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水年华外国名著(追忆似水年华是错误的译名)

文学探照灯 | 今日看点(点击查看)

张炜:“风”就是广大的民间 | 叶扬、陆源、周嘉宁:用写作见证一代人的成长 | 赵丽宏“童心三部曲”全新发布 | ......

似水年华外国名著(追忆似水年华是错误的译名)(1)

......“图画书界似水年华外国名著(追忆似水年华是错误的译名)(2)奥斯卡”

似水年华外国名著(追忆似水年华是错误的译名)(3)

多久没有因为“腰封”而影响阅读经典的心情了?

最近,又有一本文学经典因为腰封而“被低分”。

法国文豪马塞尔·普鲁斯特的代表作《追寻逝去的时光》,译者是知名翻译家周克希先生。

似水年华外国名著(追忆似水年华是错误的译名)(4)

注意到封面、腰封上可能误导读者的地方吗?

“全三册”

“本书曾有一个错误的译名——《追忆似水年华》”

这套书上架后,立刻引发了一些读者的抗议——“全三册”让部分读者以为这是全集译本,而后一个广告语则几乎否定了《追忆似水年华》这个译名为这部作品在中国文学市场传播作出的贡献,也间接伤害了参与过《追忆似水年华》全集翻译的15位翻译家。

甚至,有的读者误以为这是翻译家的本意,连带着忽视了周克希先生的优秀译文。

于是纷纷为这本书打了低分。

似水年华外国名著(追忆似水年华是错误的译名)(5)

作为知名的法国文学经典的翻译家,周克希先生翻译有《包法利夫人》《基督山伯爵》《三剑客》《小王子》《追寻逝去的时光》等作品,他也曾多次在媒体解释过为什么将《追忆似水年华》译名改成《追寻逝去的时光》,仅是翻译观念之争,并无是非对错。

我们不妨为大家介绍下这本名著大致的版本问题与译名问题。

版本太多不会选择?

说到《追忆似水年华》的版本,不能不提它唯一的全译本,似水年华外国名著(追忆似水年华是错误的译名)(6)1982年开始,译林出版社相继出版了由15名译者共同翻译完成的七卷本《追忆似水年华》,到2012年又做了一次较大的修订。

似水年华外国名著(追忆似水年华是错误的译名)(7)

译者: 李恒基 / 徐继曾 / 桂裕芳 / 袁树仁 / 潘丽珍 / 许渊冲 /许钧 / 杨松河 / 周克希 / 张小鲁 / 张寅德 / 刘方 / 陆秉慧 /徐和瑾 / 周国强

译林出版社2012年版

这15位翻译家中,有两位翻译家,徐和瑾先生和周克希先生后来希望通过一己之力推出一个全译本。

翻译完整七卷本《追忆似水年华》,对一个翻译家而言是巨大的挑战,也是巨大的迷人之处。在文学史上,这套名著有几个特别之处:特别有名;体量特别大,有七卷,中译本约250万字;句子特别长,有三分之一的句子超过10行,最长的句子有394个法文词,2417个字母。

之后,翻译家徐和瑾相继推出了四卷译本,遗憾的是,他于2015年辞世,未能完成自己的翻译计划。这个译本后来由译林出版社出版。

似水年华外国名著(追忆似水年华是错误的译名)(8)

徐和瑾 / 译,译林版

事实上,翻译家周克希也在2014年宣布因年龄增长等因素,难以独立完成全译本翻译,不再翻译剩下的4卷。从2004年到2014年,他最终耗费10年时间翻译出第一卷《去斯万家那边》、第二卷《在少女花影下》、第五卷《女囚》三卷。这三卷本先后在上海译文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读客·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

似水年华外国名著(追忆似水年华是错误的译名)(9)

似水年华外国名著(追忆似水年华是错误的译名)(10)

周克希 /译,人文社版、华东师大社版

中间还有一个后浪·湖南美术出版社推出的图像版《追寻逝去的时光》。关于版权问题,记者也询问了译林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后浪的相关编辑,获知译本在非专有版权条件下,可以由不同出版社同期出版不同版本。

多版本同时销售自然会加剧竞争,但这似乎并不能成为炒作式营销出现的正当理由。

如此,大家也明白,最新版本上标注的“全三册”事实上指的是周克希先生翻译的三卷本,但却容易误导读者认为三册就是普鲁斯特原著的完整数量。而且,其他出版社的版本里,也从未这样标注过。

