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漂翻身快慢的解决方法(浮漂从翻身到沉底)

浮漂翻身快慢的解决方法(浮漂从翻身到沉底)(1)

钓鱼这项运动,传承至今,说是贯穿人类历史,这有点夸张,但是一直沿着人类的生存轨迹,这是没有什么大毛病的,而且不少文献古籍,均记载了钓鱼的五个环节,竿漂饵线钩,这其中浮漂,从鸡鸭鹅的羽毛、豪猪的背刺慢慢演化到现在的四大类,芦苇、巴尔衫木、孔雀羽、纳米,这期间不论选用什么样的材料,又或者对浮漂在水中的讯号,有着什么样的解读,其实透过现象看本质,也就是一句话,那就是凡是浮漂进水后,所有不自然的讯号,都是漂相。

浮漂翻身快慢的解决方法(浮漂从翻身到沉底)(2)

这话理解起来其实并不难,要知道,浮漂是钓鱼人水下的眼,但是这个是相对而言,当浮漂翻身、站稳、沉底,这个流程完成,其实是固定的方向,在这个过程完结之前,任何动作都应该是固定的,只要有不符合这些动作的其他动作出现,都说明水下有意外的情况,当浮漂稳定之后,出现的其他动作,不管是什么动作,那也说明出现了漂相,漂相的解读,其实就是这么简单。

甭管什么点、移、顶、顿、沉那么多复杂的漂相解释,其实比较简单的做法,是将浮漂进水后,产生漂相,分为两个步骤,分别理解这两个步骤固定的动作,以及不固定,会出现那些动作,然后再分析原因,不要拘泥于大师、高手的教诲、指导,用自己理解的概念,试着解读一下,再应对一下鱼情,就会发现,漂相,也就这么回事。

浮漂翻身快慢的解决方法(浮漂从翻身到沉底)(3)

首先,我们来把浮漂入水,然后有鱼吃口,先分解成两个大步骤,第一个,浮漂带饵入水、沉底,第二个,鱼因窝料、钓饵,被诱聚到钓点,吃饵咬钩,其实整个钓鱼过程中,浮漂的过程,也就是这么两个步骤,所有的漂相解读,其实都围绕这两个步骤,做的各种猜想;按步骤分完,然后我们挨个分析一下,当然,这种分析的前提,就是悬坠钓法为主

【步骤一】浮漂抛下水,到浮漂站稳

按理说,浮漂和钩饵应该都是同时落水,应重量不同,铅坠带饵会先沉底,因为有两个铁球同时落地这个实验明证;可是抛饵入水,有鱼线做羁绊,在鱼线拉扯的作用下,较重的钩饵、铅坠,会先入水,然后浮漂跟着入水,在钩饵加铅坠下沉,还尚未沉底的过程中,浮漂在水中,仅仅受到了水的浮力,所以,不管是豆漂,还是立漂,都是承受浮力的,所以立漂都是躺着的,豆漂除非被钩饵、铅坠带下去,也应该是横躺在水面上的。

浮漂翻身快慢的解决方法(浮漂从翻身到沉底)(4)

这个阶段,正常的浮漂动作,就应该是横躺,第一种意外,就是钩饵在沉底之前,饵料被鱼吃完了,那么铅坠会拉扯浮漂站立起来,然后因为钩上无饵,所以浮漂不会继续下沉,等到浮漂站稳之后,露出水面的漂目,就是调目;具体的表现,就是浮漂翻身之后,略下沉就站稳了,甚至都不会有下沉的动作,这说明鱼群在离水底至少10~20厘米以上的水层抢食。

浮漂翻身快慢的解决方法(浮漂从翻身到沉底)(5)

第二种意外,钩饵沉底,拉扯浮漂下沉、站稳,然后浮漂上升后稳定,这种意外的原因,饵料太散,沉底后饵料脱落雾化很快,浮漂除了铅坠 鱼钩的拖曳,没有感受到饵重,就会缓慢上升,漂目的目数都是调目;

那么我们总结一下,线组带饵被抛下水,正常的情况,应该是钩饵沉水,浮漂横躺,然后浮漂被拉扯翻身,然后下沉、站稳,漂目稳定,露出水面就是钓目;那么在这个步骤中,只有两种意外,第一种是被截口,第二种,是饵料提前脱落;那么会不会有第三种呢?如果我们把钩饵沉底、浮漂站稳,视为第一个大步骤时,就会发现,意外只有这两种,也就是说,我们在实战时,在第一个步骤时,只能看到这三种漂相解读。

【步骤二】浮漂站稳之后

当浮漂站稳之后,剩下的就是诱聚鱼群进窝点了,在这个过程中,其实固有的浮漂动作,只有一个,就是不动,即使有风、流水,如果铅坠加饵的重量足够,也最多是将浮漂打斜,除此之外,产生的任何多余动作,都可以理解为,鱼进窝了,这个说法并不是武断,而是可以分析出来的。

浮漂翻身快慢的解决方法(浮漂从翻身到沉底)(6)

浮漂、漂座、铅座、水线、钓饵,漂组的一整套,一旦钩饵沉水后稳定了,其实整个漂组之间,在水中处于一个平衡状态,如果没有鱼,别管大小,那浮漂应该是在饵料雾化完之前,不应该有任何额外的动作,所以,我们可以得出这么一个结论,浮漂站稳之后,出现的任何其他动作,只要不是风吹、水流导致,都可以认作是有鱼进窝的鱼汛。那么,鱼汛,又该怎么解读?

