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茶危害很大吗 奶茶的危害究竟有多大

从“你是我的优乐美”到“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再到“你爱我,我爱你,蜜雪冰城甜蜜蜜”,各种奶茶热梗频繁刷屏。香甜、醇厚的奶茶极为迅速地捕获了女孩子的心。在网络中,为恋人、亲朋好友点上一杯奶茶成为表达爱意与关怀的方式。

奶茶危害很大吗 奶茶的危害究竟有多大(1)

有些经常喝奶茶的人会说,常喝奶茶会让人上瘾,那么奶茶真的会让人成瘾吗?

让人“上瘾”的奶茶

近年来,各种奶茶店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各式各样的网红奶茶层出不穷。“奶茶就是续命神器”,不少网友如是说道。

但经常喝奶茶的女孩子会发现,如果有几天没喝奶茶,就会拼命得想喝,甚至有种上瘾的感觉。其实这种感觉并非错觉,奶茶确实可以让人上瘾。对奶茶上瘾,更多是因为奶茶中的糖,它能刺激大脑释放多巴胺,让人产生快感。

奶茶危害很大吗 奶茶的危害究竟有多大(2)

但如果说喝奶茶不健康,里面含有大量的糖、脂肪以及咖啡因,长期大量饮用会对身体产生极大负担,危害身体健康,您还会喝吗?或许您并不相信,甚至觉得是危言耸听。

事实上,因为长期大量喝奶茶而进医院的案例,真真切切地存在着,并非夸大其词。这些患者大多是自身存在基础病,而长期高糖、高脂肪以及高咖啡因的奶茶摄入,加快了基础病的发展。

奶茶只听它的名字,会有很多人认为,这不就是奶和茶放在一起喝吗?牛奶中富含蛋白质、钙;茶中则富含丰富的茶多酚、维生素、果胶素等。两种主要材料都是有利于身体健康的,怎么掺在一起就不健康了呢?接下来将为大家揭秘奶茶中的不健康成分。

奶茶危害很大吗 奶茶的危害究竟有多大(3)

奶茶中会有哪些不健康成分?

奶茶中的主要成分应该是奶,用鲜奶制作的奶茶健康、口感也好,像正宗的港式奶茶,就是使用鲜奶以及淡奶作为原料。可这与用植脂末、香精勾兑出来的奶茶比起来,奶味就显得不足了,成本也高许多。所以无论是从口感考虑,还是成本原因,市面上的奶茶,多采用勾兑的方式制作,主要材料是植脂末、大量的糖或者甜蜜素以及茶叶。

提起植脂末,应该有不少人会感觉陌生。但如果提起奶精,可能就明白了。植脂末又被称为奶精,是以精制植物油或氢化植物油、酪蛋白等为主要原料的新型产品。植脂末具有速溶性高、融合性好的特点,通过香精调味后,口味与牛奶接近。

所以在很多奶茶店里,会使用植脂末替代奶粉或者减少奶粉的使用量,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同时,植脂末还能改善食品的内部结构,可以让食品口感更加细腻,有些商家会把植脂末加在咖啡中,然后美其名曰咖啡伴侣。

奶茶危害很大吗 奶茶的危害究竟有多大(4)

上文提到,植脂末的主要成分是氢化植物油。氢化植物油是一种典型的人工油脂,是普通的植物油通过加入氢,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进行反应形成的。如果氢化反应能够完全进行,则会得到完全氢化的脂肪。然而完全氢化的脂肪往往非常坚硬,对于食品行业来说,基本没有利用价值,因此市售的氢化脂肪都是没有完全氢化的脂肪。

但问题在于氢化反应是可逆的,在不完全氢化的条件下,一部分已经氢化过的脂肪分子会脱氢而变回不饱和脂肪。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一种新的物质,就是反式脂肪酸。

奶茶危害很大吗 奶茶的危害究竟有多大(5)

自然界中,食物可以给人体提供的脂肪酸可以分为三类,分别是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以及多不饱和脂肪酸。像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哺乳动物都能在体内以糖类、蛋白质或脂肪为原料合成,是机体储藏能量的主要形式。

而多不饱和脂肪酸,是无法在体内合成的。它主要用于构成细胞膜,是哺乳动物包括人在内所必需的脂肪酸,发挥着多种生理功能,也被称为人体必需脂肪酸。

但反式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在天然食物中的含量是极少的,它难于被人体消化吸收,长期大量食入后会造成多重生理功能障碍,是一种完全由人为刻意制造出来的食品加工原料,会对人体健康产生极大威胁。

奶茶危害很大吗 奶茶的危害究竟有多大(6)

人的生命需要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才能得以生存,特别是必需脂肪酸。必需脂肪酸可以调节人体的各种生理机能,并能排除人体内因摄入过量饱和脂肪酸后形成的多余脂肪。

但反式脂肪酸的存在会严重干扰必需脂肪酸在体内的代谢。体内必需脂肪酸减少,会影响身体的各种机能,像影响前列腺素的合成,引发前列腺炎;影响人体的免疫功能、心脑血管、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等,诱发高血脂、高血压、血栓、动脉粥样化等系列问题。

反式脂肪酸由于其空间阻碍作用和特有的稳定性,在进入人体后,极不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容易堆积在腹部,使肚子越来愈大,还会带来更隐匿的危害。

目前,有不少媒体对氢化植物油的危害进行了介绍,许多人认识到了氢化植物油的危害,所以很多食品生产商,会用另一种名称替代氢化植物油,像植物人造黄油、植物脂肪、植物起酥油、硬化脂肪、氢化脂肪等,都可能是氢化植物油。

