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万里与哪三个人并称南宋四大家 南宋诗人杨万里的好友在湖南常宁做一名小官

杨万里与哪三个人并称南宋四大家 南宋诗人杨万里的好友在湖南常宁做一名小官(1)

落日余晖下的湖南常宁市县城风光

在我们国家里,只要稍微读书识字的人,都会背诵这样一首古诗,“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这首诗的作者就是南宋大诗人杨万里。杨万里,号诚斋,今江西吉水县人,吉水县归吉安市管辖,吉安市是百分之六十以上的常宁人五百年前的家乡。杨万里与陆游、尤袤、范成大齐名,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

杨万里与哪三个人并称南宋四大家 南宋诗人杨万里的好友在湖南常宁做一名小官(2)

杨万里在年轻的时候就高中进士,八十而终,晚年又被朝廷封为庐陵郡开国侯,去世后被上谥号“文节”。儿子也品学兼优,后来官至知府,可谓一辈子荣耀等身,风光无限。但是其又为官清廉,告老还乡以后仅有陋室数间遮风避雨。陆游曾经称赞道:文章有定价,议论有至公。我不如诚斋,此评天下同。

杨万里与哪三个人并称南宋四大家 南宋诗人杨万里的好友在湖南常宁做一名小官(3)

话说杨万里有一个好朋友,名字叫做葛齐松,字子固,当年远离家乡来到湖南省常宁县,今常宁市做了一个县丞,县丞是一个很小的官职,低于县令,属于正八品,工作内容跟县里的主薄差不多,大概相当于以前县以下,乡镇以上的设立的区公所里的区长。宋朝时的官员名称非常古怪,什么差拔、节级、押司、管营、虞侯、县丞、主薄、提辖、都头、平章事、枢密使等等不一而足,只有到了明清以后,官员的称谓才与现在相近。总之,当时县令都叫做“七品芝麻官”,那么县丞也就更小了。虽然杨万里一直做着大官,后来又以文人封侯,却与葛县丞一直联系密切,互相书信往来,并且常常把自己的诗作寄给对方赏析品评。

杨万里与哪三个人并称南宋四大家 南宋诗人杨万里的好友在湖南常宁做一名小官(4)

传说杨万里一辈子写了约两万首诗,流传下来的并不多。其中有两首诗就是他唱和葛县丞的,反而流传至今。其中第一首诗如下:

跋常宁县丞葛齐松子固衡永道中行纪诗卷

宜江风月冉溪云,总与诚斋是故人。

老向烟波诗句里,一朝双看两州春。

杨万里与哪三个人并称南宋四大家 南宋诗人杨万里的好友在湖南常宁做一名小官(5)

湖南省常宁市天堂湖风光

这首诗的题目有点长,不细细品味还有点不通顺的感觉。翻译一下就是为曾任常宁县丞的葛齐松,字子固这个人写的关于衡阳到永州一路上游玩所写下的诗集题的跋。宜江指的就是流经常宁县的宜水河,冉溪指的是永州的一条小溪,当年柳宗元曾经在溪边盖房子居住,并写了一首诗,名字就叫《冉溪》。前两句诗的表面意思是居住在常宁宜水河边的葛县丞和住在冉溪边的唐朝的柳宗元都是我杨万里的神交之友,字里行间却隐含着盛赞葛县丞是一个有才能的人,却跟柳宗元一样不受重用,而闲居在常宁县的宜水河边。

杨万里与哪三个人并称南宋四大家 南宋诗人杨万里的好友在湖南常宁做一名小官(6)

杨万里为葛县丞写的第二首诗名字叫做《跋葛子固题苏道士江行图》,诗全文如下:

江行图上指君山,寄语烟波不用看。

烝水买船归霅水,全家般入画图间。

杨万里与哪三个人并称南宋四大家 南宋诗人杨万里的好友在湖南常宁做一名小官(7)

这首诗中的烝水,就是指现在的蒸水,发源于邵东和祁东交界处,流经衡南县、衡阳县入湘江,所以这一段的湘江又叫做蒸湘。霅水,是若水之异名也。水深不可测,故名霅水。杨万里就是看了葛县丞寄给他欣赏的一张苏道士在江边行走的画之后,就盛赞湖南省的风景秀丽,山水如画!

杨万里与哪三个人并称南宋四大家 南宋诗人杨万里的好友在湖南常宁做一名小官(8)

葛县丞,一个不入流的小官。在常宁县一千多年的建县史上,做过这里的县丞的人多如牛毛。所以,就连葛县丞的生平事迹都不可考证。他是哪里人?又到了哪里去?最终归宿如何都无法得知。但是,正是因为他与大诗人杨万里的交往,才在历史的长河里留下了这两首名诗,也让常宁县这个名字在宋朝出现在文人墨客的咏叹中。当那些才子佳人背诵着杨万里的名句时,常宁县这个普通的小县城也跟着熠熠生辉了!

杨万里与哪三个人并称南宋四大家 南宋诗人杨万里的好友在湖南常宁做一名小官(9)

常宁市天堂山杜鹃花开时的美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