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用塑料对人体有什么危害(塑料正在融入你的血液)

塑料产品对任何一个人都不陌生,平时我们吃的、用的,处处都有塑料的身影。

但您知道吗?塑料在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其实也在“进攻”我们的身体,威胁我们的健康!

长期用塑料对人体有什么危害(塑料正在融入你的血液)(1)

人体血液中发现微塑料

3月24日,发表在环境科学领域知名期刊《国际环境》上的一项研究称,来自荷兰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领导的研究团队首次在人类志愿者血液中发现了微塑料。

研究人员检测了22名健康志愿者的血液样品,发现在17人(77%)的血液中都存在微塑料颗粒,平均每毫升血液中有1.6微克。

其中最常见的塑料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苯乙烯(PS)、聚乙烯(PE)、聚丙烯(PP)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

这是历史上首次在人体血液中发现微塑料。

更让大家无措的是,这些微塑料在血液中停留的时间是未知的。

而且,从科学上分析,这些微塑料通过循环系统到达全身各个器官也是不无可能的。

注: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碎片被称为“微塑料”。

人体中的塑料来自于哪?

我们平时所用的大型塑料制品似乎并没有进入人体的途径,但由它们所产生的微塑料却广泛存在于食物、水体、空气以及日常生活用品中,可以随着每天的呼吸、饮食等进入到我们体内。

长期用塑料对人体有什么危害(塑料正在融入你的血液)(2)

比如,上述研究中,人体血液内发现的微塑料最初可能就来源于下列物品:

  • PET通常用于矿泉水瓶、饮料瓶和各种家用电器的外观等;
  • PS广泛用于食品包装材料;
  • PE常用于包装薄膜和塑料袋,如塑料袋、保鲜袋、保鲜膜;
  • PP广泛用于外卖餐盒、保鲜盒、一部分奶瓶;
  • PMMA多用于电子设备和照明设备的外观。

除了直接接触这些塑料制品外,自然界中的废弃塑料污染,同样会反作用于人体。

长期用塑料对人体有什么危害(塑料正在融入你的血液)(3)

比如,广泛存在于淡水水源中的微塑料可以通过饮水的方式入侵人体。

存在于海洋、湖泊等水体中的微塑料会被水生生物摄取,并随着我们进食水产品入侵人体。

此外,我们日常所吃的食盐,同样逃不过微塑料的污染。

所以说,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拒绝白色污染,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的健康!

如何远离塑料危害

作为个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

01

少用塑料

不论是塑料袋、保鲜膜,还是外卖包装盒、奶茶杯、塑料吸管、瓶装水,这些都离不开塑料制品,少用一些,就能减少一部分危害。

如果一定要使用,建议选择可降解的产品,既保护环境,又保护自己。

此外,我们日常所用的茶包袋本身也可能添加了塑料,热水冲服,危害更大。

02

少穿塑料

一次性棉柔巾、湿巾、成分为“聚酯纤维”的衣物等虽然很柔软,但实际上都是“塑料制品”。

比如时下流行的摇粒绒,通常是由回收塑料制成的,其中含有大量的塑料微纤维成分。

我们日常穿着、洗涤、使用这些物品时,脱落的纤维很可能会被我们吸入体内。

03

少“洗”塑料

2020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和生态环境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中提出,到2022年底,禁止销售含塑料微珠的日化产品。

平时,大家在购买诸如洗涤剂、消毒液、洁面、沐浴露等产品时,也要注意选购“无塑料添加”的产品。

04

塑料不乱扔

塑料制品不要乱丢乱放,做好垃圾分类回收,这样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也减少对人类自身的伤害。

来源:养生中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