奶茶危害很大吗 奶茶的危害究竟有多大(7)

为了使奶茶口感更好,喝起来有甜味,商家在制作时会放入大量的糖,更有甚者,会直接加入甜味剂。

有相关学者做过关于市面上一些品牌奶茶中糖分含量的调查。该调查发现,市场上所销售的奶茶中,绝大多数所售奶茶的甜度标注均不符合其声明的甜度梯度,其中有品牌甚至出现了“少糖”比“半糖”含糖量更高的情况;至于无糖奶茶,也鲜有商家制作出的无糖奶茶,能达到国标规定的无糖饮料中的糖含量标准。

奶茶危害很大吗 奶茶的危害究竟有多大(8)

在该份调查中还发现,有一份奶茶的含糖量达到了13.4g/100mL,这也就意味着,一杯500mL的奶茶中,竟有高达67g的糖,相当于一个鸡蛋的重量。可能有人对于这个概念很陌生,不就是五六十克糖嘛。然而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每日摄入的糖总量不超过50克。也就是说,一杯奶茶中的糖就已经超过了每日建议摄入量。

很多人对糖的印象停留在高热量、容易让人长胖上,其实远不止这些。糖同样可以让人上瘾,如同尼古丁一样。糖的存在会干扰人体内激素的分泌,让大脑持续接收到“继续摄入”的信号,使人上瘾,因此吃糖的人会越来越喜欢吃糖。糖含有高热量,但缺乏基本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对于人体而言,只能产生“空热量”,导致人发胖。

奶茶危害很大吗 奶茶的危害究竟有多大(9)

除了能让人上瘾外,糖还是多种慢性病的诱因之一。高糖饮食是诱发近视的因素之一,与长时间用眼、缺乏户外运动等并列;糖还可能会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的结合物会沉积在皮肤下,形成色斑。这也就是为什么经常摄入高糖食品的人,看起来更老的原因之一。

奶茶的主要成分是奶与茶。茶叶中含有的活性成分主要是茶多酚和咖啡因。茶多酚在抗氧化、抗病毒和降血脂等方面具有积极的调节作用,但是咖啡因对人体的健康存在有潜在的副作用。

奶茶危害很大吗 奶茶的危害究竟有多大(10)

咖啡因又名咖啡碱,是一种可从茶叶或者咖啡中提炼出的生物碱,具有一定的药理功能。它能使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因而具有增加警觉度,使人警醒,思维活跃加快的积极影响。

适度地摄入咖啡因,能够增进机能,提高大脑和身体的能力。在平时的工作学习中,为了缓解疲惫、提高注意力,通常来上一杯咖啡或者浓茶来提神,这就是咖啡因在起作用。

在一些奶茶店中,为了让奶茶茶味更浓,店家会加大茶叶的剂量,或者使用价格更为低廉,而且容易出味儿的茶粉,这无形中增加了奶茶中咖啡因的浓度。因此有些对咖啡因比较敏感的人,在喝完奶茶后,会出现兴奋、失眠等现象。

奶茶危害很大吗 奶茶的危害究竟有多大(11)

所以奶茶是不推荐晚上或者要休息的时候饮用的。根据2022年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在日常生活中要尽量避免含糖饮料,平常可以用白水代替饮料。

在阅读了以上关于奶茶主要成分的介绍后,应该会有不少奶茶爱好者想知道奶茶还能不能喝,要怎么样喝。下面来为大家介绍。

奶茶虽好喝,但不建议饮用

不少奶茶爱好者已经习惯了时不时来上一杯,甚至已经习惯了每天一杯,这突然不喝,心里像被猫挠一样,这是对奶茶上瘾了吗?需不需要去医院检查一下呢?

突然戒断奶茶不习惯,一方面有糖上瘾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可能是长期定点喝奶茶,养成了习惯。对于奶茶的戒断,其实就是对糖的戒断。在这个过程中,有心理以及生理上的不习惯,不用过于担心,属于正常反应。有些奶茶爱好者担心经常喝奶茶会对身体产生影响,可以挑个时间,去医院进行体检。

奶茶危害很大吗 奶茶的危害究竟有多大(12)

了解到了奶茶有诸多危害,但仍有不少奶茶爱好者舍不得口感丝滑、奶味十足的奶茶。那么奶茶真的是一点都不能喝吗?也不全是,偶尔可以喝上一杯奶茶,但为了身体健康考虑,还是不建议喝奶茶的。

总结

植脂末、茶叶、大量的糖以及各种食品添加剂是奶茶的主要成分,虽然奶茶口感不错,但其实也会给身体健康带来影响。在了解了奶茶主要成分以及危害后,您还敢一天炫上几大杯吗?

参考文献:

[1] 赵润茏,周若宇,张玥,王言频,叶晨,张明轩,许雅君.北京市某区市售奶茶糖含量测定及青年人群知信行调查[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21,12(06):2160-2165.DOI:10.19812/j.cnki.jfsq11-5956/ts.2021.06.017.

[2] 吳景仁.咖啡因的作用[J].中级医刊,1953(09):46.

[3]黄耿志,吴康,戴俊骋,刘晨,姚常成,唐婧娴,张旭,胡晓辉.奶茶经济的地理学批判与研究议题[J].经济地理,2021,41(12):1-11.DOI:10.15957/j.cnki.jjdl.2021.12.001.

[4]刘宁宁,李星宇,付静,李新生.奶茶的研究进展[J].食品工业,2022,43(01):246-250.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