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无题唐李商隐第一首(每天一首唐诗宋词)

唐·李商隐《无题二首·其二·重帏深下莫愁堂》(书法作品为自创,文字、图片为自创)

重帏深下莫愁堂,臥後清宵細細長。

神女生涯原是夢,小姑居處本無郎。

風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誰教桂葉香?

直道相思了無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古诗无题唐李商隐第一首(每天一首唐诗宋词)(1)

【注释】

①莫愁堂:指女主人公所居的堂屋。

②神女生涯原是梦:楚王梦中与巫山神山相会,故说“原是梦”。神女:即宋玉《神女赋》中的巫山神女。

③小姑句:南朝乐府《神弦歌·清溪小姑曲》:“小姑所居,独处无郎。”

④风波句:意谓菱枝虽是弱质,却不相信会任凭风波欺负。

⑤谁教:谁令。言桂叶虽具芬芳美质,然月露竟不滋润而使之飘香。

⑥直道两句:意谓即使相思全无好处,但这种惆怅之心,也好算是痴情了。直道:即使,就说。了:完全。清狂:旧注谓不狂之狂,犹今所谓痴情。按:如作狂放解本也通,但既把中人作为女子解,那么,还是作痴情解较切。直道:即便说。

古诗无题唐李商隐第一首(每天一首唐诗宋词)(2)

【翻译】

重重帷幕深垂,我孤居莫愁堂;

独卧不眠,更觉静夜漫漫长长。

巫山神女艳遇楚王,原是梦幻;

青溪小姑住所,本就独处无郎。

我是柔弱菱枝,偏遭风波摧残;

我是铃芳桂叶,却无月露香。

虽然深知沉溺相思,无益健康;

我却痴情到底,落个终身清狂。

古诗无题唐李商隐第一首(每天一首唐诗宋词)(3)

【作品简介】

《无题·重帏深下莫愁堂》的作者是李商隐,《无题重帏深下》是唐朝著名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词内容丰富,寓意深远,措辞婉转,而意极沉痛。被选入《全唐诗》的第540卷第118首。

李商隐的七律无题,艺术上最成熟,最能代表其无题诗的独特艺术风貌。这首七律无题,内容是抒写青年女子爱情失意的幽怨,相思无望的苦闷,又采取女主人公深夜追思往事的方式,因此,女主人公的心理独白就构成了诗的主体。她的身世遭遇和爱情生活中某些具体情事就是通过追思回忆或隐或显地表现出来的。写少女醒后细品梦中的情景,必然若失,徒自伤感,并表示为了爱情甘愿受折磨,决心追求幸福。

这首诗侧重于抒写女主人公的身世遭遇之感,写法非常概括。一开头就撇开具体情事,从女主人公所处的环境氛围写起。层帷深垂,幽邃的居室笼罩着一片深夜的静寂。独处幽室的女主人公自思身世,辗转不眠,倍感静夜的漫长。这里尽管没有一笔正面抒写女主人公的心理状态,但透过这静寂孤清的环境气氛,读者几乎可以触摸到女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感觉到那帷幕深垂的居室中弥漫着一层无名的幽怨。

古诗无题唐李商隐第一首(每天一首唐诗宋词)(4)

【创作背景】

汪辟疆先生就以为是大中五年(851)义山应柳仲郢辟,将赴东川,绝意令狐之诗。亦可备一说。诗中所用神女与楚王遇合原是一梦以及小姑独处本无依托的典故,与菱枝遭风波摧残,桂叶无月露滋润的描写,尽管如此而痴情未改的表白,与李商隐的人生际遇完全相通,故托意身世之说亦自可通。

古诗无题唐李商隐第一首(每天一首唐诗宋词)(5)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溪)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古诗无题唐李商隐第一首(每天一首唐诗宋词)(6)

赛大家集字帖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