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耍小聪明怎么教育(孩子爱耍小聪明不是错)

文章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孩子聪明伶俐是家长的一件乐事,可当孩子的机灵劲儿用偏了,变为耍小聪明,家长就需要好好去引导和扭转了。

杨修大家都不陌生,这位东汉时期学识过人的才子,有个爱耍小聪明的习惯。《史记》记载了一段杨修因小聪明被曹操厌恶的事:

杨修在担任曹操门下掌库的主簿时,遇见曹操塞北的友人送来一盒酥。曹操当时并未打开享用,只在礼盒上亲笔写下“一合酥”三个字便出去了。

当屋里其他人不明就里,一头雾水时,杨修进来了。他看了上面的字后,打开礼盒,把酥饼一人一口地与大家分吃了。

小孩耍小聪明怎么教育(孩子爱耍小聪明不是错)(1)

曹操回来后,看见大家正在吃他的酥饼,于是问,你们为何吃掉了酥饼?杨修说:“我们可是按丞相的吩咐去做的。”

“此话怎讲?”曹操反问道。杨修从容回话道:“丞相写的‘一人一口酥’不就是这个意思吗?”曹操此前就不喜杨修总是识破他的心意,此事过后,更为厌恶。

其后,杨修不但没有丝毫收敛,反而在捉摸曹操的言行上花费了更多心思,并且不分场合地卖弄小聪明,最终有了著名的“杨修之死”。

尽管在现代社会,某人耍小聪明未必引发这么大的危险,但爱耍小聪明的人遭人厌恶确实如出一辙的。所以,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一旦家长发现了他们有此倾向,就需要尽早教育引导了。

我们来看看,为何孩子会耍小聪明?

小孩耍小聪明怎么教育(孩子爱耍小聪明不是错)(2)


★孩子为何要耍小聪明

有人总结了一些爱耍小聪明人的共同特点,比如急功近利、好卖弄、偷奸耍滑、具有侥幸心理等。

有的人之所以养成了爱耍小聪明的习惯,是因为在他们成长的过程当中,得到了小聪明的益处,最终愈演愈烈,变成了一种令人厌烦的坏习惯。

小孩耍小聪明怎么教育(孩子爱耍小聪明不是错)(3)

小聪明得了实惠:

儿童爱耍小聪明和成年人爱耍小聪明有着本质的区别,那就是前者是无意识的,后者是有目标的。大多数时候,小孩子喜欢耍小聪明往往是为了得到好处、逃避惩罚等等。

丸子是个胖嘟嘟的小朋友,每次他想要吃更多培根时,妈妈就果断拒绝说,丸子,你已经超出定量了,再吃会越来越胖的。

这两天,丸子突然从家里的宠物狗豆豆身上发现了一个“小妙招”:他如果假装培根掉在地下被豆豆抢走吃掉了,妈妈就会再给他煎两片。

这个办法屡试不爽,丸子还举一反三,让豆豆背了更多黑锅。只要是丸子喜欢的食物,他想多来点,就故技重演——掉地上被豆豆抢走了。

丸子身上发生的事,就是有的爱耍小聪明的儿童所有的共性特征——为了能占个便宜。

小孩耍小聪明怎么教育(孩子爱耍小聪明不是错)(4)

小聪明引发关注:

也有些儿童耍小聪明,则是为了引得关注,尤其是他感兴趣的人的关注。

有一天,老师给孩子们做了一个视觉实验:将画有奥特曼的画片和画有笼子的画片背对背粘贴起来,通过快速转动这幅组合画面,孩子们看到奥特曼竟然被关在了笼子里。

当大家议论纷纷寻找答案时,思宇大声说:“这还不简单,这是因为我们的眼睛看东西有视觉暂留现象。”老师赞赏地点了点头说,思宇同学回答得很正确,但下次要记得举手发言。

思宇挠了挠头,在大家的羡慕眼光中坐下。

其实思宇也不懂什么是视觉暂留,只是爸爸和他玩过这个小实验,当时就是这么说的。这次经历给了思宇一些启发:他可以利用自己已经知道的事情引起大家对自己的关注。

孩子爱耍小聪明并不是坏事,家长及时引导教育,就可以让孩子的小聪明变为大智慧,但前提是有意关注,而不是看着好玩任其发展。

小孩耍小聪明怎么教育(孩子爱耍小聪明不是错)(5)


★家长应该如何正确教育和引导孩子远离小聪明

爱耍小聪明的孩子脑瓜都是灵动的,他们看待问题多角度,所以容易发现一些亮点和别人不容易看到的事实。家长可以选择恰当的方法,引导孩子把聪明劲儿用到该用的地方去。

不给孩子贴标签:

当家长发现了孩子耍小聪明时,签完不可以用成年人的眼光去看待,下定论,尤其是不能给孩子贸然贴上负面标签。

孩子的认知能力和眼界使得他们看待问题的角度比较单纯,尽管有时候具有目的性,但这种目的不是功利的,比如有的家长让孩子练字,耍小聪明的孩子会故意把字体放大,一页纸上本来可以写下十排,放大之后只能写下六排。

类似这样的情况出现,只是孩子为了减少负担所为,家长要考虑是否是练字任务过重所致,或者把练习从少量逐步增加,让孩子有个适应的过程。

小孩耍小聪明怎么教育(孩子爱耍小聪明不是错)(6)

先给肯定再找问题:

很多家长在发现孩子有所谓的偷奸耍滑时,第一反应就是对孩子的欺瞒行为十分恼火,脾气大的家长还可能会严厉训斥或打孩子一顿。

家长在发现孩子耍小聪明时,应该先对孩子的“开动脑筋”给予肯定。比如有的孩子为了逃避吃蔬菜,就趁着父母不注意的时候将菜夹回盘子里或者扔到垃圾桶,被父母发现以后,难免挨训。

家长在遇到这样的情况时,应该对孩子肯动脑子“想办法解决不吃蔬菜”的行为给予肯定,毕竟孩子遇到难题会迎战。然后再教育孩子不应该偏食,更不能浪费。需要提醒家长朋友的是,在给孩子举例子时,要讲他们能听得懂的事,也可以用绘本故事代替。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作者尹建莉女士曾说,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孩子的行为养成和引导,都需要家长的耐心和正确有效的方式方法。

家长应该多学习、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孩子的爱耍小聪明并不是错,应该帮助他们把这股机灵劲儿用到该用的地方去,让孩子的成长在小聪明的助力下,更有成效。

小孩耍小聪明怎么教育(孩子爱耍小聪明不是错)(7)

互动话题:

您是否也发现过孩子耍小聪明的时候?您对孩子耍小聪明如何看待的呢?欢迎您加入我们的讨论。

————————

听荷叶妈咪讲述育儿故事,分享育儿知识,和宝宝一起快乐成长。

育儿不易,希望我的点滴经验能帮助你们在育儿的路上不迷茫。

想了解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