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rjordan23pe测评(不负责球鞋评测)

HCID:大维石

airjordan23pe测评(不负责球鞋评测)(1)

airjordan23pe测评(不负责球鞋评测)(2)

NBA季後赛最近火热开打,首轮之中爵士跟快艇的激战被视为两队实力最接近的一组对决之一。第一战之中挺身而出的爵士老将Joe Johnson在枪响之前的抛投绝杀了快艇队,成为了球队英雄。而他脚上的Ultra Fly 2也从原先的默默无闻霎时间受到了众人的瞩目。虽然同样名为Ultra Fly,但是一代跟二代不论外观或是配置都有明显不同,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Ultra Fly 2的实战表现如何吧!

▼老当益壮的Joe Johnson今年在季後赛打得风生水起(图片取自网路)

airjordan23pe测评(不负责球鞋评测)(3)

▼Jimmy Butler身為Ultra Fly系列一代的官方代言人,二代當然也不能缺席(图片取自网路)

airjordan23pe测评(不负责球鞋评测)(4)

▼Joe Johnson在2017年纪後赛屡建奇功,第一轮第一战甚至投出绝杀球,多给他一点画面吧!(图片取自网路)

airjordan23pe测评(不负责球鞋评测)(5)

airjordan23pe测评(不负责球鞋评测)(6)

▼看样子小灰灰好像还满喜欢这双鞋的

airjordan23pe测评(不负责球鞋评测)(7)

airjordan23pe测评(不负责球鞋评测)(8)

1. 前后Zoom Air缓震 感受明显

在我一边测试这双鞋的时候,感谢快传体育的拆解,让我们很明显地看见了前脚掌扇形Zoom Air,而後脚跟居然罕见的使用的类似於LeBron系列使用的六角形Zoom Air。後脚跟的部分虽然只有一颗不大的六角形Zoom Air,但是踩起来感觉非常明显,前脚掌的扇形Zoom Air也是,让这双鞋非常意外地成为近期我买到千元人民币上下,缓震却异常优秀的一双鞋!

前一代的Ultra Fly仅有前脚掌的九宫格Zoom Air,我个人没有穿过,舒适度我不敢说,但是换成现在的前後脚掌都有缓震肯定是更适合多數人的需求。而且Ultra Fly 2即便缓震效果明显,也没有感觉启动速度被牺牲掉,整体设计非常适合活动力较强的摇摆人类型球员,我好像已经很久没有写到适合跳跳人穿的球鞋啦!

▼前脚掌外底的形状大概可以猜出是扇形Zoom Air

airjordan23pe测评(不负责球鞋评测)(9)

▼後脚跟意外地使用六角形的Zoom Air

airjordan23pe测评(不负责球鞋评测)(10)

2. 包覆紧实 保护也不错

这双鞋在外型设计上跟Jordan 15非常相似,相信很多老球迷一眼就能看出来,根据我粗浅的印象上脚的感觉也有点类似。Ultra Fly 2的包覆可以说是超级紧实,一体式内靴设计,大开口的鞋帮,Flightweb的鞋带系统都让这双鞋的包覆性无可挑惕。

当然还有非常明显的鞋子外侧的防侧翻设计,保护喜欢切入的球员避免脚踝扭伤。後脚跟内置TPU将脚的固定发挥完美。中底之下虽然没有碳板,但是有TPU支撑板,基本上作用跟碳板差不多,同样对脚底的支撑与抗扭转有所提升。

另外,鞋面的材质由部分的织物以及合成材质,确保了脚背部分的舒适性,以及脚趾部分的坚固性。话说我本人在场上被扎扎实实的用力踩了一下脚趾,原本以为要瘀血了,但是没想到只是轻微不适而已,看来靠近脚趾这一层的合成材质确实是非常强韧!相比较之下Ultra Fly一代软Q软Q的Kurim材质比较不得人心,看来换成二代的合成与编织材质混用是比较实用的做法!

