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五黄与月五黄(草不黄俗话说491七老八十)

用“七、八”组词,可以罗列“七荤八素、七上八下、七颠八倒、七零八落、七娘八老子”等一大摞,而“七老八十”则是用得较多一条其出现的最早记录,目前发现的是:,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年五黄与月五黄?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年五黄与月五黄(草不黄俗话说491七老八十)

年五黄与月五黄

用“七、八”组词,可以罗列“七荤八素、七上八下、七颠八倒、七零八落、七娘八老子”等一大摞,而“七老八十”则是用得较多一条。其出现的最早记录,目前发现的是:

赶得那~的都起身嫁人去了。(《初刻拍案惊奇》第十卷)

崔山佳先生《宁波方言词语考释》还罗列有《型世言》第二回、《醒世姻缘传》第三六回、《荡寇志》第七一回和《九尾龟》第十回等例证。(巴蜀书社,2007.11,P442)

“七老八十”的意思也很明白:形容年老体衰、老迈龙钟、年纪大,但它到底该怎么讲,却不容易索解。

一、“七老八十”的地域分布

【七老八十】形容年老体衰,老迈龙钟。①东北官话:他也不是~,干这点活儿有啥说的。②冀鲁官话,河北中部、东部:我一个~的人,还有什么心思?邱肖鹏《真情假意遗产风波》:“那辆倒运车像个~的老太爷。”③加了个好,山东牟平。④中原官话,河南洛阳:我现在还没有~,哪儿会走不动?李准《大年初一》:“我多老,我~了,我不老也叫你给喊老了!”安徽阜阳。⑤晋语,山西忻州:你有没啰(没有)~的,等谁伺候你哩?⑥蓝银官话,甘肃兰州。⑦江淮官话,湖北鄂州:他的,该好好儿地享几年福了。《醒世姻缘传》第三六回:“再不想自己的个棺材楦子。”江苏扬州:我还没有到~,就以为我没有用啦!⑧西南官话,四川成都:年轻姑娘叫凤,大嫂子叫凤,连许多~的大娘也叫凤。⑨吴语,上海:侬是一个~人物,勿要做重生活唻!上海松江。⑩粤语,广东广州:佢都~咯重好硬浄(他都七八十岁了,还挺硬朗)

看来除闽语、徽语、湘语等外,其他方言区都说,可见是一条流行很广的词。类似的还有:

【七老八大】形容年迈。闽语,广东揭阳:伊~我唔敢劳动伊亲身来。广东潮汕地区。

【七十八老】年老力衰。冀鲁官话,河北。孙犁《风云初记》:“我又没,着什么急。”

【七老八老】年迈力衰。①西南官话,广西。《广西情歌》第三集:“眼角皱皱还擦粉,还带花!”②闽语,广东汕头:食到~还缀(跟)人啰跳迪斯科。

等说法。

二、“七老八十”解释成说

“七老八十”,通常释为“七八十岁的老人,形容年纪很大”。这个成语形式不对称,意义错位。为什么不直接说“七八十老”或按照数目的顺序说“七老八九”?

这要从语言的演变历程去考证。语言是发展变化的,通过语料库检索表明,“七老八十”最初可能是“七十八十”。五代《敦煌变文集新书》:“须臾之间,七十八十,气力衰微。昔时声少,貌似春花,今既老来,阿殊秋草。”《全唐诗》:“七十八十百病缠。”这里“七十八十”的意思都是“年纪很大”。而“七老八十”很可能最初出现在明凌蒙初的《初刻拍案惊奇》:“赶得那七老八十的,都起身嫁人去了。”与此同时,出现了大量的词语表示相同或相近的意义,如明寓山居士的《鱼儿佛》用到了“七老八倒”:“到得那七老八倒,腰驼背曲时候,富的也死,贫的也死。”明《喻世明言》用到了“七老八老”:“你七老八老,怕兀谁?”清《廿载繁华梦》用到“七老八大”:“他没有一男半女,又不是七老八大,自然不消张皇做好事,对我说什么?”现当代港台小说里出现了“七老八衰”:“那你干嘛把自己打扮成七老八衰的虎姑婆?!”当代名家小说也多处用到“七老八老”或“七老八十岁”,如“好象你已七老八十岁了”等;甚至还出现了“七老八小”指“老老少少”。

