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健康十大征兆(通过气色来判断身体健康状况)

【本篇是:彭博士讲《黄帝内经》系列-精华篇-之四百九十七(更多精彩内容持续更新中……)】,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人体健康十大征兆?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人体健康十大征兆(通过气色来判断身体健康状况)

人体健康十大征兆

【本篇是:彭博士讲《黄帝内经》系列-精华篇-之四百九十七。(更多精彩内容持续更新中……)】

“夫脈之小大,滑澀浮沈,可以指別。五臟之象,可以類推。五臟相音,可以意識。五色微診,可以目察。能合脈色,可以萬全。”——《黃帝內經·五藏生成篇》

(接前文)我们再往后看,“五脏相音,可以意识”,音是五音,张介宾在《类经·脉色类》里边注解∶相,形相也。音,五音也。相音,如阴阳二十五人篇所谓木形之人比于上角之类,又如肝音角、心音徵、脾音宫、肺音商、肾音羽。若以胜负相参,脏痞自见,五而五之、二十五变,凡耳聪心敏者,皆可意会而识也。”张介宾对于《内经》的熟练的程度基本上可以说是倒背如流。他解释《五脏生成篇第十》的时候,他一下就能想到《阴阳二十五人》。《阴阳二十五人》是《灵枢经》的一篇,而且他能把后面的内容跟前面相参,同时张介宾干了一件非常牛的事,他把《黄帝内经》所看到的本子所有的条文全部打散,打散之后重新排列,重新整理出一本书叫《类经》,就是分门别类的意思。

他认为原版的《素问》《灵枢》的条文之间有一些不相干的内容排在一起,比如《五脏生成篇》里边还有一些诊断的内容,所以张介宾就把这一段文字放到《脉色类》,脉色其实就是中医诊断的领域。而且《类经》排列的非常好,以至于清朝的中医都是用《类经》来入门,有多么重要。

他说“相音”就是形相和音相参的意思。“所谓木形之人比于上角”,五音当中有宫商角徵羽正好代表着木火土金水,肝代表角,心代表徵,脾代表宫,肺代表商,肾代表羽。五音就是古代音乐关于音阶的划分。“若以胜负相参,脏痞自见”,如果根据色胜脉,还是脉胜色,我们之前也讲过,色胜脉怎么样,脉胜色怎么样,也就是说他的形象,外在的症状为主,脉为辅是什么样的,这叫“胜负相参”。胜负讲的是什么?就是五行生克,比如木克土,就是木胜土,土是负于木的,这就是胜负。

这样一来,“五而五之、二十五变,凡耳聪心敏者,皆可意会而识也”,五五二十五,正好分为二十五类人,二十五种情况,这种情况凡是耳聪心明,也就是理解能力超级强,也非常聪明,这种人就可以“意会而识”,他就一想就想明白了,就理解了,这就是张介宾的注解。

张介宾有时候很有意思,他就喜欢把这些看似不相干的东西联络在一起,织成一个非常大的网。所以张介宾的知识结构也非常完备,他不仅懂中医学,天文星象、地理、六壬、占卜这些他全懂。我们之后要是有时间的话也可以讲讲张介宾的这些关于中医学更深度的问题的理解,都在《类经图翼》里边,尤其是关于五运六气的理解,张介宾对于五运六气的理解大多数不是在《类经》里边,而是在《类经图翼》里边,他通过画图跟大家解释,这就是这段话的意思。

我们再往后看,“五色微诊,可以目察”,微就是精微的意思,微诊就是色诊是非常精微的,精微指的就是非常细致,非常精妙。张介宾在《类经·脉色类》里边注解∶“五色者,肝青心赤脾黄肺白肾黑,此其常色也。至于互为生克,诊有精微,凡目明智圆者,可以视察而知也。”张景岳写文章就写的非常的工整,上面说“凡耳聪心敏者,皆可意会而识”,他这里又写“凡目明智圆者,可以视察而知”,这就是一个上下联的这样一个对仗。他讲的是通过气色来判断人的内脏的情况,大的分类是肝是青,心是赤,脾是黄,肺是白,肾是黑,这就是常色。

我们之前也学过,五色有好的,有不好的。我们之前学过叫做“青如草兹者死,青如翠羽者生,黄如枳实者死,黄如蟹腹者生,黑如炲者死,黑如乌羽者生,赤如衃血者死,赤如鸡冠者生,白如枯骨者死,白如豕膏者生”,也就是生和死虽然都是青色,但是有的像草兹,有的像翠羽,不一样,一个是死色,一个是生色。死代表着疾病危重,有生命危险。生代表要本身五脏气足或者即使生了病,但是他的气色也是健康的这样一种状态,这就是五色微诊细微的变化,我们通过眼睛是可以看到的。所以叫做“五色微诊,可以目察”,就是张介宾所讲的“凡目明智圆者,可以视察而知也”,就是这个意思。(未完待续)

本篇是:彭博士讲《黄帝内经》系列-精华篇-之四百九十七。(更多精彩内容持续更新中……)

免责声明:本文为健康知识分享。文中所涉及的药物、药方、针灸以及其他各种治疗和养生方法,请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应用,切勿自行应用。如因不当使用所产生的问题,概不负责。

版权声明:本文作者彭鑫,本文为原创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引用。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保留相关法律权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