译名之争依然是信达雅问题

一部名著在翻译传播过程中有不同译名很正常,它是时代风尚、出版理念、翻译观念等综合因素影响下形成。

《追寻逝去的时光》出版之际,便因为更改了《追忆似水年华》这个普遍被接受的译名而引发争议讨论,翻译家周克希曾多次解释过自己更改译名的原因,但从未否定过之前的译名是错误的。

似水年华外国名著(追忆似水年华是错误的译名)(11)

这需要稍微回溯下普鲁斯特当年的出版经过,书名在当时就经历了多次更改。1912年,普鲁斯特将完成的一部分手稿取名为《心灵的间歇》寻求出版,他计划先交给出版社的第一卷取名为《逝去的时光》(Le Temps perdu),接下去第二卷取名为《寻回的时光》(Le Temps retrouvé)。之后和出版社了进行了大量的修改过程,几乎将作品改头换貌,他决定更改为现在看到的法文书名。作品出版后,有了英译本,取名为“Remembrance of Things Past”,和法文书名“A la recherché du temps perdu”相比,首字母对应,很有美感,而且这句话也是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里的一句。就是这样一句美妙的翻译,却让普鲁斯特大失所望,他在给友人的信里说“这下书名全给毁了”。

后来的英译本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几个重要出版社改为了“Insearch of Lost Time”。意思和“追寻逝去的时光”相近。

似水年华外国名著(追忆似水年华是错误的译名)(12)

似水年华外国名著(追忆似水年华是错误的译名)(13)

两个英文译名在今天依然有不同出版社出版

在周克希看来,“追忆似水年华”跟英译名之一的“Remembrance of Things Past”有那么一点像,都很唯美,符合中国读者的审美趣味,但不够忠实于原书名的意思,也会让一些初看的读者认为这部名著是像书名那样特征是优美。

说“本书曾有一个错误的译名——《追忆似水年华》”显然是断章取义,而且某种程度上对读者容易产生误导。这个中文译名和英文译名一样,都是这部名著在传播过程中无法剥离的一部分,翻译的信达雅向来是一个需要理性客观探讨的问题,武断地以“错误”一词进行否定只会伤害经典的传播、读者的信任。

全译本太厚?还有一个选本可以选择

周克希曾说,翻译普鲁斯特的难处不在于词汇的复杂,而是阅读的流畅性和思想性,他使用了大量多义词和长句为翻译造成了难度。这也是这部作品很少有读者甚至作家,完整阅读的障碍所在。周克希还乐观表示,读普鲁斯特可以从任何地方进入,任何地方出来,不必抱着畏难心理从首页开始,而且“翻译普鲁斯特完美是不可能的。普鲁斯特其实是具有可读性的作家,只是没有故事而已。”

为了尽可能地让更多读者领略到普鲁斯特独特文体的魅力,周克希想到用选本的方式进行推荐,他采用“大跨度”的节选方式,先在整部小说的每一卷中分别选取精华段落,每个大段的文字一字不易,完全保留原书中的面貌,然后用尽可能简洁的文字连缀这些段落,并作一些必要的交代,方便读者更轻松地阅读这部鸿篇巨著。

近期,这本《追寻逝去的时光:选本》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推出。收录荷兰“野兽派”画家凡•东恩十二幅原版彩色插画。

似水年华外国名著(追忆似水年华是错误的译名)(14)

似水年华外国名著(追忆似水年华是错误的译名)(15)

正如普鲁斯特在小说第七卷中所说,“真正的作品不会诞生于明媚的阳光和闲谈,它们应该是夜色和安静的产物。”同样,一部文学经典能历经无数时代,获得全世界读者认可,它也不适合用炒作式营销去对待。

在众多普鲁斯特作品的版本里,我们看到各家出版社展现了自己的专业水准,优雅的装帧和翻译大家的译文相得益彰,这也是经典不断被传播、每一代读者产生信任的真正基础。

今日新媒体编辑:郑周明

似水年华外国名著(追忆似水年华是错误的译名)(16)

似水年华外国名著(追忆似水年华是错误的译名)(17)

夏季文创嗨

文学报夏季文创 已上线微店

文学照亮生活

网站:似水年华外国名著(追忆似水年华是错误的译名)(18)wxb.whb.cn

邮发代号:3-2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