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卧一庵初白头(僧家竟何事扫地与焚香)

禅诗赏析(十一)《题崇福寺僧院》

走入寺里,听着梵音不断,烦躁的心慢慢平静下来。光影,好静谧,在朱红的寺庙窗棂上泻下一圈圈斑驳的影子,如烟如梦,遥尘隔世。

僧卧一庵初白头(僧家竟何事扫地与焚香)(1)

今天我们赏析唐代诗人崔峒游览崇福寺禅院时所赋的一首诗《题崇福寺禅院》。此诗紧扣“禅院”二字行文,描述了诗人在崇福寺禅院的所见、所闻、所感,体现了诗人对清逸闲适的生活的向往之情。全诗造语雅洁,清迥脱俗,透射出深深的禅意。时人称其句为“披沙拣金,往往见宝”。

诗曰:

僧家竟何事,扫地与焚香。

清磬度山翠,闲云来竹房。

身心尘外远,岁月坐中长。

向晚禅堂掩,无人空夕阳。

僧卧一庵初白头(僧家竟何事扫地与焚香)(2)

同时焚香也有其深意。

其一,香能去浊。焚香是用佛法去除世俗欲念的一种方法。

其二,香能敬佛。心香礼佛,焚香表示虔诚的信仰及对佛的皈依。

其三,香能请佛,佛门功课有《炉香赞》,佛教认为,僧人焚香,就相当于是在给诸佛菩萨发信号,诸佛菩萨,纷纷出现,感应道交。因此环境香气缭绕。诗仙李白则说“天香生虚空,天乐鸣不歇”。

僧卧一庵初白头(僧家竟何事扫地与焚香)(3)

“清磬度山翠,闲云来竹房。”磬是寺院中钵铜打击乐器,礼佛是往往要敲击它。悠闲的白云也正如自在的禅心。僧人坐禅的感受“身心尘外远,岁月坐中长。”坐禅的时候心如浮云悠闲,这样的身心自然远远地超出了尘世,每一个瞬间都成了永恒。

尾联“向晚禅堂掩,无人空夕阳。”写僧人入定后的僧院景致,本来寂静的禅院更是杳无人影,只有夕阳给它涂抹上一层橙黄,使佛寺更加静美。在您内心浮躁与苦闷时,不妨来这里,感受红尘之外的一份宁静和释然!愿我们心中有佛,与佛结缘。

僧卧一庵初白头(僧家竟何事扫地与焚香)(4)

每天禅心阅读,感悟禅门智慧,缓解生活压力,培养禅悦心态,使生命流淌着智慧,绽放着慈悲,少一分烦恼,多一份幸福,忍辱护真心,心安事顺人世暖,阿弥陀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