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郊的重镇(燕郊睡城背后的地理思考)

“睡城”也称为“卧城”,主要指大城市周边的大型社区或居民点,这些人口相对集中的区域,由于缺乏成熟如衣食住行、商业休闲、教育娱乐等区域功能的城市配套,人口虽大量入住,但也就是局限于晚上回家睡觉,白天照样开车或者乘车往市中心赶着上班。在中国的北京,通州、天通苑、回龙观、望京等地区皆被称为“睡城”。关于睡城,地理人如何命制试题呢?今天的热点地理咱们一起来探究吧。

新闻追索

燕郊商住房价暴跌2/3!

距离北京近30公里的河北燕郊,被视为北京楼市的晴雨表。过去8个月的时间里,随着3月和6月河北省廊坊地区两次出台严格的限购政策,燕郊二手住宅单价普遍下跌1万元,商住房总价跌去三分之二。当地有中介称,许多投资客已经“赔掉了首付”。

曾经被冠以“睡城”之名的燕郊,如今受楼市拖累,更显疲态。

近日,华夏时报记者走访了具有环京楼市“晴雨表”之称的北三县燕郊,探清了这里楼市的现状,据他们披露:

1.半年前还是门庭若市、人满为患的燕郊售楼一条街,如今已是门可罗雀、无人问津。

2.随着3月和6月河北省廊坊地区两次出台严格的限购政策,燕郊的房价经历了2014年后的又一次高空跳水,二手住宅单价普遍下跌1万元,三、四月份均价仍是3万多。

3.个别楼盘甚至暴跌2/3。二手公寓住宅中,天洋城四代单价1.2万-1.3万,比起4月份的高点3万多元已经下跌了三分之二,也即67%左右。

早在今年8月,就有许多媒体爆料燕郊楼市成交量与房价皆已入冬,当时的数据显示,燕郊住宅成交量下跌了80%,房价普降30%。两三个月后的今天,燕郊楼市成交量继续低迷,房价相比于7、8月每平米又下降了2000元左右。

中介一条街仅剩招牌

“燕郊现在房价确实很低,都有点低得变态了。”在有“中介一条街”之称的京榆大街上,一名中介说。

据某中介介绍,而他所在的门店附近的小区最近3个月只卖出去两三套房子,价格从2.7万直降了1万,仍然无人问津。放眼整条街,“转租”字样随处可见,许多店面都已经空置了四五个月。

旧店转不出去,新店还在接二连三地倒闭。一家销售旅游地产的中介,楼顶的字牌仍然用红布蒙着,没有正式营业,就已经上锁转租了。

粗略统计,现在的京榆大街上,房地产中介门店的空置率可达五成以上,曾经摩肩接踵的“中介一条街”也在限购的重压下名存实亡。

试题测试

“睡城”主要指的是大城市周边的大型社区或居民点,这些人口相对集中的区域虽大量入住,但也就是局限于晚上回家睡觉,白天开车或乘车往市中心上班。读下图,完成1~3题。

燕郊的重镇(燕郊睡城背后的地理思考)(1)

1.和“睡城”的形成关系最小的是( )

A.房价较低 B.就业机会较少

C.交通便捷 D.购物方便

2.若左图中①~⑥表示不同等级的商品,y表示人均购买商品频率(次/年),甲乙丙表示三个中心地。则三个中心地等级由高到低依次为( )

A.甲乙丙 B.乙丙甲 C.甲丙乙 D.丙甲乙

3.若左图中y表示地价的变化情况,①为研究起点,⑥为研究终点。右图为到达中心城区的交通等时线分布图(单位:小时),仅考虑图中因素,与左图中丙线的起伏变化最为吻合的研究路径为( )

A. L1→L2 B.L3→L4 C. L5→L6 D.L7→L8

【答案】1.D 2.B 3.A

河北小镇燕郊,毗邻北京市通州区,随着北京市城市空间“东移南扩”,燕郊成了白天比较冷清、晚上很热闹的“睡城”,每天大约40万人中的80%乘公交到北京上班,燕郊镇虽然早已是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但大部分产业仍以房地产为主。完成4—6题。