这些意同形异的变体在方言中也有保留,如冀鲁官话说“七十八老”,西南官话和闽语都说“七老八大”,娄底方言也说“七老八十岁”等。但是,“七老八十”如今已成为所有变体中使用最频繁的规范成语,其他的要么消失,要么残留在方言里。(王玉红《为什么说“七老八十”不说“七老八九”》《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2.22)

或云:当解释为“七老八痴”。“老”则昏愦、糊涂、耄耋。

三、新诠

(一)七老八大

【大】《尔雅·释木》“~而皵,楸”陆德明释文引樊云:“~,老也。”

按:《国语·晋语一》“而大志重”韦昭注:“大,年长也。”“大”的上位是“长、(老占)”:

【长】《广雅·释诂一》:“~,老也。”

《国语·晋语四》“齐侯~矣”韦昭注、《吴语》“而欲贵富以~没矣”韦昭注、《大戴礼记·千乘》“~有礼”王聘珍解诂:“~,老也。”

【(老占)diǎn】《广雅·释诂一》:“老也。”多忝切,上忝端。谈部。

有“长(老占)→(老占)→大”演变关系。

(二)七老八十

“七老八十”的意思,不外乎焦延寿《易林·泰之咸》“老杨日衰,条多枯枝。爵级不进,日下摧隤”之意。参照冀鲁官話的“七十八老”,我们认为,它的结构应是“七老 八十”:“七︰八”、“老︰十”。也就是说“十”应该与“老”意思相近。我们从音义推断,应该属于“衰”系。

第一,或是“耆”字。

【耆】《说文·老部》:“老也。从老省,旨声。”

此义一般归入“渠脂切”(平脂群)。此字由于“从旨声”,故而又有“轸视切、时利切”(集韵旨韵、至韵)、“山尺切”(合并字学集韵)等音。如果读如舌齿音,就跟“十”音近。

第二,或是“衰”的弱读形式。关联的词有:

【爽】《广雅·释诂三》:“败也。”疎两切,上养生。阳部。

【残】《庄子·胠箧》“殚~天下之圣法”成玄英疏:“~,毁也。”昨干切,平寒从。元部。

【膱】《玉篇·肉部》:“油败也。”《广雅·释器》:“臭也。”之翼切,入职章。职部。

【杀】《广雅·释诂二》、《周礼·地官·廪人》“诏王 邦用”陆德明释文、《荀子·正论》“而罚以~损也”杨倞注:“~,减也。”

“子孙弥~”高诱注:“衰也。”(《吕氏春秋·长利》)

還有“凋、沮、摧、催、瘁、悴、憔、衰、㓔、谢、卸、弛、棲”等。

【沮】《玄应音义》卷三“沮坏”注引《三苍》:“~,渐也,败也。”慈吕切,上语从。鱼部。

【催】《集韵·灰韵》:“沮也。”

第三,或是“蚀、食”。

月食,或作“月蚀”,食、蚀是“亏损、亏欠”的意思。

第四,或者就是“十”字。

【十】“~年乃字。”孔颖达疏:“~,数之极。”(易屯)

“~年不复。”范望注:“~,终也。”

【十极】极点。闽语,广东揭阳:异恶到~,人人惊伊(他凶恶到极点,人人怕他)

根据此字粤语韵尾收[-p]看,“耆”“衰”的弱读、“食蚀”意思虽然都说得通,但韵尾均不符合,“十”则恰好。“十”为极数,“十极”,极点,“终也”,含有“老”的意思。“终老”,老年也。因此“七老八十”就是“七老八十”或“七十八老”,如此而已。如果“七老八十”还很仙健(健康、矍铄),那就是人生之福。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