▼相信很多老鞋迷一眼就能认出Ultra Fly 2跟Jordan 15在外型上有很多相似之处(图片取自网路)

airjordan23pe测评(不负责球鞋评测)(11)

▼一体式内靴包覆性相当不错

airjordan23pe测评(不负责球鞋评测)(12)

▼後脚跟内置TPU对固定效果有很好的帮助

airjordan23pe测评(不负责球鞋评测)(13)

▼防侧翻设计对切入型球员提供了多一层保护

airjordan23pe测评(不负责球鞋评测)(14)

▼Flightweb让整体的包覆性更好

airjordan23pe测评(不负责球鞋评测)(15)

▼鞋底TPU支撑板起到了跟碳板类似的作用

airjordan23pe测评(不负责球鞋评测)(16)

airjordan23pe测评(不负责球鞋评测)(17)

1. 鞋型过窄 略顶脚趾

记得我写过CP3.X那种超级窄的感觉吗?这双鞋可以说是更窄啦!Nike / Jordan的一体式内靴已经很难套上腳了,套上去之後感觉就像把丝袜套在头上一样难受,不过我本人是没有用丝袜套过头。穿Ultra Fly 2必须让脚多一点适应时间把鞋子稍微「撑」一下。如果在试穿的时候就感觉到明显不舒服,那建议就不要买啦!

之前有提到Ultra Fly 2的鞋面有部分是合成材质,略偏硬,有很好的保护作用,但是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如此,在经常做急停动作之後大拇指会有点疼痛。还有鞋帮凸出来的假鞋舌常常会挡到双手绑鞋带拉紧的点,导致鞋带偶尔会绑不紧,让这个漂亮的设计意外地成为了一个小小的缺陷。

▼超级窄的设计连我是窄脚的人都觉得有点挤

airjordan23pe测评(不负责球鞋评测)(18)

▼有着漂亮飞人logo的小鞋舌,却意外地常常卡住绑鞋带的角度而绑不紧

airjordan23pe测评(不负责球鞋评测)(19)

2. 抓地力一般般

Ultra Fly 2的抓地力其实并不算差,只能说是一般般,大概在我穿过的球鞋之中排名中间。在有灰尘的场地表现并没有特别优秀,但是也没有特别烂,但是我还是心一狠把他归类到缺点来了。因为今年我写过的几双Jordan Brand,除了CP3.X抓地力非常好之外,Jordan 31跟M13的抓地力都不算好,尤其价格吓人的Jordan 31抓地力一直让人担忧,有点不可原谅。

我入手的Ultra Fly 2是橡胶底的XDR版本,但是抓地力也没有很突出,不确定是鞋底材质不好,还是放射状的弧形纹路没有很好的摩擦力,总之表现就是不如预期。这点真的是很可惜很可惜,抓地力在每一个品牌的每一个等级的球鞋都是有好有坏,可见并不需要很高科技才能拥有很好的抓地力,跟缓震与鞋面科技方面不一样。但是无论哪个时代,哪个品牌,哪个等级,球鞋的抓地力却无法做到维持一个高水平,我觉得真的非常遗憾。

▼外底的纹路还算漂亮,但是抓地力一般

airjordan23pe测评(不负责球鞋评测)(20)

airjordan23pe测评(不负责球鞋评测)(21)

☆☆☆☆☆☆☆☆☆

8.5颗星

airjordan23pe测评(不负责球鞋评测)(22)

除了抓地力普通之外,这双鞋其他部分我真的很喜欢,而且是超过我预期的喜欢。甚至像我说的,Ultra Fly 2的抓地力其实也没有很差,只是没有到达高标而已。纯白的鞋身宛如洁白无暇的少女,是我最喜欢的配色之一,不过一不小心就会弄脏,要好好保护清理!我喜欢穿这双鞋打球,缓震比多数球鞋来的舒适,而且定价是以Jordan Brand来说还算佛心的1100人民币,现在特价也不少了,是一个性价比相当不错的实战好鞋!

不过多数Nike / Jordan的鞋型还是喜欢设计的比较窄,例如KD系列,刚上市没多久的PG1,还有这双Ultra Fly 2,鞋型都是超级超级窄,比进台大或北大的门还要窄的窄,对於亚洲人脚型其实不是非常适合。如果买大半码或一码,可能内长又会过长,所以不免有点尴尬。如果他的抓地力再提升一点,我会给他更好的评价,跟M13一样,真的很可惜因为抓地力没能表现得更好而少了一点分数。

欢迎大家有任何问题在底下留言,我会尽我所能的一一回答。顺便广告一下我很多球鞋评测完还是很新的状态下是会出售的喔,一般size US9.5或是43码的朋友有兴趣请多多留意罗!

airjordan23pe测评(不负责球鞋评测)(23)

app地址:http://goto.hupu.com/?a=goClick&id=12640

欢迎关注poisonapp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