4.燕郊成为“睡城”的直接原因是

A.北京市产业转移 B.北京房价不断攀升

C.燕郊环境质量好 D.燕郊基础设施完善

5.目前“睡城”燕郊面临最大的问题是

A.交通压力增大 B.环境污染严重

C.就业压力增大 D.治安问题突出

6.燕郊要摆脱“睡城”,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切实可行的措施是( )

A.改善与北京之间的交通

B.控制燕郊的房产开发

C.降低北京房价,减少跨省上班

D.发展高新产业和第三产业

【答案】4.B 5.A 6.D

城市首位度一般用一个地区最大城市与第二城市经济规模之比来表示。京津冀城市群由北京、天津两大直辖市和河北省的13个城市组成,其中北京、天津、保定、廊坊组成中部核心区。图3是大都市的形成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7-8题。

燕郊的重镇(燕郊睡城背后的地理思考)(2)

7. 有关大都市群形成过程说法正确的是

A. 第一阶段周边都市主要是“睡城”

B. 第二阶段产业活动以集聚为主

C. 第三阶段边缘城市城市职能相似

D. 整个过程中心城市首位度上升

8. 有关京津冀城市圈说法正确的是

A. 促进技术和产业向北京集中

B. 城市圈内低级城镇数量较多

C. 圈内城市发展水平差异较小

D. 经济水平高于长三角城市群

【答案】7.A 8.B

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睡城”也称为“卧城”,主要指的是大城市周边的大型社区或居民点,这些人口相对集中的区域,由于缺乏成熟如衣食住行、商业休闲、教育娱乐等区域功能的城市配套,人口虽大量入住,但也就是局限于晚上回家睡觉,白天照样开车或乘车往市中心赶着上班。燕郊隶属于河北省三河市,为我国众多“睡城”中的典型代表。每日跨省上班的京漂族们,在燕郊和北京之间的道路上,呈现出明显的“潮汐式”流动。下图为燕郊相对位置示意图。

燕郊的重镇(燕郊睡城背后的地理思考)(3)

(1)分析燕郊成为“睡城”的原因。(6分)

(2)简述京漂族的“潮汐式”流动对北京交通的影响。(4分)

(3)指出为缓解人口“潮汐式”流动燕郊应采取的措施。(4分)

【答案】(1)房价较低;与北京距离较近;除房地产外,其他产业较落后,就业机会相对较少;交通便捷;工资水平较北京低。(6分,任答其中三点)

(2)上午上班时间,燕郊通向北京道路车流量大,较为拥堵。北京通向燕郊的道路车流量小,通行顺畅;下午下班时间相反。(4分)

(3)进一步改善基础设施条件;为承接北京产业转移提供优惠政策;优化和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二、三产业等。(4分)

【解析】1.从材料可以看出,“睡城”应该为距离市中心较远,工资水平较中心城区低,消费水平低,房价较低,交通便捷的地方。收人水平较低的人购不起市中心附近的房,在这里购房或租房居住,除房地产外,该地其他产业较落后,如商业活动较少。

2.从图中可以看出, ⑤⑥ 等级商品只有乙中心地有销售, ③④ 等级商品在乙丙两地销售;①② 在三地均有销售,可以推知三个中心地等级由高到低依次为乙丙甲。

3.交通等时线数值越小,交通通达性越好,地价越高,进而可以看出起点处 ① 地价最高,然后地价降低到研究区域中的最低值,然后再升高,但第二次的高值点低于起点位置,然后再降低,满足条件的只有 L1→L2线。L3→L4线最低值与L4处的值相等,不符合丙曲线。

7.从大都市群的形成过程示意图可知第一阶段主要是核心城市居住职能向外迁移;第二阶段主要是核心城市的产业活动向外迁移,产业活动以扩散为主;第三阶段大都市圈已经基本形成,边缘城市与核心城市组成一个城市体系,城市体系内部的城市功能各异,整个过程中中心城市的首位度下降。故选A。

8.京津冀城市圈形成促进了北京的产业向周边城市扩散,圈内城市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京津周边城镇等级普遍较低,从城市等级体系看,一个区域往往高等级城市数量少,低等级城市数量多;总体京津冀城市圈的发展水平低于长三角城市圈。故选B。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