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福记的食品有哪些(曾经是糖果大王的徐福记)

将徐福记称为糖果大王想必不会有太多人有异议,这个被富士康创始人结婚时点名选择的品牌,也曾经是无数家庭在聚餐和喜事时必选的品牌,旗下产品金黄和黑色的配色也是无数人无法抹去的经典印象。

但是徐福记近年来营业额每况愈下,收购它的雀巢也似乎不予以宠爱,逢年过节聚餐会购买徐福记的家庭日益减少,甚至很多年轻人都对其不够了解,一代糖果大王似乎就此没落了。

是什么让徐福记成长为人尽皆知的糖果巨头?又是什么让这个糖果大王被冷落的呢?

徐福记的食品有哪些(曾经是糖果大王的徐福记)(1)

1992年,徐家四兄弟在东莞租地从事糖果贴牌加工出口,而在事情的转机发生在2年后,四兄弟注册了“徐福记”的商标,并且将目标从出口转向内销,将产品有意和春节联系到一起。

借着春节的劲头,徐福记推出了主打喜庆福气的新年糖,并且由此一炮而红,在1997年销售额突破1亿,并且与家乐福、沃尔玛等大型超市建立了合作关系,正式开启散装糖果时代。

此后徐福记在2006年新加坡上市后,每年的销量也以20%的速度增长,连续位于市场第一,到2007年就成为了国内最大的糖果产品和糖点企业。

徐福记的食品有哪些(曾经是糖果大王的徐福记)(2)

走上巅峰后,徐福记也开始有了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主力产品糖果和糕点利润较低也让徐福记头痛不已,但研发创新能力的匮乏也无法让他们尝试新品以打破僵局。

寻找合作伙伴变成了他们新的出路,选择出嫁雀巢后,徐福记先从新加坡退市,又帮助雀巢布局全国,自己却陷入了风口浪尖,多次出现致命性问题。

比如2012年临近春节前,徐福记旗下产品被发现明确禁止添加的TBHQ和BHT,而下一年又出现旗下员工食堂集体食物中毒的事件,接下来声誉和市场份额开始逐步下滑,远离巅峰。

徐福记的食品有哪些(曾经是糖果大王的徐福记)(3)

徐福记的陨落表面上是致命性问题带来的影响,实质上与其多年来“除了糖果一无是处”的现状有密切关系,加上公司管理水平与业绩高速发展完全不符,也就促成了无法挽回的衰败。

而徐福记也不是第一个衰败的国内糖果企业,创新能力不足与依赖新春佳节销售都是致命的弱点,只能争夺传统与低端市场,高端消费则长期由国外品牌掌握。

此外,在消费者开始注重健康管理后,饮料和零食都出现了“去糖”或者“低糖”更受欢迎的情况,国内糖果也因此出现了销售额和产量的双双下滑,徐福记即便不走弯路也要面临困境。

当下,徐福记已经开始尝试转型做坚果,但已经有了三只松鼠、洽洽、百草味等大品牌要与其争夺市场。一代糖果大王的新生之路,显然还很漫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