鱼进窝点后,其实无非就三大类动作,第一、逗,第二、蹭,第三、咬,除了这三种,其实也没有什么其他额外的动作,但是漂相的难以解读,并不在于这三种动作,而是这三种动作之后的行为,就比较难以让人理解;比如,鲫鱼有逗饵、闹饵的习惯,会撞击钩饵,如果是悬坠钓法,漂目就会因撞击,出现左右摇晃,又或者是上下轻点,但是如果鲫鱼不咬钩,那很快这些小动作就没有了,这就让人比较纠结了。再比如鲤鱼,在水底如猪拱食一般,进窝点后,不仅会蹭动线组,还会带着鱼花、鱼泡,但是如果鲤鱼不咬钩,我们也很难分析判断,到底水下是个什么情况。

浮漂翻身快慢的解决方法(浮漂从翻身到沉底)(7)

那么我们可以这样定义,鱼在没有咬钩之前,浮漂的所有动作,都是无效的,也是没有办法判断的,只有鱼在逗、蹭、咬之后,做出连续的剩余动作,然后带动浮漂的动静,才能被我们解读,这才是漂相出现的原因。

明确浮漂进水后,按照两个步骤,固定应该是什么动作之后,剩下的反而就比较简单了,为什么这样理解呢?因为鱼在进窝之后的三个动作发生后,只有两种结果,第一种是咬钩并中钩,可能刺鱼成功,可能刺鱼不成功,第二种就是逛了一圈就走了;第二种,我们依然无法判断,但是第一种,我们就们可以再细分两类,继续分析。

<第一类>咬钩、中钩,刺鱼成功

这一类是我们喜闻乐见,但是会因为鱼的体型、生活习性、鱼龄、水域周边环境等原因,在结果出现之后,有不同的表现,比如白条、麦穗中钩之后,其习性活跃,拖拽力度很大,鱼口长的也很开,所以拉沉浮漂、拖拽浮漂,都是有可能的,这就既需要用丰富的经验来判断;又比如鲫鱼,中钩后并不会马上逃窜,而是会习惯的向上方游曳,藉此动作来脱钩,又比如草鱼,中钩后也不会马上逃窜,而是会稳如老狗,慢慢的向上方游曳,带着浮漂缓慢移动;

浮漂翻身快慢的解决方法(浮漂从翻身到沉底)(8)

诸如此类,并不是定论,比如鲫鱼,顶漂是特点,但是黑漂、移漂也不少见,又比如草鱼,移漂很常见,但是黑漂、顿口也不稀罕;所以这就是本文开头所言,确定好浮漂产生漂相的原因之后,按自我的认知,来做一个解读,因为不同地域、不同水情,同一鱼种,中钩后的变现都不相同,漂相也自然不能相同。

<第二类>咬钩、中钩,刺鱼不成功

可能有钓友会有疑惑,都已经刺鱼不成功了,为什么还要单独分析呢?就是因为咬钩、中钩,然后跑鱼了,才需要单独分析,因为咬钩、中钩,说明我们钓点没有问题、饵料没有问题,唯独有问题的就是钩号、线组、提竿手法有问题,而这些问题,是可以通过浮漂在中鱼的过程中,大致能推论出来出现什么样的问题的。

浮漂翻身快慢的解决方法(浮漂从翻身到沉底)(9)

1、浮漂顿口、黑漂、缓慢下沉后,跑鱼;出现这几种情况,都说明是钩号太小导致的,因为鱼钩已经刺中鱼唇,而且刺中鱼唇后,明显能拖曳浮漂游动,可见刺进的深度并不是特别的浅,但是提鱼后,还是会跑鱼,那就说明鱼唇没有刺透、刺穿,钩底没有穿过鱼唇,如果连续好几次出现这样的情况,那只能说明是鱼钩的钩号太小,当然,也有可能是鱼钩的钩尖磨损。

2、浮漂上顶、移动过程中跑鱼;出现这两种情况,说明刺鱼没有刺透,但是无法判断是不是鱼钩的问题,也有可能是饵料太硬,但是只要连续性出现在顶漂、移漂的过程中跑鱼,基本上可以断定是鱼钩的钩号或者是饵料太硬出的问题,将这两个都换一下,再判断一二,就能得出明确的结论。

浮漂翻身快慢的解决方法(浮漂从翻身到沉底)(10)

3、快速黑漂后,拖拽力度感觉很大,切线跑鱼的脱钩,多是大鱼,这一点其实很容易判断,只有大物在中钩后,刺鱼不成功,导致了切线跑鱼,如果没有切线,那几乎就可以肯定是鱼钩太小,没刺穿大鱼的鱼唇就被大鱼挣脱了鱼钩。

4、移漂范围比较大的跑鱼,可以判断水下有较多的暗草;在野钓时,甭管大鱼小鱼,如果移漂的范围大,无法将鱼溜处水面,但是没多会,就有较大的拖拽感,然后几个回合后脱钩跑鱼,那基本上就能断定,水下有较多的暗草,我们被中钩的鱼,绕草了,如果出现好几次这样的情况,那就需要处理一下钓点附近的水下暗草了。

浮漂翻身快慢的解决方法(浮漂从翻身到沉底)(11)

关于漂相的解读,其实更多的建议,是自个分析原因,自己来总结归纳,其他人的建议、分享,可以参考,但是不要尽信,因为水情、地域、环境都不同,鱼在中钩之后的表现,也不可能都是一模一样,但是我们弄明白了原因,再从结果上来归纳、总结,那就不会太困难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