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复习碳和碳的化合物(碳和碳的化合物及实验探究)

碳和碳的化合物及实验探究

1、 选择题(每题3分)

1.关于金刚石、石墨、C60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都属于碳单质 B: 都由碳原子构成 C: 都具有导电性 D: 完全燃烧产物不同

2.下列有关碳单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金刚石、石墨充分燃烧的产物都是二氧化碳

B: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C: 书写档案时规定使用碳素墨水,是因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D: 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硬度最大的物质

3.十八世纪,拉瓦锡用放大镜聚集日光使玻璃罩内的金刚石燃烧,得到二氧化碳。坦南特进一步研究确认金刚石仅由碳元素组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金刚石属于有机物 B: 金刚石燃烧过程放出热量

C: 金刚石具有可燃性 D: 聚集日光使温度达到金刚石的着火点

4.在化学上,把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种单质互称为“同素异形体”。下列各组物质不属于同素异形体的是( )

A: 红磷和白磷 B: 金刚石和石墨 C: 氧气和臭氧(O3) D: 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

5.按下图所示装置,持续通入气态物质X,可以看到玻璃管中有红色物质生成,无水CuSO4变蓝,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X不可能是( )

初中化学复习碳和碳的化合物(碳和碳的化合物及实验探究)(1)

A: 氢气和水蒸气 B: 氢气和二氧化碳 C: 一氧化碳和氢气 D: 一氧化碳和水蒸气

6.下列物质的用途、性质均正确且有对应关系的是( )

选项 物质 用途 性质

A 石墨 电池电极 石墨很软

B CO 冶炼金属 CO有可燃性

C 熟石灰 改良酸性土壤 熟石灰显碱性

D 小苏打 治疗胃酸过多 小苏打易分解

7.为避免汽车尾气中的有害气体对大气的污染,目前最有效的方法是给汽车安装尾气净化装置,其净化原理是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X=2

B: 最终排放的汽车尾气是混合物

C: 反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由 2价变为0价 D: 该反应生成的N2和CO2的质量比为1:2

8.由N2、CO、CO2组成的混和气体,依次通过足量灼热的CuO和NaOH溶液后(假设每次反应都能进行完全),气体的组成变为( )

A:N2、CO2 B: N2 C: CO2、CO D:、N2、CO

9.清华大学研究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纳米纤维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甲醇,其微观示意图如图(图中的微粒恰好完全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初中化学复习碳和碳的化合物(碳和碳的化合物及实验探究)(2)

A: 丁的化学式为H2O,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B: 参加反应的甲与乙的质量比为3:1

C: 甲是单质,乙、丙、丁均为氧化物 D: 该反应体现了无机物可以转化为有机物

10.实验方法多种多样。下列方法不能达到目的是( )

A: 用灼热的CuO区别CO和CO2 B: 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CO2

C: 用燃着的木条区别N2和CO2 D: 用带火星的木条对氧气验满

11.O2和CO2总与我们如影随形,下列关于它们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O2具有助燃性,而CO2可用来灭火 B: 空气中O2过多无害,而CO2过多会形成酸雨

C: 它们都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D: 自然界里它们可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相互转化

12.关于碳循环和氧循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碳循环和氧循环分别是指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循环

B: 碳循环和氧循环过程中均发生了化学变化

C: 绿色植物的生长过程,既涉及碳循环,又涉及氧循环

D: 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

二、实验与探究题

13.(12分)某同学为了探究木炭和氧化铜在高温条件下生成的气体产物的成分,提出了如下猜想:

a.可能是二氧化碳; b.可能是一氧化碳。

并设计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预期的实验现象及结论如下:

Ⅰ.若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气体为二氧化碳;

Ⅱ.若澄淸的石灰水不变浑浊,则气体为一氧化碳。

初中化学复习碳和碳的化合物(碳和碳的化合物及实验探究)(3)

请你分析并回答:

(1)该同学的猜想是否严谨?请你说明理由 ; 。

(2)设计一个实验,验证(1)中你的理由。请简述你的实验方案 。

(3)该实验装置存在的缺陷是 。

(4)反应结束时,停止实验的操作步驟是 。

(5)实验后发现试管①内壁上附着不易用试管刷洗净的固体生成物,清洗试管①的方法是 。

14.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己知A为黑色固体单质,B为红棕色粉末,G为紫红色固体单质,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回答问题。

初中化学复习碳和碳的化合物(碳和碳的化合物及实验探究)(4)

① 写出化学式:A ;B 。

② 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③ 反应Ⅲ的化学方程式为 。

15.(4分)如图A、B、C、D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四种物质。其中A为黑色单质,D为红色单质,B、C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气态化合物。“”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省略)。请回答:

初中化学复习碳和碳的化合物(碳和碳的化合物及实验探究)(5)

(1)C的化学式是 。

(2)B的一种用途 。

(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16.(11分)(1)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实验装置探究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初中化学复习碳和碳的化合物(碳和碳的化合物及实验探究)(6)

请根据实验装置和实验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 探究二氧化碳与碱反应时,将装置A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装置D未出现浑浊,原因是

;可将二氧化碳先通过装置 再通入装置D,理由是 (用化学式表达);

②探究二氧化碳与水反应时,实验分两步进行,首先将二氧化碳通过石蕊溶液浸泡的干燥纸花,再将二氧化碳通过石蕊溶液浸泡的湿润纸花,这样做的目的是 ;结合上图实验,装置正确的连接顺序是 (填序号)。

17.(12)某混合气体中含有CO、CO 2、SO 2三种气体。 某兴趣小组对此进行了探究。

【查阅资料】

I.SO 2 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易与高锰酸钾溶液反应而被吸收,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II.CO 和CO 2均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也不与高锰酸钾溶液反应。

III.CO 与CuO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 CuO ===Cu CO 2。

初中化学复习碳和碳的化合物(碳和碳的化合物及实验探究)(7)

【实验探究】为验证这三种气体, 同学们在老师指导下, 设计并进行如下实验:

【事实与结论】通过实验验证了以上三种气体的存在, 请完成下列空格:

(1)装置 E 的作用是 ; 装置 F 的作用是 。

(2)能证明气体中含有 SO 2的现象是 ,含有 CO 2的现象是 。

【反思与评价】若将装置①和装置②互换, 则无法验证的气体是_________(填写化学式)。

18.(9分)为了解甲酸的分解产物,实验小组进行了以下探究:

【查阅资料】甲酸(HCOOH)的熔点为8.60C,能分解生成两种物质。

【提出猜想】 实验小组对甲酸的分解产物提出了猜想:

猜想1. H2 和 CO2;猜想2. CO和 H2O。

【设计实验】20度时,甲酸的状态为 ;从图一装置中选择合适的装置 (填序号)对甲酸进行加热。为了加快分解速率,实验小组加入了催化剂,反应后将分解产物通入图二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预测】若猜想1成立,则D中的实验现象应为 。

【进行实验】实验中观察到C处瓶内出现大量水珠,F处玻璃管中出现的现象为

,甲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

【交流拓展】资料表明,不同条件下,甲酸的分解产物不同,猜想1和猜想2均能成立。据此小新对甲酸的分解产物又提出新猜想:猜想3.H2O和CO2;猜想4.CO和H2。经讨论认为无需进行实验就能确定猜想3和猜想4都错误,理由是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