的体系做出积极的贡献和有益的探索。”

严尔俊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