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点痕迹只为(如此留痕要不得)

一位领导下基层检查指导工作,到某部队时,见每项工作都很注意“留痕”,以至于连早操喊的什么口令,晚餐吃的什么主副食,都点滴不漏地记录领导问为什么要这样做?基层干部回答说,上面一再强调工作要“踏石留印、抓铁有痕”,如果干工作不注意“留痕”,那就显示不出抓好工作的决心和力度了,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留点痕迹只为?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留点痕迹只为(如此留痕要不得)

留点痕迹只为

一位领导下基层检查指导工作,到某部队时,见每项工作都很注意“留痕”,以至于连早操喊的什么口令,晚餐吃的什么主副食,都点滴不漏地记录。领导问为什么要这样做?基层干部回答说,上面一再强调工作要“踏石留印、抓铁有痕”,如果干工作不注意“留痕”,那就显示不出抓好工作的决心和力度了。

这个回答值得注意,实际工作中对这一问题作如此理解的绝非仅此一例,稍加分析便知,这个单位的做法并不是“抓铁有痕”,而是一种“痕迹主义”,是用“痕迹主义”诠释和替代“抓铁有痕”。

“抓铁有痕”和“痕迹主义”是两个迥然不同的概念。“抓铁有痕”,是一种严肃的工作态度和严格的工作标准,讲的是扎扎实实的工作作风,追求的是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而“痕迹主义”只追求工作过程的痕迹,只求做过了,不管是否做到了、做好了、做实了,只为留下痕迹给人看。一定程度上说,“痕迹主义”不仅是对“抓铁有痕”的背离,而且直接影响工作落实的成效。

把“痕迹主义”当作“抓铁有痕”,不是简单地用“误读”“误解”便能开脱的,根本上是形式主义在作祟。在有的同志看来,“抓铁有痕”不能空嘴说白话,要“立此存照”来证明。那么如何证明自己工作认真细致、一丝不苟呢?最好的办法就是凡事都留下痕迹。这样,无论你怎么检查、如何察看,我都可以拿出真凭实据。也就是说,只要“痕迹”留得多、留得细,你就不能说我没有做到“抓铁有痕”。

如此,个中问题就暴露出来了,就是这些同志抓工作,首先考虑的不是质效、不是联系实际、不是创新发展,而是如何应对检查和监督。这样把应对检查和监督作为抓工作首先考虑的问题,怎能不产生形式主义?

抓工作要不要留痕?必要的痕迹不能不留,比如部队战备值班情况,党委民主生活会上的发言,执行重大任务的过程等,应该有相对完整的记录。对这些进行记录,主要是为了与实践相对照,也为今后留下应有的资料。该记的不仅要记,而且还要记好、记完整。与之相反,不分轻重、不讲主次,给单位工作的各方面、全过程记流水账,这不仅毫无益处,也浪费人力物力,使官兵陷入毫无意义的事务中。

真正理解了“抓铁有痕”的涵义,是绝不会搞“痕迹主义”的,因为“抓铁有痕”的工作指向只有一个,那就是实实在在、十分过硬的成效。比如抓理论学习,不只看组织了多少次活动、大家写了多少笔记,更看大家思想观念是否真正转到理论学习要求上来,是否在实践中做到活学活用。再如抓军事训练,不只看是否走完了训练程序,是否在训练中加班加点,更看是否能与战场对接,确保训练效果达到实战要求,提升了战斗力。又如抓部队管理,不只看出了什么新招高招,更看是否坚持了依法治军、从严治军,管理中的各项工作是否达到了条令条例和规章制度的要求和标准。“抓铁有痕”要求所有过程必须服从于效果,只有实现理想的效果,其过程才有意义,反之,再美的过程都不过是不中用的花架子。

当前,部队各项工作和战备任务都很繁重,特别是在编制体制调整改革之后,为适应新的编制体制,不仅涉及到军事训练转型,还有管理模式、工作方式的调整。更重要的是,在世界军事竞争不断加剧,风险和挑战明显增多,我军“两个能力不够”“两个差距很大”问题尚未根本解决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更要端正工作态度,明确工作目的,以“抓铁有痕”的精神状态抓好各项工作落实,抓好自身能力提高,使部队各项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

(作者单位:陆军第78集团军某旅)

来源: 解放军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