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经营以人为本(诚信经营童叟无欺)

晚报首席记者 高琳琳

实习生 王 壮 文/图

诚信经营以人为本(诚信经营童叟无欺)(1)

黄新棠在修鞋。

一张凳子、一套修鞋工具、一双沾着鞋油的手……在市区的大街小巷,很难再看到修鞋师傅摆地摊的身影。一只只破鞋子,一把把坏雨伞,经过他们修理后,焕然一新。昨日上午,记者在市平等路东段见到了修鞋匠黄新棠。他多年诚信经营,赢得众多市民的称赞。

下岗后自谋生路

昨日上午,在市平等路东段,记者见到了正在为顾客修鞋的黄新棠。虽然已经70岁了,但他性格温和,乐于助人,不计较得失。

“我一个修鞋匠有什么好采访的,是大家信任我,一直照顾我的生意。”正在忙碌的黄新棠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隔壁邻居说,黄新棠在这一片修鞋快30年了,远近闻名,童叟无欺,有着良好的口碑。

记者了解到,黄新棠原来是供销社的职工,后来下了岗,失去经济来源。虽然生活拮据,但黄新棠从来没想过向政府寻求帮助。他觉得凭自己的双手,自力更生,一样能养家糊口。

为了生计,黄新棠决定出去摆摊修鞋。刚开始,他什么都不会,可是他不怕吃苦,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他都没有想过放弃。很快,他就熟练掌握了修鞋技术,同时还琢磨着修车、修伞、换拉链。因为服务态度好、收费低,他很快就有不错的口碑。

黄新棠告诉记者,他崇尚雷锋的钉子精神,一定要吃苦耐劳,一定要有毅力,不能被困难吓倒,这是他自己的行为准则。

一两元钱也许买不到什么,但是在黄新棠的修鞋摊上,有时能修好一双鞋子,有时候可以换条拉链。因为价格便宜技术好,有的顾客会从几公里外赶来修鞋,连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刘阁街道的居民也慕名前来。他总是先满足这些顾客的需求,以免耽误顾客的时间。

诚信经营受称赞

曾经随处可见的修鞋摊,随着社会的发展,已经渐渐看不到了,修鞋这个行业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但是黄新棠一直坚持着,就算有时候一天等不到一位顾客,他也不会离开,因为担心回头客找不到他。“很多人都是大老远跑来,咱不能让人家白跑一趟。”黄新棠说。

闲聊中,记者发现黄新棠是一个十分健谈的人。说起自己这些年修鞋的经历,他打开了话匣子。从他的言语中,记者感受到黄新棠对这份工作的热爱。

在和记者交谈过程中,来了好几拨客人,大家交待几句放下鞋就走了,对黄新棠十分放心。

黄新棠告诉记者:“如果我修的鞋还有毛病,不管过多久,只要拿来我免费维修。”简单朴素的话语,透露出他对自己的手艺非常自信。黄新棠在居民心目中的口碑和形象,已经深入人心。

因为黄新棠居住的房子面临拆迁,当记者问黄新棠今后的打算时,黄新棠表现得很乐观。他说:“吃了一辈子苦,什么日子都习惯了。我觉得人就应该多吃苦,才能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我现在还干得动,就接着给大家修鞋,直到我修不动为止。”

居住在附近的居民说,黄新棠这种坚持不懈、吃苦耐劳、自力更生的精神,应该传承下去,在平凡中传递属于自己的精神力量和社会正能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