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王阳明的读书心得(在读生与死明季士大夫的抉择)

来源:【嘉兴日报-嘉兴在线】

读王阳明的读书心得(在读生与死明季士大夫的抉择)(1)

何冠彪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4043人,这是清朝所发布明末殉国之士的官方数字,乾隆撰文感慨:“以明季死事诸臣多至如许,迥非汉、唐、宋所可及。”为什么明末殉国者如此众多,乃至居历朝之冠?对此,学者何冠彪聚焦于明末殉国者中的士大夫群体,在其著作《生与死:明季士大夫的抉择》一书中,从梳理明末殉国士大夫人数入手,系统探讨了这一群体殉国的主要原因,他们面对忠孝的艰难抉择,呈现的立场和心态,以及同时代人对他们的评价等。

生与死,对于个体而言,可谓两个极端,一个是开始,一个是消亡。然而,若放到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去审视,所谓的“生”不过是行尸走肉般的存在,“死”反倒成了唤醒民智的开始。何冠彪通过对大量历史人物生死抉择的剖析,再现了王朝易代之际的个体命运:既有史可法、瞿式耜、刘宗周、黄道周等人的慷慨就义,也有陈确、屈大均、魏禧等士大夫遗民的羞愧与痛苦。

即便同为殉国,其背后的意义也判若云泥。书中把明末殉国士大夫分成了消极退缩和积极进取两种类型,前者如刘宗周,在朝廷覆亡后随即自杀,又或者是稍作观望或抵抗之后,感到形势不妙而自杀;后者如黄道周,不顾环境如何恶劣,抗争到最后一刻,在走投无路的绝境下才自杀,或被敌人逮捕后不屈而死。何冠彪指出,积极进取的殉国者是性格刚毅的人,虽然他们也感到“天地宽大难可量,此时伸展不盈尺”,却不怕千挫百折,坚持抗争到底。严格来说,这类人的殉国,不在他们死亡的那一刻,当他们决定投身于抗清行列时,就已视死如归,踏上了殉国的第一步。

自古忠孝难两全。明亡之际,士大夫在作出殉国的抉择时,还需兼顾忠孝的取舍问题。有些人为了赡养年老的父母,而被动苟活于世,这也使得他们在日后的岁月里,生活在罪恶感之中。何冠彪以“未死皆缘母已老”的读书人陈确为例,讲述了他常因自己不能尽忠而感到内疚,每当想起已殉国的友人而自惭形秽。入清后,陈确虽然剃发,但始终坚持在服饰上的特色,比如用竹编织“云冠”“明冠”“湘冠”,四季轮流佩戴,这样既可避免以剃发示人,又蕴含“如云开之见日与月”的故国情怀。后来,陈确更是提出了“忍死”比“速死”艰难的生死观,其隐忍求存的痛楚可见一斑。

家国存亡之际,主动选择苟且偷生的人也不乏少数,如降清、仕清的文坛领袖钱谦益,当然这一群体不在此书谈论的范畴。不过,值得玩味的是,该书的书封上,录有三篇传记的节选,传主均为一代才女、钱谦益的夫人柳如是。陈寅恪在《柳如是别传·缘起》中,表明以其表彰“我民族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另外两篇,则更以柳如是的大义凛然衬托钱谦益的屈服依附,“乙酉五月之变,君(柳如是)劝宗伯(钱谦益)死,宗伯谢不能。君奋身欲沉池水中,持之不得入。”此中意味,不言而喻。

回顾历史,多少士人风骨,铮铮作响,掷地有声。自古以来,我国知识分子就有“以身许国、忧国忧民”的志向和传统,形成了传承千年的士大夫气节。这一股浩然正气,曾似日月高悬于长空,曾若江河澎湃于大地,为中华民族精神注入了持久而深沉的力量。

本文来自【嘉兴日报-嘉兴在线】,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