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立秋节气的习俗(8月7日是立秋节气)

2022年8月7日开始,将进入秋天的第一个节气,立秋了,虽然酷热依旧在肆虐,但是随着秋天的到来,白天热,夜晚凉也将拉开序幕,立秋节气到来,你知道有哪些民间习俗吗?

关于立秋节气的习俗(8月7日是立秋节气)(1)

1、贴秋膘

  中国的所有民间习俗大多是跟吃和玩有关系,因为在古代老百姓的吃饭一直都是大问题,能吃饱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而且从养生角度来说,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吃饱饭才能有更好的身体迎接寒冷的冬天。

关于立秋节气的习俗(8月7日是立秋节气)(2)

2、称水

  古代人们之所以会有二十四节气,也是因为在科技不发达的年代里,通过节气来判断四季和气候。人们认为相同的水桶在立秋前盛满和立秋后盛满,如果立秋前的水重,就表明伏水重,那么秋天雨水就少;如果立秋后的水重,那么秋天雨水就多,有可能形成秋涝。个人认为不科学。

3、啃秋

  立秋时节一般都在三伏天里,这段时间,气温依旧很高,炎炎夏日,人们吃瓜寓意是啃秋,又称咬秋,汉族岁时风俗。据说这个时节的西瓜吃了不会生秋痱子。

关于立秋节气的习俗(8月7日是立秋节气)(3)

4、吃“渣”

  中国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每个地方的民间习俗都不太一样。山东、四川等地区流行立秋吃“渣”——一种用豆末和青菜做成的小豆腐,并有“吃了立秋的渣,大人孩子不呕也不拉”的俗语。

关于立秋节气的习俗(8月7日是立秋节气)(4)

5、秋忙会

   农历五月是夏收的季节,而农历七月和八月则是秋收的季节,立秋之后,人们开始秋忙也是立秋习俗之一,一般在农历七八月份举行,是为了迎接秋忙而做准备的经营贸易大会,其目的是为了交流生产工具,变卖牲口,交换粮食以及生活用品等。

6、秋社

  古代因为是以农业立国,而且农业是一切的基础和根本,所以上至达官贵人,下至黎民百姓,都对农业非常重视。秋社也是立秋习俗之一,秋社原是秋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始于汉代,后世将秋社定在立秋后第五个戊日,此时收获已毕,官府与民间皆于此日祭神答谢。

关于立秋节气的习俗(8月7日是立秋节气)(5)

7、摸秋

  这一习俗也被称为偷秋,意思是说民间已婚尚未生育的女子,在女伴的陪同下,到瓜架和豆棚下偷取一些食物,名为摸秋,据说能偷到南瓜的生男孩,偷到扁豆的生女孩。

8、食秋桃

  这一习俗也看区域,立秋之后成熟的桃子一般都是脆甜为主,所以这个时候的桃子有桃核,人们吃完桃肉会把桃核留下来,等到除夕夜在火炉里烧成灰烬,据说可以免除未来一年的瘟疫。

关于立秋节气的习俗(8月7日是立秋节气)(6)

9、吃“福圆”

  立秋节气是台湾龙眼的盛产期。人们相信吃了龙眼肉,子孙会做大官,而且龙眼又称为“福圆”,所以有俗谚:食福圆生子生孙中状元。

关于立秋节气的习俗(8月7日是立秋节气)(7)

立秋节气在民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日子,特别是今年持续高温,人们都在盼望秋天的凉爽早点到来,给人们送来凉爽的气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